阴道里可能不是光滑的。女性阴道里含有组织纤维、肌肉、阴道黏膜等多个部分,通常呈多个皱襞样表现。
阴道通常能够排出经血,具有自卫功能,如果患者经常性地清洗阴道,可能会导致阴道菌群紊乱,易造成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入侵感染,从而引发阴道炎症。
阴道 检查目的:查看阴道黏膜表面是否光滑,质地是否正常,有无出血点,阴道分泌物的性状及气味是否正常。正常阴道壁黏膜色泽淡粉,有皱襞,无溃疡、赘生物、囊肿、先天畸形,分泌物呈蛋清样或白色糊状,无腥臭味,量少,但在排卵期及妊娠期增多。如果要检查白带,医生会在此时取标本。
宫颈 检查目的:观察宫颈上有没有肿物、溃疡、糜烂、息肉,宫颈大小是否正常,表面是否光滑,质地是否过硬,有无子宫脱垂。正常的宫颈周边会隆起,中间有孔。未产妇呈圆形,已产妇呈“一”字形,质韧,肉红色,表面光滑。如果要做宫颈防癌涂片检查, 医生会在此时采取标本。
除了上述的妇科检查需要检查的部位之外,当中所涉及的检查流程和方式也值得我了解,这样我们就对妇科检查有个更客观的了解,同时也能让大家了解这些的检查的意义所在。
巴氏(Pap) 阴道细胞涂片检查
该法既可以用于检查雌激素水平,又可查找癌细胞。从宫颈刮取细胞检查,看是否可能患癌;建议妇女每年检查一次,从初次性交或年龄18岁时开始检查。这种检查既安全又不费时。
阴道镜检查 用10倍双筒放大镜检查子宫颈有无癌变征象,通常在巴氏检查结果异常时作该检查。阴道镜检查无痛、不需要麻醉,检查时间只需几分钟。
活检 子宫颈和阴道活检,通常在进行阴道镜检查时完成,以便从观察到最不正常的部位获取标本。对外阴小范围的活检可在诊断室内用局麻完成;子宫颈活检通常不需要麻醉。怀疑癌症时,要取小于6mm的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
宫颈管刮除术
用一小刮匙伸入子宫颈管刮取宫颈内膜组织。由病理专家在显微镜下检查,通常在阴道镜检查时完成。
子宫颈锥形切除术(锥形活检)
用激光器、电烙器或手术刀,在麻醉下,从子宫颈上切下12-25mm长、18mm宽的组织。锥形切除术有时用于活检结果异常,进一步诊断或切除异常组织。
子宫内膜活检
用一金属或塑料的细管,通过子宫颈进入子宫腔,管子前后左右移动,同时在外端进行抽吸,吸出并收集子宫内膜组织,送实验室检查。通常可确诊异常出血的原因。子宫内膜活检可在诊断室完成,不需要麻醉,就像月经痉挛的感觉。
子宫镜检查 用一根约8mm直径的细管,通过子宫颈插入宫腔内,管中有能传送光的光纤装置用来观察黑暗的宫腔,还可有取活检的器械或电烙器。通常能看到异常出血的来源或其他病变,还能取活检标本和进行缝合或切除。可在诊断室完成,也可在医院与诊断性刮宫同时进行。
刮宫术(D和C)
用金属扩张器扩开子宫颈以便刮匙能进入子宫刮取子宫内膜。这种手术用于取活检,诊断子宫内膜异常,或不完全流产的治疗。不完全流产治疗时,使用的刮匙是塑料的,在外侧端有用来抽吸的装置。手术通常在医院用全身麻醉进行。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用能在X线照片显影的显影剂,通过子宫颈注入宫腔和输卵管,用X线检查。常用作不孕原因检查。检查时可能引起不适,如痉挛等,可服镇静剂。
超声波扫描 (频率很高,以致不能听见的声波)
通过腹壁或阴道探测内部器官,它能反射出内部结构的图形显示在监视器屏幕上,帮助明确胎儿的情况和大小,诊断胎儿异常,多胎妊娠,输卵管妊娠,肿瘤、囊肿或盆腔器官的其他异常。超声波扫描是无痛的。它也用于羊膜囊穿刺术和其他采集标本的手术 。
腹腔镜检查 通过肚脐底部作一小切口,插入带光纤的可视细管进入腹腔。用二氧化碳膨胀腹部,使腹部和盆腔器官看得更清楚。通常腹腔镜用于确诊盆腔疼痛、不孕和其他妇科疾病的原因。腹腔镜和其他器械一起用于取活检、绝育手术和其他手术;它也可用于人工助孕时回收卵子。该检查应在医院进行并需要麻醉;有些操作需要局麻,大多数使用全身麻醉。
后穹窿穿刺术
穿刺针通过子宫颈后方的阴道壁刺入盆腔,通常在怀疑宫外孕时进行,确定是否有出血。该项妇科检查一般在急诊室进行,不用麻醉。
有了以上内容,相信你对妇科检查没有那么大的神秘感了。女性们在进行妇科检查时,可不要紧张和不好意思!要让自己更放松,以得到更全面更准确的检查结果。
第三节 内生殖器
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称子宫附件。
(一)阴道
为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
1.位置和形态 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呈上宽下窄的管道,前壁长7-9cm,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长10~l2cm,与直肠贴近。上端包围宫颈,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环绕宫颈周围的部分称阴道穹隆。按其位置分为前、后、左、右4部分,其中后穹隆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为盆腔最低部位,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
2.组织结构 阴道壁由粘膜、肌层和纤维组织膜构成,有很多横纹皱襞,故有较大伸展性。阴道粘膜呈淡红色,由复层鳞状上皮细胞覆盖,无腺体。阴道粘膜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幼女及绝经后妇女的阴道粘膜上皮甚薄,皱襞少,伸展性小,容易创伤而感染。阴道肌层由两层平滑肌纤维构成,外层纵行,内层环行,在肌层的外面有一层纤维组织膜,含多量弹力纤维及少量平滑肌纤维。阴道壁因富有静脉丛,故局部受损伤易出血或形成血肿。
(二)子宫
子宫为一壁厚、腔小、以肌肉为主的器官。腔内覆盖粘膜称子宫内膜,青春期后受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改变并产生月经;性交后,子宫为精子到达输卵管的通道;孕期为胎儿发育生长的部位;分娩时子宫收缩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 1.形态 成人的子宫为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宫腔容量5ml。子宫上部较宽为宫体,其上部隆突部分为宫底,两侧为宫角,子宫下部成圆柱形为宫颈。宫腔上宽下窄,体颈间最狭窄处为峡部,在非孕期长1cm,其上端解剖上较狭窄,叫解剖学内口;其下端由于粘膜组织由宫腔内膜转为宫颈粘膜,故称为组织学内口。宫颈管长约2.5~3cm,下端为宫颈外口,宫颈下端伸入阴道内的部分叫宫颈阴道部,阴道以上的部分叫宫颈阴道上部。未产妇的宫颈外口呈圆形,已产妇的宫颈外口受分娩影响而形成横裂。
2.组织结构 宫体和宫颈的结构不同。 1)宫体:宫体壁由3层组织构成,外层为浆膜层(脏层腹膜),中间层为肌层,内层为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为一层粉红色粘膜组织,从青春期开始受卵巢激素影响,其表面2/3能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功能层;余下1/3靠近子宫肌层的内膜无周期性变化称基底层。子宫肌层厚,非孕时厚约0.8cm。肌层由平滑肌束及弹力纤维所组成。肌束纵横交错如网状,大致分3层:外层多纵行,内层环行,中层多各方交织。肌层中含血管,子宫收缩时血管被压缩,能有效制止产后子宫出血。子宫浆膜层为覆盖宫体底部及前后面的腹膜,与肌层紧贴,但在子宫前面近子宫峡部处,腹膜与子宫壁结合较疏松,向前反折以覆盖膀胱,形成膀胱子宫陷凹。覆盖此处的腹膜称膀胱子宫返折腹膜,与前腹壁腹膜相连续。在子宫后面,腹膜沿子宫壁向下,至宫颈后方及阴道后壁折向直肠,形成直肠子宫陷凹亦称道格拉斯陷凹并向上与后腹膜相连续。
(2)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亦含有平滑肌纤维、血管及弹力纤维。宫颈管粘膜上皮细胞呈单层高柱状,粘膜层有许多腺体能分泌碱性粘液,形成宫颈管内的粘液栓,将宫颈管与外界隔开。宫颈阴道部为复层鳞状上皮覆盖,表面光滑。在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宫颈粘膜受性激素影响也有周期性变化。
3.位置 子宫位于盆腔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主要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 4.子宫韧带 共有4对。 (1)圆韧带:呈圆索形得名,长12~14cm,由结缔组织与平滑肌组成。起于子宫双角的前面、输卵管近端的下方,然后向前下方伸展达两侧骨盆壁,再穿过腹股沟管终于大阴唇前端。圆韧带肌纤维与子宫肌纤维连接,表面为阔韧带前叶的腹膜层覆盖。有使宫底保持前倾位置的作用。
(2)阔韧带:覆盖在子宫前后壁的腹膜自子宫侧缘向两侧延伸达到骨盆壁,形成二对双层腹膜皱襞。阔韧带分为前后两叶,其上缘游离,内2/3部包围输卵管(伞部无腹膜遮盖),外1/3部移行为骨盆漏斗韧带或称卵巢悬韧带,卵巢动静脉由此穿过。在输卵管以下、卵巢附着处以上的阔韧带称输卵管系膜,其中有结缔组织及中肾管遗迹。卵巢与阔韧带后叶相接处称卵巢系膜。卵巢内侧与宫角之间的阔韧带稍增厚称卵巢固有韧带或卵巢韧带。在宫体两侧的阔韧带中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大量疏松结缔组织称宫旁组织。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均从阔韧带基底部穿过。
(3)主韧带:在阔韧带的下部,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为一对坚韧的平滑肌与结缔组织纤维束,又称宫颈横韧带,起固定宫颈位置的作用,为保持子宫不致向下脱垂的主要结构。
(4)宫骶韧带:从宫颈后面的上侧方(相当于组织学内口水平),向两侧绕过直肠到达第2、3骶椎前面的筋膜。韧带含平滑肌和结缔组织,外有腹膜遮盖,短厚有力,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若上述韧带、骨盆底肌和筋膜薄弱或受损伤,可导致子宫位置异常,形成不同程度的子宫脱垂。
你好,生育年龄妇女的阴道壁有很多纵横皱褶,孕期皱褶变得更深更大,
意见建议:加之阴道壁本身富有弹性,因此很易扩张。阴道壁的黏膜是光滑的,但是阴道壁上有好多皱褶,是凹凸不平的,如果感觉到疼痛,可能是有些炎症,可以去妇产科门诊检查一下,不是大问题.祝你健康
病情分析:
原本阴道壁就是有皱褶的,不是光滑的,所以你摸到有凹凸感是正常的。而且放入一个手指也是正常的,顺产过的女士阴道才会变大比较严重。
指导意见:
球状物质是宫颈,是正常的,不要随便用手放入阴道,很容易引起感染。注意平时清洗外阴和性生活卫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