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检肌酐偏低可能是新陈代谢的功能出现了异常,也有可能是日常的饮食不均衡导致的偏低。
孕妇在怀孕期间对营养的需求量比较大,如果饮食方面不能够及时的补充营养,就有可能会导致肌酐偏低。主要的表现为面黄肌瘦、身体营养不良、甚至会出现尿崩的症状。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一般中老年人会比较注重身体健康,于是会特意去医院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肾脏是否受损的情况。一些人的检查结果显示肌酐偏低,而肌酐偏低可以通过饮食调节的方法进行调理,那肌酐偏低吃什么好呢?
1、饮食调节
(1)在临床上,肌酐偏低的检查结果,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诱因的。而在对其进行处理时,患者通过食补的方法进行调理,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在食物的选择上,肌酐偏低者需要注意对盐的摄入量进行控制。可多吃一些含有高质量优质蛋白、维生素C、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等丰富的食物。
(2)对于肌酐偏低吃什么的食物选择,肌酐偏低者还可根据自己的症状表现进行抉择。一般来讲,对于没有水肿且少尿现象的患者,其在平时就不必刻意的对水和盐进行克制,只需要保持低盐饮食即可。但对于出现严重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的患者,其就需要在平时遵循低盐、低脂、低钾、低磷和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
2、原因分析
(1)肌酐偏低有着很多种原因,肌酐偏低可能与贫血、肌酐营养不良、肌萎缩、白血病、尿崩症等疾病有关系。在肌酐值中有一个检测数据值叫做尿素氮值,这个尿素氮值却很容易受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无法单纯反应肾脏功能。肌酐的数值在没有肌肉疾病时,则比较单纯,可与肾脏功能同步升降。所以当肾脏本身有病变时,尿素氮、肌酐同步上升,所以尿素氮/肌酐的比值大约会落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小于20)。假如是肾前性的因素,常常尿素氮会上升的较多,所以尿素氮/肌酐的数值会较大些(大于20)。
(2)人体内的肌酐物质主要是肌肉代谢的肌酸产生,肌酐通过肾脏排泄到体外。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体的肌肉量相对稳定,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恒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两个肾脏都正常,那么只要一个肾脏发挥功能,血肌酐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说,肾脏损伤程度占到整个肾脏的一半以上时,才会引起血肌酐升高活偏低。因此,血肌酐并不能反映早期、轻度的肾功能下降。
(3)由于肾脏在受到各种病因的侵犯后,先是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发生表型转化,刺激肾脏内成纤维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又同时侵犯并激发了固有的正常肾组织,发生同样的病变,从而形成了肾脏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扩大激发式的蔓延过程,从而进入了器质损伤期(即肾功能损伤期),此时由于肾脏不断造成损伤,其排泄废物的功能有所降低,就造成了肌酐等毒素在体内的聚集,从而出现血内肌酐、尿素氮升高,尿中肌酐下降,双肾滤过率下降等。
3、温馨提示
在肾功能检测中,血肌酐低于正常值一般来说临床意义不大。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其生成量与肌肉代谢程度和肌肉量关系密切。而造成血肌酐低与肌营养不良、贫血、肌萎缩、摄入蛋白量少等有关,常见于孕妇、老人、年幼者、瘦弱者、肌肉萎缩性病变患者等。值得一提的是,因减肥而素食,或哺乳期妈妈于产后缺乏运动且摄入蛋白质相对不足时,也可能出现血肌酐偏低。因此只要作出相应的调理,健康饮食和营养摄入,并加强运动,即有所改善。
肌酐偏低很有可能是身体过于虚弱导致的,并不一定是内脏出现问题。
血肌酐降低常见于肌肉量减少如营养不良,高龄者、多尿,如果只比正常值稍低一点,则不是什么问题,不必担心。
肌酐偏低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叶酸等食物,这些食物可以很好的调理肌酐偏低。
扩展资料:
肌酐:
分子式(Formula):C4H7N3O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113.1
白色结晶。热至约300℃分解。溶于12份水,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丙酮和氯仿。本品是从饱和溶液中缓慢蒸发而析出的含二分子水的结晶。在热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的结晶含一分子结晶水。最大吸收波长234nm(ε 6900,pH6.5~12.3)、217nm(ε 4500,pH<3),225nm(ε 11100,1mol/L氢氧化钾)。闪点290℃。
参考资料:肌酐-
肌酐是肾功能检查过程中最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无论肌酐偏低或是偏高,患者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肌酐低的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肌酐低的原因
人体内的肌酐物质主要是肌肉代谢的肌酸产生,肌酐通过肾脏排泄到体外。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体的肌肉量相对稳定,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恒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
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两个肾脏都正常,那么只要一个肾脏发挥功能,血肌酐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说,肾脏损伤程度占到整个肾脏的一半以上时,才会引起血肌酐升高活偏低。因此,血肌酐并不能反映早期、轻度的肾功能下降。
肌酐偏低可能与贫血、肌营养不良、肌萎缩、白血病、尿崩症等疾病有关。如肌酐测定值比肌酐正常值稍偏低,可再复查一次。
肌酐偏低的后果
大多数人可能都知道肌酐尿酸高则说明肾脏出现了问题。
肌酐低的原因有很多,尿素氮的数值容易受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无法单纯反应肾脏功能,在明确血肌酐低是怎么回事后,我们也就明确知道了,肌酐的数值在没有肌肉疾病时,则比较单纯,可与肾脏功能同步升降。
所以当肾脏本身有病变时,尿素氮、肌酐同步上升,所以尿素氮/肌酐的比值大约会落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小于20)。假如是肾前性的因素,常常尿素氮会上升的较多,所以尿素氮/肌酐的数值会较大些(大于20)。
肾功能的检查中,尿素氮与肌酐结果偏低于正常值时,一般没有临床意义。肌酐浓度降低,可见于贫血、肌营养不良、肌萎缩、白血病、尿崩症等疾病。与末稍神经炎无明确关系。
专家介绍:肌酐低没什么影响主要是怕偏高。饮食上注意给予营养高蛋白饮食即可,可以吃含蛋白多的食物.不要节食。
饮食上注意给予营养高蛋白饮食即可。
如果没有以上原因影响的话,可以暂时观察一段时间,适当增加高蛋白的摄入量,这样可以提升上述检验结果的指标,使其恢复到正常范围。
血肌酐值低需调理
如果血肌酐高出正常值则意味着肾功能出现了问题。因为血肌酐的浓度变化主要由肾小球的滤过能力(肾小球滤过率)来决定的。当肾脏受损,肾小球滤过能力减退时,血肌酐的浓度会上升,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性一致。?临床主要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
引起肾脏疾病的原因常见于各种急慢性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肾血管病变、代谢异常、先天性疾患、药物或毒素作用、循环衰竭等。?冯婥强调,如果血肌酐高于正常值,应及时就医查找病因,尽早明确诊断,积极采取有针对性治疗、干预手段。
在肾功能检测中,血肌酐低于正常值一般来说临床意义不大。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其生成量与肌肉代谢程度和肌肉量关系密切。而造成血肌酐低与肌营养不良、贫血、肌萎缩、摄入蛋白量少等有关,常见于孕妇、老人、年幼者、瘦弱者、肌肉萎缩性病变患者等。
值得一提的是,因减肥而素食,或哺乳期妈妈于产后缺乏运动且摄入蛋白质相对不足时,也可能出现血肌酐偏低。冯婥表示,只要作出相应的调理,健康饮食和营养摄入,并加强运动,即有所改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