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热性的痛经有什么症状

时间: 阅读:1338
热性的痛经有什么症状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08-13 15:47:56

热性的痛经症状有以下几点:1、可能会出现下腹刺痛的症状。2、可能会出现月经量少的症状。3、可能会出现月经颜色异常的症状。

热性痛经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的药物治疗,比如元胡止痛片等。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水果蔬菜,补充营养。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紫苏
    回复
    2024-03-18 02:02:06

      

      1、痛经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痛经。因为生殖器官病变引起的痛经,叫继发性痛经;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叫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一来月经周期就痛,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有关。

      2、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大,治疗棘手,尤其是末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全身症状:乳房胀痛、肛门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其发病之高、范围之广、周期之近、痛苦之大,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工作和学习,降低了生活的质量。

      

      3、痛经对生育的影响。

      原发性痛经一般对生育没有影响。原发性痛经90%以上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生活环境变迁,是其主要诱发原因。另外,子宫位置过于屈曲,经血流出不畅,淋雨、趟水受凉或过食冷饮等,均可引起痛经。这类痛经稍经调理或随年龄的增长,多数会逐渐减轻或自愈。但是,有部分痛经是继发于某些妇科器质性疾病,如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则必须引起重视,应及早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

      而有些继发性痛经就会对生育产生影响,如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分泌异常等。究其成因较为复杂,例如人工流产、导产手术、术后宫颈狭窄或闭锁,或子宫后倾后屈使经血外流受阻,促使内膜碎片随经血倒流,经过输卵管而种植于盆腔多个部位,均可导致发病,继而引起痛经和不孕。而有这类情况的女性则应该不做或少做人工流产和导产手术,及时纠正子宫后变位,可以防范和减少痛经和不孕的发生。

      4、痛经患者在治疗中,要注重自我保健,经期要防寒保暖,避免淋雨、下水,忌食生冷食品;情绪稳定,精神愉悦;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适度参加运动锻炼,但忌干重活及剧烈运动。做到以上几点,有利减少痛经发作,促进康复。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8 02:02:06

    很多女生在月经期间的时候都会出现很多的不适症状,其中最为常见的症状就是痛经了。痛经主要表现为腹部有阵痛感,严重的时候很多人都只能躺在床上而没有办法起身。那么为什么女生会痛经?痛经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月经期间痛经怎么办?
    1、为什么会痛经
    首先,需要了解疼痛是不是痛经,有些患者是在月经来临之前出现有下腹胀痛的感觉,那个可能是和孕激素的作用有关,未必是痛经。痛经指的是在月经来临了以后出现的疼痛。
    痛经的情况因人而异,大部分人是没有痛经的,有的患者疼痛的程度可忽视,但是也有的患者每次痛经可以疼得大汗淋漓,甚至可能要用药来进行治疗。
    在医学上区别痛经一种叫“原发性痛经”,是指在第一次来例假的时候就有痛经,相对而言,另外一种即是“继发性痛经”。区别两者,回忆下第一次来例假的时候疼不疼就可以大概加以鉴别。
    对于原发性痛经,通过系统的体检往往查不到导致痛经的器质性病变存在,在没有器质性病变存在的时候,往往是建议对症治疗,可以用芬必得等之类的止痛药来控制症状就可以了,疼痛不必每次都需要煎熬。
    继发性痛经,往往是存在着一些体内脏器的病变,因此有必要通过到医院进行检查来了解是否有潜在的疾病存在。
    哪些疾病可以导致痛经呢
    最为常见的疾病是一种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疾病,顾名思义,从它的名字直接来读,大概的解释就是本来应该在子宫内部生长的子宫内膜跑到别的地方去了,本来来月经的时候,子宫内膜剥脱了,是不会有什么疼痛,但是如果子宫内膜跑到别的地方去的时候,在一些异常的位置出血,就会产生疼痛。最常见的位置有卵巢、盆腔腹膜、女性私处和直肠之间的组织(女性私处直肠隔),罕见的位置还可能会发生在肠道、输尿管、膀胱,甚至是在腹腔外。在这些异常位置出血的时候,就会刺激腹膜导致痛经,在卵巢上常见就是形成囊肿,因为在手术的时候取出的子宫内膜异位的囊内液体特别象巧克力,又称之为卵巢巧囊。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疾病,在医学上我们有时戏称它为“良性的疾病,恶性的表现”,主要就是因为它治疗非常困难,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有很高的复发率,此外它也容易影响生育,造成受孕的不易。目前而言,治疗上主要是要取决于患者的症状、年龄、生育要求。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痛经,通常情况下需要医生详细地检查和评估了以后才能决定具体的治疗方式。轻症的患者,如果没有囊肿或者囊肿较小,一种简单的治疗方法是服用口服避孕药,这有缓解痛经的作用。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还存在这一所谓“怀孕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好的治疗”的说法,因为一旦怀孕,如果可以足月妊娠并分娩,体内产生大量的孕激素,那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些异位的子宫内膜是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所以很多人在怀孕以后,痛经症状就会得到很大的缓解,甚至短期之内不再出现。当然,足月怀孕的次数越多,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就越不容易加重,相反,早期流产,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则是有加重的影响,很多人也是在流产了以后出现有痛经的症状。
    第二种疾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相似之处,叫子宫肌腺症,以前也曾经认为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局部会刺激导致子宫壁的增厚,甚至在局部可能会形成一个瘤样的组织。患者会发生痛经的症状,而且这样的异位产生痛经的严重程度通常是要较子宫内膜异位症要重,也会影响到生育。
    对于肌腺症,如果症状严重,通常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剔除局部异位的内膜,当然最近也有一些新的不需要做手术的方法出现,譬如聚焦超声波来治疗肌腺症也可能会是未来的一个新方向。子宫肌腺症导致问题是否需要治疗,同样首先是需要先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盆腔慢性的炎症,也可能会导致痛经,这是由于盆腔的炎症在月经期的时候在整个盆腔会有充血,炎症的刺激会导致疼痛的症状。盆腔炎一般有明确的盆腔感染病史,对于慢性盆腔炎,目前由于缺少一个精确的客观诊断标准,因此容易被过度诊断。慢性盆腔炎目前也缺少一个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案,个人的建议是以理疗配合中药治疗可能会获得些缓解。
    较为罕见的情况是子宫的畸形,譬如残角子宫、女性私处斜隔综合症等容易导致月经血流出不畅的情况,这些情况均需要经过详细的检查了解后才能明确诊断。针对这些情况导致的痛经,一般是需要手术进行纠正畸形。
    痛经有些情况是没有办法预防,但是有些情况是可以预防的。流产,对于子宫来说不仅是创伤,也有不少人是在流产后开始出现痛经,因此尽可能避孕流产,也可以认为是一种预防。
    从临床来看,有不少患者是在经期受寒了以后开始出现痛经,这在民间和中医上可能有讲法,但是在西医方面,这方面的研究很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以及具体的病生理机制,还不清楚。避免经期的寒冷刺激,也许也是一个预防痛经的一个方法。中医对于痛经的治疗,有时也是可以看到些效果,如果在西药解决不了的时候,尝试中药治疗也不失是另外一个方法。不过中医对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很多停留在个人经验上,希望有更多科学的临床研究可以证明其科学价值。
    2、如何缓解痛经
    1、热敷肚脐
    热敷肚脐,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缓解痛经的好方法。因为,热敷肚脐,可以补足女性阳气,温养神阙穴。通过肚脐上热量的传递,让女性体内的寒气得以驱散,血液循环更加通畅。同时,还能增强女性的经期抗病能力,预防肝胆等器官病症。热敷肚脐的方法为:把热水袋或热宝放置于肚脐位置上,同时注意其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肚脐周围肌肤。一般热敷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即可,每日三次。
    2、捂热腹部
    女性在痛经的同时,还会存在腹部冰凉的不适感觉。所以,女性可以采用捂热腹部的方法来缓解痛经,摆脱经期肚子疼的困扰。比如,女性可以这样做:将双手搓热,然后放置于腹部之上,并且反复的摩擦腹部肌肤,以腹部有温热感觉为宜。
    3、艾灸疗法
    女性在经期之前,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来预防经期肚子疼。因为,女性的腹部及子宫等处,都很容易受到寒凉侵袭,出现痛经、白带增多等寒症表现,而艾灸疗法具有驱寒辟邪,理气养血的作用。因此,女性应该在月经期前三天左右,积极的采用艾灸疗法预防痛经。艾灸热腹的操作方法为:女性端正坐姿,将艾灸条点燃。然后,手握艾灸条,在腹部周围反复划圈旋转,让艾条冒出的药烟及热量,充分的熏烤肌肤,以感觉到腹部有暖流涌动为宜。
    4、忌食敏感食物
    有些敏感的食物,会导致女性痛经的症状加重,使肚子疼痛的不适感觉,演变成难以忍受的绞痛感,让女性苦不堪言。所以,女性经期要忌食敏感食物,如冰镇矿泉水、咖啡、酒、可乐等。举例来说,咖啡中含有咖啡因,会刺激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女性睡眠。同时,还会扩张心血管,增加经血量和痛经症状。所以,女性不宜在经期饮用咖啡。同时,女性还应该适当多吃些含钙量较高的食物,如牛奶等,以借助食物力量缓解肚子疼的不适感。

  • 山亭柳
    回复
    2024-03-18 02:02:06

    ①气滞血瘀型:每于经前1~2日或经期中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疼痛可减,经净后疼痛自消。常伴见胸胁?乳房作胀,舌质黯或见瘀点。

    ②寒凝胞中:可分为阳虚内寒型及寒湿凝滞型。

    阳虚内寒型: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少,经色黯淡,伴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苔白润。

    寒湿凝滞型: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黑有块,伴有畏冷身痛,苔白腻。

    ③肝肾虚损型:经期或经后1~2日内小腹绵绵作痛,经色黯淡,经量少而质薄,伴头晕耳鸣,或腰酸,小腹空坠不温,或潮热,苔薄白或薄黄。

    ④气血虚弱型:经净后1~2日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伴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

    ⑤湿热下注型:经前?经期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有腰骶部胀痛,或平时小腹部时痛,经来疼痛加剧,经色黯红,质稠或有块,平时带下色黄或有秽臭,全身时冷时热,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18 01:01:56

    在月经期内或其前后,发生较严重的下腹部疼痛,称为痛经。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发凉,恶心呕吐,剧痛难忍。痛经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前者多为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的位置过度前屈或后屈,或者精神因素及内分泌因素所致;后者多由生殖器炎症、子宫内膜异位、肿瘤等引起。

    症状表现:

    1.轻度痛经月经前后或经期,腰腹部疼痛明显,但全身症状不重,疼痛时间多在1日左右,能坚持工作,有时需服止痛药。

    2.中度痛经月经前后或经期,腰腹部疼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手足发凉等症状,疼痛时间不超过3日,必须服止痛药。

    3.重度痛经月经前后或经期,腰腹部疼痛难忍,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疼痛时间在3日以上,需要卧床休息。

    救治措施:

    (1)去痛片1~2片,口服,每日3次。严重者用盐酸哌替啶1OO毫克肌注止痛。

    (2)针刺关元、气海、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穴。

    (3)按摩:病人用大拇指推揉气海、关元穴5分钟,然后用手掌按摩小腹部,至小腹有温暖感。

    (4)消炎痛栓剂5O毫克放入肛门,每日1次,连续3~5天。

    预防措施:

    (1)避免精神紧张,消除恐惧、焦虑心理。

    (2)行经期间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以免引起某些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或加剧,从而加重痛经。

    (3)经期应戒房事,避免寒冷刺激。

孕7周能药流吗

怀孕吃了乌鸡白凤丸会怎么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