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三个月,一般来讲是可以治疗的。崩漏是就是月经不规则的表现,可能表现为月经不规律增多等。可以去医院检查宫颈、阴道等。查明病因,再去用对应的治疗手段和方法进行治疗。也可以进行中医治疗。比如服用中药、针灸等对崩漏也有一定的疗效。
在月经期间,多吃水果可以增加维生素,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可以保准身体的健康,提高自身免疫力。那么,每次来月经崩漏怎么办呢?
每次来月经崩漏怎么办对月经崩漏的治疗多以药物为主,而且,中医在此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优势。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几种缓解或治疗方法,希望能为您排忧解难。但是,有个重要的前提——必须在使用前做个检查,咨询专业的医生才可。在治疗的期间,为了确保药效的正常发挥和有效吸收,希望大家的饮食以清淡爽口为主,最好早上喝碗白粥,配些小菜,可吃鸡蛋的可以吃个水煮蛋。同时,我们要注重劳逸结合,不要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不要熬夜,不要悲伤抑郁,以免引起内分泌系统的紊乱,防止月经的异常,远离崩漏。
月经崩漏是属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症状,算是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大多是因为女性经期出现的阴道变大的现象,阴道出血的现象会维持比较长的时间,大多都称之为月经病。一般多发于青春期或者更年期的女性,建议采取饮食调理方法,可以煮乌贼汤,再放入一些中药,莲子,山药,大枣,红豆等多种食材。平时需要进行身体调理,尽量吃点能够补血的食物,加强身体锻炼。
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带下,是白带异常的表现,是指妇女阴道内流出一种粘腻或稀薄的液体,绵绵不断如带。发病原因有,
1、暴崩致脱,血崩日久不止,导致脏腑气血虚脱。
2、气血两虚,崩漏反复发作,气随血去,导致气血两虚。
3、脾肾两虚,素体脾虚或多产房劳伤肾,同时饮食不慎,脾胃受损,脾肾两虚,统摄无力而致崩漏。
4、肝肾阴虚,素体阴虚或大病失血,精血两亏,冲任失养而致。
5、血热妄行,素体阳盛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伤及冲任。
6、气滞血瘀,肝郁气滞,久滞血瘀,瘀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离经之血妄行而致。
月经崩漏能治好吗建议你平时可以口服八珍益母胶囊或者女金胶囊调理。不要吃冰冷食物,不要熬夜,多运动。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你的情况建议到医院详细的检查,目前建议服用致康胶囊或宫血宁胶囊来治疗。
考虑是月经不调,影响月经的因素主要有内分泌失调、子宫疾病、妇科炎症、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环境改变、药物影响、劳累、压力过大及营养状况等。比如吃了避孕药,或是身体内某些微量长期出差在外,因为月经是受时间环境影响的,生活环境不稳定,也会引起月经不调.建议到医院诊查,排除病理因素。如无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调经。元素失衡,还有情绪不稳定等都会影响月经的。
如果月经量多的话可以吃宫血宁,量少的话吃半块阿胶,一般两到三次会停。但不要每次都依赖阿胶。治疗崩漏上述方法只是治标的,治本需要慢慢调理还需要找到具体原因,希望您去找中医看,中医治疗崩漏的方子有很多,而且中医治疗崩漏效果还是不错的,但都要看具体情况。但是血止后应服用调理的药物一段时间,以防复发。
崩漏(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多见。
临床表现
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崩漏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为严重复杂的一个症状。
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
(1)止血
①孕酮类药物:黄体酮20mg/日,肌注3天;安宫黄体酮8—16mg/日、妇宁片4-8mg/日或妇康片2.5-5.Omg/日,共5天,口服。对闭经较久,内膜较厚者,同时并用丙酸睾丸酮,年轻者25mg/日,年长者50mg/日,肌注3-5天。适用于血色素大于6克及更年期功血患者。
②雌激素制剂:己烯雌酚2mg,每6-8小时1次,血止后3天递减1/3量,维持量O.5mg/日,至血止后20天。或用苯甲酸雌二醇2n氓,每6—8小时肌注1次,递减法同上,血止后改用口服己烯雌酚。适用于急性大出血而有明显贫血的青春期功血患者。
③其他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维生素K等,但效果不理想,故仅作为止血的辅助措施。
(2)调整月经周期(血止后应用)。
①人工周期治疗(见月经稀发)。
②雌孕激素联合治疗:一般用口服避孕药,服法同避孕,适用于生育年龄而无生育要求者。③孕激素治疗:下次出血前1—2天或见血后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3天,或口服安宫黄体酮、妇摩片等。用于更年期功血,连用3个周期。
(3)恢复排卵功能,是治疗青春期和生育期五排卵性功血的根本措施。
①克罗米酚(见月经频发)。
②三苯氧胺(见月经频发)。
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于月经周期第16-18天,每次5000-10000IU,隔日肌拄1次,共2次。
④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于月经中期连续脉冲式给药,每天5mg,共3天。
(4)诱导闭经:对更年期及老年妇女用甲基睾丸素5-10mg/日,或棉酚类药抑制子宫内膜,使月经渐少直至闭经。
(5)子宫切除术:用于保守治疗无效及无需生育的重症患者。
中医治疗
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 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中极 次髎
配穴 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操作 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
方义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
(2)虚证
治法 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足三里 气海
配穴 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钟.
操作 毫刺补法,可加用灸法.
方义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以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肝脾肾精血充盈,胞脉得养,冲任自调.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为任脉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
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肾,腹.每次选2~4穴,在所选的穴位处寻找敏感点,快速捻转数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也可用埋针或埋丸法.
(2)皮内针法 选气海,阿是穴,地机,三阴交.消毒穴位后,取揿钉型或麦粒型皮内针刺人,外用胶布固定,埋入2天后取出.
(3)皮肤针法 选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消毒后,腹部从肚脐向下叩刺到耻骨联合,腰骶部从腰椎到骶椎,先上后下,先中央后两旁,以所叩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
(4)穴位注射法 选中极,关元,次髎,关元俞.用2%普鲁卡因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入药液2毫升,隔日1次.
严重的月经不调则需要通过药物调理,有一些女生可能会选择西药进行调理,而也有一些女生也因为比较信赖中医,所以在出现月经不调的时候会通过中药进行调理,而且中药调理的效果也是较好的。那么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有哪些?
月经不调的治疗要从病因入手,比如脾虚诱发月经不调,可选用人参健脾丸或参苓白术散健脾除湿、养气血。肝脏功能异常引起月经不调,治疗应从疏肝解郁、调经方面入手,可用逍遥丸、红花逍遥丸等中成药,适当使用舒肝和胃丸等药物。临床上常用乌鸡白凤丸、河车大造丸及艾附暖宫丸,治疗肾脏功能异常引起的月经不调。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可用于活血化瘀、调经,对于改善月经不调也有一定效果。
月经不调中药调理效果很好,但是必须辨证用药。不是说某一个处方就是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要看具体辨证结果。月经不调在中医辨证上有多种证型:气血不足的需要补气养血调经,可以用八珍益母丸或者乌鸡白凤丸加减治疗。肝气不舒的需要疏肝理气调经,可以用调经丸或者逍遥丸加减治疗。气滞血瘀的则需要活血化瘀调经,可以用少腹逐瘀汤或者温经汤加减治疗等等。总之,在治疗月经不调时,需要分清证型用药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崩漏表现为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调。中医治疗原则就是塞流,澄源,复旧。塞流也就是止血,要注意治崩治漏的不同,治崩要固摄升提,治漏要养血行气,比如可以用石灰散,云南白药等,还可以手术或针灸止血。澄源就是求因治本,主要是辨证论治,用中药来调理。复旧就是调理善后,调整月经周期或者是促排卵治疗,可以通过补肾,扶脾,疏肝等方法。建议及时就诊,三者要遵医嘱结合具体病情灵活运用。
“崩漏”,中医的治疗主要分为三步,第1步是“塞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止血,感根据不同证型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止血。比如,脾虚下陷可以选择补中益气丸加减止血,肾虚亏虚可以选择左归丸加减止血。第2步是“澄源”,就是找到疾病的原因,系统的进行治疗,将疾病的原因去除。第3步是“复旧”,就是进行月经周期的调理,让患者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
病情分析:崩漏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意见建议:建议去医院妇科检查,积极治疗。如 输液止血、补充血容量等治疗,也可采用中医疗法标本兼治 。不要耽搁时间,不然会有休克的危险性。平时注意身体保健。要增加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及蔬菜和水果。在生活上劳逸结合,不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睡眠要充足,精神愉快,不要在思想上产生不必要的压力。这对功血崩漏的防治很有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