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严重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进行缓解。可以喝适量的红糖姜水,起到暖腹补气血的作用,促进腹部的血液循环,帮助经血排出,缓解疼痛。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疼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元胡止痛片、布洛芬缓释片、痛经宝颗粒。
1 泡脚疗法
热水泡脚能加速身体血液的流通,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以缓解痛经。
操作方法:可在水里适当的加两三片洗净的生姜,先熏蒸后泡脚。熏蒸水的温度应在90℃左右,待水温下降至40℃左右时,再将双脚浸于水中,泡脚的同时按揉搓足心涌泉穴、足趾、足跟部。每晚1次,每次20到30分钟。
注意事项:最好每天能坚持热水泡脚,至少于经前7天开始泡脚,至经期结束。
2 点穴疗法点按的穴位:合谷、三阴交、地机
穴位的位置:合谷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三阴交位于足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地机穴位干小腿内侧,膝下五寸胫骨后缘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的指腹由轻及重地按压穴位最敏感的位置,以能忍受为度。持续按压1分钟,疼痛会很快缓解或消失。按压后局部可产生酸胀痛感,或向会阴及小腹部放射。点穴法可于经前数日及月经期间进行,每日1—2次。
3 耳压疗法点按的穴位:气滞血瘀型痛经.可选用耳穴肝、内分泌;寒湿凝滞型痛经,可选用耳穴肾、卵巢;气血亏损型痛经,可选用耳穴脾、膈。
操作方法:耳压疗法就是不用针,而采用王不留行子,或应用小磁珠、油菜子,小圆豆粒等刺激物,固定于小方块胶布上,再贴于前述所选耳穴上。痛经时压双耳,每2—3小时自己用手指按压刺激前述耳穴1次。
注意事项:每次按压以耳穴部疼痛,耳朵发热、发红为度,痛经严重时可随时按压耳穴;防止胶布潮湿,按压不能用力过度,以不损伤皮肤为度,以免引起皮肤炎症;夏季汗多,宜勤换;冬季冻疮及耳郭炎症者不宜贴敷。
4 瑜伽疗法适当的运动可以加快体内血流运行,从而减轻痛经。不妨练习瑜伽,其中最有效的,正是下面这三个体式。
磨豆式两腿向前伸直,十指相交往前平举,身躯先顺时针方向转动以髋部为中点,意念集中在腹部,上体躯干最大可能的往右、前、左、后旋转配合呼吸.吸气时往后倾,呼气时往前倾。三圈后换逆时针方向三圈。
猫式半身靠在膝盖上,然后医慢完全前俯上半身,两臂屈肘放于身体的两侧,想象自己像一只端绵着放松的小俗,感觉非常舒服、 ?两臂打开向前平伸。舒展拉伸上半身紧绷的肌肉群、加速血液流动,慢慢让自己进入半唾眠状态。
打坐式这个体式的动作非常简单,但要领是自我引导的情绪集中和放松。呈莲花式打坐,手心朝上放松置于膝盖。即使是身体感觉疼痛也尽量让自己微笑,然后闭上限睛,意念集中,慢慢均匀地呼吸,尽量让大脑将入宁静的空白状态之中,疼痛也会随之而去。
痛经怎么缓解
1、做好保暖
痛经出现时,首先就是要做好保暖。尤其是在例假期间禁止用冷水洗头、洗脚或尽量不要洗头,保持身体的温暖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身体暖和了就可以加速血液循环,特别是痉挛及充血的骨盆部位。还可在腹部放置热水袋或用艾条炙小腹,对于缓解痛经是很有效的。
2、泡矿物澡
痛经时,也可以通过泡澡的方法来进行有效缓解。可在浴缸里加入1杯盐及1杯碳酸氢钠,用温水泡20分钟,有助于松弛肌肉及缓缓解痛经。
?
3、按摩
可通过按摩来缓解痛经。先仰卧于床上,将两手搓热,然后将两手放在腹部,由上至下按摩20~50次,再从左至右按摩20~50次,最后转圈按摩30次,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可有效缓解痛经。
4、调理饮食
痛经可通过调节饮食来缓解。可在临睡前喝一杯加蜂蜜的热牛奶,也可吃一些香蕉来减轻痛经。因为香蕉中富含维生素B6,有稳定情绪、减轻腹部疼痛的作用。还可吃些富含钙、钾及镁的矿物质,也能帮助缓解经痛。
5、服用止痛药
如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痛经。当痛经开始时可适当服用止痛药。但这种方法不建议长期使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喝些生姜红糖茶、玫瑰花茶等暂时缓解。有条件的话可亦叫家人用红醣煮些鸡蛋来吃。为了减轻痛楚,还可亦在腰下面垫个小枕头或者用热水袋放在肚子上。还可以轻轻的适度的按摩,多喝些热开水。情绪要愉快。月经发生时如果遭受突然、强烈或长期的精神刺激,可发生痛经疾病。行经时,阴血耗损,阳气偏亢,情绪易于激动,一有忧思郁怒,极易导致气机阻结,血行失运而发生痛经。故在经期应有意识地控制情绪,做到心平气和,愉快畅达。
劳逸须有度。适当的劳动和休息可以使气血调和。
月经前,身体因生理变化会出现腰酸腿软等现象,如果此时懒于活动,整坐卧,就会气机不和,血行不畅,导致行经时发生疼痛。因此,经前须适当活动以促气血畅达,当然也不要活动过度,否则耗气伤津也会导至痛经。注意事项:有痛经过的女性相信都用过这样一个方法,那就是痛经的时候在小腹不舒服的地方放一个暖宝宝或者热水袋,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痛经带来的难耐感。这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考证过的缓解痛经的简单又有效的途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