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肉瘤是指来源于结缔组织,或者是平滑肌的子宫恶性肿瘤,通常预后较差。
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异常的子宫出血情况,还会伴随着下腹疼痛以及子宫增大。该疾病发展迅速,可能会导致患者血压下降,从而引发休克。
子宫肉瘤是少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易与子宫肌瘤混淆。子宫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
子宫肉瘤是什么
子宫肉瘤是什么?子宫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子宫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3%,恶性程度高,且有早期远处转移的倾向,预后差。目前,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无统一说法,可能与月经初潮、年龄、是否生育、肥胖等因素有关。
子宫肉瘤主要分为子宫平滑肌肉瘤、恶性苗勒管混合瘤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3种病理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平滑肌肉瘤。
子宫肉瘤与常见的子宫肌瘤症状相似。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排液、腹痛,部分患者因为子宫增大,可在腹部扪及包块以及出现排尿、排便的异常。由于症状无特殊性,容易被忽视。经阴道彩超、盆腔核磁共振等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最终确诊需靠手术标本的病理诊断。
子宫肉瘤的类型
子宫肉瘤根据不同的组织发生来源,主要有三种类型:
1、子宫平滑肌肉瘤: 占子宫肉瘤的30%。原发性平滑肌肉瘤发生自子宫肌壁或肌壁间血管壁的平滑肌组织,继发性平滑肌肉瘤为原已存在的平滑肌瘤恶变。肌瘤恶变常自肌瘤中心部分开始,向周围扩展直到整个肌瘤发展为肉瘤,往往侵及包膜。
2、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肿瘤来自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占子宫肉瘤15%。分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两种。
3、恶性混合型苗勒氏管肿瘤: 含癌及肉瘤两种成分,又称癌肉瘤,占子宫肉瘤的40%-50%。肉瘤为子宫的异源成分,如横纹肌、骨、软骨、脂肪等组织。肿瘤的恶性程度很高,多见于绝经后女性。
子宫肉瘤的症状
子宫肉瘤的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出现以下症状表现:
1、阴道不规则流血: 这种情况较为常见,流血量多少不等。
2、腹痛: 肉瘤生长快,子宫迅速增大或瘤内出血、坏死、子宫肌壁破裂引起急性腹痛。
3、腹部包块: 腹部出现包块,且包块迅速增大。
4、压迫症状及其他: 患者可有膀胱或直肠受压症状,出现尿频、尿急、尿潴留、大便困难等情况。晚期患者全身消瘦,伴有贫血,出现低热或肺、脑转移等相应症状。宫颈肉瘤或肿瘤自宫腔脱垂至阴道内,常有大量恶臭分泌物。
子宫肉瘤的检查
子宫肉瘤患者体征:子宫增大,外形不规则;宫颈口有息肉或肌瘤样肿块,呈紫红色,极易出血;继发感染后有坏死及脓性分泌物。晚期肉瘤可累及盆侧壁,子宫固定不活动,可转移至肠管及腹腔,但腹水少见。
因子宫肉瘤临床表现于子宫肌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相似,术前诊断较困难。对绝经后妇女及幼女的宫颈赘生物、迅速长大伴疼痛的子宫肌瘤均应考虑有无肉瘤可能。辅助诊断可选用阴道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等。确诊依据为组织病理学检查。
子宫肉瘤的治疗
子宫肉瘤的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Ⅰ期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或活检,进行手术病理分期。宫颈肉瘤Ⅱ期、癌肉瘤应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必要时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或活检。
根据病情早晚,术后加用化疗或放疗有可能提高疗效。目前对肉瘤化疗效果较好的药物有顺铂、阿霉素、异环磷酰胺等,常用三药联合方案。
恶性混合型苗勒氏管肿瘤和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对放疗较敏感。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含雌孕激素受体,对孕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常用甲羟孕酮或甲地孕酮,以大剂量、高效为宜。
子宫肉瘤的影响
子宫的复发率高,预后差,5年生存率20%-30%。预后与肉瘤类型、恶性程度、肿瘤分期、有无血管、淋巴转移及治疗方法的选用有关。继发性子宫平滑肌肉瘤及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后相对较好;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恶性混合性苗勒氏管肿瘤预后差。
子宫肉瘤的预防
1、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以及早发现病症。
2、如果患有阴道炎或宫颈糜烂等妇科疾病的女性,一定要积极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3、讲究性生活卫生。在和伴侣进行性生活前,应先进行生殖器的清洁。若无怀孕打算,应佩戴好安全套,或采取其他避孕措施,以免造成意外怀孕而进行人工流产,伤及子宫。
子宫肉瘤的饮食
1、银耳藕粉汤
食材:银耳25克,藕粉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银耳泡发后加适量冰糖炖烂,入藕粉冲服。
功效:有清热润燥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月经量多、血色鲜红者。
2、二鲜汤
食材:鲜藕120克切片,鲜茅根120克切碎。
做法:鲜藕切片,鲜茅根切碎,用水煮汁当茶饮。
功效:滋阴凉血,祛淤止血。适用于月经量多,血热淤阻型患者。
3、消瘤蛋
食材:鸡蛋2个、中药壁虎5只、莪术9克,水400克。
做法:上述食材和水共煮,待蛋熟后剥皮再煮,弃药食蛋,每晚服1次。
功效:散结止痛,祛风定惊。适合气滞血淤型患者。
子宫肉瘤发生在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属于原发,恶性变时可成为肉瘤。
子宫内瘤多发生于40~60岁妇女。因子宫肉瘤多向宫腔内生长,以阴道不规则流血为常见的症状。如果肿瘤发生坏死?溃烂及感染时,可自子宫排出有臭味的脓性分泌物,其中可能混有“烂肉”样物。肉瘤多经血行转移至肺?肝?骨等器官,以肺转移为多见。
更年期或经绝期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增大迅速(子宫体癌生长较慢),首先应考虑发生肉瘤的可能。可作B超及诊断性刮宫进一步确诊。
治疗以全子宫切除术为主,凡不能手术者可进行化学药物疗法或子宫腔内放疗。
肉瘤主要为血行转移,预后不及子宫颈癌和体癌,5年生存率在30%左右。
建议:子宫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占子宫恶性肿瘤的1%。恶性程度很高,多见于绝经前后的妇女。这种肿瘤来源于中胚层,可来自子宫的肌肉、结缔组织、血管、内膜基质或肌瘤。
子宫肉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1)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多。肿瘤如坏死或形成溃疡,可排脓血样或米汤样臭液。
(2)腹部肿块,有时自己可以摸到,特别有子宫肌瘤者可迅速增大。
(3)肿瘤压迫可引起排尿障碍,并可有腰腹疼痛。
(4)检查可发现子宫明显增大,质软,有时盆腔有浸润块。如为葡萄状肉瘤,可突出于子宫颈口或阴道内,脆而软。
本病有时易和子宫肌瘤相混,也有的误诊为子宫内膜癌。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