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哺乳期那些中药不能用

时间: 阅读:2012
哺乳期那些中药不能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07-31 21:06:43

哺乳期间容易引起回奶的中药不能用,比如芒硝、炒麦芽、红花等。性味寒凉的中药也是不能使用的,比如蒲公英、番泻叶、甘草、金银花等,容易导致宝宝腹泻、消化不良。另外,巴豆、干姜、大独叶草等热性的中药也是不能吃的,宝妈服用以后,孩子喝奶之后可能会上火。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8 01:01:35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8 01:01:35

      准妈妈在孕期用药是需要十分谨慎的,对于产妇来说,有些中药是不能够吃的。下面是我为大家盘点的产妇不能吃的9种中药,欢迎阅读。

     

     产妇不能吃的中药1:清热类

      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祛溼等功效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在怀孕早期服用可能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后果。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因其攻下、泻下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产,也不可服用,如牛黄解毒丸、片仔癀、犀黄丸、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

     产妇不能吃的中药2:泻下类

      巴豆、牵牛子、桃仁等及其他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攻逐水饮、润肠通便作用的中成药,如十枣丸、舟车丸、麻仁丸,润肠丸等,因攻下力甚强,有损胎气。

     产妇不能吃的中药3:消导类

      即有消食、导滞、化积作用的一类中成药,如槟榔四消丸、清胃和中丸、九制大黄丸、香砂养胃丸、大山楂丸等,具有活血、行气、攻下之效,易致流产。

     产妇不能吃的中药4:理血类

      有活血祛瘀、理气通络、止血止痛作用的中成药,如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脑血栓片、云南白药、三七片等,因其祛瘀活血力强,易致流产。

     产妇不能吃的中药5:祛风溼除痹症类

      以祛风、散寒、除溼、止痛为主要功效的中成药,如虎骨木瓜丸,其中活血之牛膝有损胎儿。类似的中成药,还有大活络丸、天麻丸、华佗再造丸、伤溼祛痛膏等。而抗栓再造丸则因大黄攻下、水蛭破血故孕妇禁用。

     产妇不能吃的中药6:驱虫类

      具有驱虫、消炎、止痛功能,能够驱除肠道寄生虫的中成药,为攻伐有毒之品,易致孕妇流产、胎儿畸形等,如囊虫丸、驱虫片、化虫丸等。

     产妇不能吃的中药7:理气类

      具有疏畅气机,降气行气作用的中成药,如木香顺气丸、十香止痛丸、气滞胃痛冲剂等,因其多为下气破气药,行气解郁力强而被列为孕妇的禁忌药。

     产妇不能吃的种药8:疮疡剂

      以解毒消肿、排脓生肌为主要功能的中成药,如祛腐生肌散、疮疡膏、败毒膏等中成药含大黄、红花、当归等,为活血通经之品,故孕妇不宜使用;而百灵膏、百降丹,因含有毒成分,对孕妇不利。

     产妇不能吃的中药9:祛溼类

      凡治疗水肿、泄泻、痰饮、黄疸、淋浊、溼泻等的中成药,如利胆排石片、胆石通等,皆具有化溼利水、通淋泻浊之功效,故孕妇不宜服用。

      不仅仅以上这些中药,怀孕时不能吃。孕妇还需要注意一些孕期服用中药的细节。

     产妇吃中药注意事项

      有些中药本身毒性较强,可直接或间接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有些中药会 *** 肠道,反射性地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流产、早产;还有些中药有兴奋子宫作用,可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氧。

      此外,中药跟西药一样,药性不同对胎儿的影响不同,有些药性温和对胎儿无害的。孕妇们要详读说明书,在不懂中药药性的情况下,还是请教医师为妙。千万不要听信偏方和广告,滥用药品。

      孕妇的身体比较特殊,所以在用药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一般来说是不提倡吃药的,毕竟还是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尤其是以上这些中药。

     5类中药产后新妈妈要慎用

      1、活血中药

      在分娩过程中,内、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损伤,服用活血作用强的药物,有可能影响受损血管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同时太过补益作用的药物,就如人参,服用过多易促进血液回圈,加速血液的流动,不利于新妈妈身体恢复。因此,在生完孩子的1个星期之内,最好不要用活血作用强的药物。可用一些柔和的活血药,利于子宫收缩,帮助排出产后宫腔内淤血,促使子宫早日复原,当归、益母草都是很好的柔和的补血活血药。

      2、补益中药

      在刚生产后,不宜服用太过补益作用的中药,如人参。人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作用于中枢神经及心脏血管的”人参辛甙”,降低血糖的”人参宁”以及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配糖体等。这些成分能对人体产生兴奋作用。如果新妈妈服用了人参,人参对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就可导致服用者出现失眠、烦躁、心神不安等不良反应。刚刚经历分娩的新妈妈,体力消耗很大,非常需要卧床休息,如果此时服用人参,反而因兴奋难以安睡,影响精力的恢复,所以新妈妈急于用人参补身子是有害无益的。

      3、温热中药

      一些温性药物,可以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散风寒,很适宜新妈妈服用。但太过热性的药物,则会伤害新妈妈的身体。因为辛辣温燥药物可助内热,而使新妈妈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大便秘结或痔疮等症状。而且母体内热可通过乳汁影响到婴儿,使婴儿内热加重。同时太过温热的药物容易使新妈妈出汗增加,耗损新妈妈的身体。

      4、滋腻中药

      太过滋腻的药物会影响新妈妈的脾胃功能,因此为了保障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新妈妈应避开滋腻的中药。

      5、寒凉泻下药

      过于寒凉泻下的药物不利于身体虚弱的新妈妈,所以产后一定要慎用此类中药。

      所属类别 药名

      补益中药:人参、党参、黄芪等。

      活血中药:红花、丹参、牛膝、乳香、没药等。

      温热中药:附子、肉苁蓉、肉桂、干姜、半夏等。

      寒凉泻下药:大黄、牛黄、芒硝、番泻叶等。

      滋腻中药:熟地

      过早催乳不利产妇健康

      除了大量进补外,很多产妇迫不及待地大量进补各类汤水,如猪蹄汤、鲫鱼汤等来催乳。

      对此,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潘晓玉表示,产妇的乳汁情况与其营养摄取、遗传等有关。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乳腺在两三天内开始分泌乳汁,此时的母乳是很有价值的初乳。经婴儿反复吮吸,大约在产后的第四天,乳腺开始分泌真正的乳汁。民间常在分娩后的第三天开始给产妇喝鲫鱼汤、猪蹄汤之类,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通常身体健壮、营养好、初乳分泌量较多的产妇可以推迟催乳时间,喝汤的量也可相对减少,以免乳汁过度充盈使 *** 形成硬块而导致乳腺炎。

  • 紫苏
    回复
    2024-03-28 01:01:35

    当哺乳期妇女用药的时候,往往只着重考虑药物是否影响乳汁分泌,很少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或者根本不知道哪些药物对婴儿有影响。事实上很多药物可随母亲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从而对乳婴产生作用,尽管有的药物进入乳汁的浓度很低,但对于婴儿来说,危害严重。
      以下药物是哺乳妇女应忌用或慎用的:1、中西药,中药炒麦芽、花椒、芒硝等,西药左旋多巴、麦角新碱、雌激素、维生素B6、阿托品类和利尿药物。2、青霉素族抗生素。3、磺胺类药物。4、异烟肼(雷米封)5、灭滴灭。6、氯霉素。7、四环素和强力霉素。8、氨基比林及含氨基比林的药物。9、硫酸阿托品、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等药物。10、抗甲状腺甲药物甲基硫氧嘧啶。12、哺乳母亲患了癌瘤,应停止哺乳,否则抗癌药随乳汗进入乳儿体内会引起骨髓受抑制,出现颗粒性白血球减少。13、抗凝血药,不能用肝素,以免引起新生儿凝血机制障碍,发生出血。14、皮质激素类、黄体激素类、新生霉素和呋喃呾啶。15、水杨酸类药物。16、溴化物类药。17、镇静药。18、缓泻药。19、口服避孕药。20、哺乳妇女还应禁止过量饮酒和吸烟、大量饮水、喝啤酒,禁用利尿剂(如双氢氯噻嗪、速尿等)和作用猛烈的泻药。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28 00:00:25

    哺乳期妈妈在非必须情况下最好不要随便服用中药。但若需要也可以适当服用,因为中药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含量较少,不会对产妇身体和乳汁产生较大影响。但注意不要吃寒性中药,如薄荷、菊花、金银花等;同时,炒麦芽、芒硝等中药会导致退乳,哺乳期妈妈切忌服用。
      哺乳期妈妈的奶水充足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妈妈奶水不足也就只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喝奶粉了,而其实大部分的妈妈还是希望给宝宝喝母乳的。而哺乳期催乳不仅可以依靠一些食谱,也可以依靠中药。那么,哺乳期能喝中药催乳吗?

    哺乳期能喝中药催乳吗
      哺乳期间还是可以喝通乳的中药的,注意饮食营养,遵医嘱用药就好,多休息,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为好,以免影响乳汁分泌,也还是可以喝点通草鲫鱼汤催乳的。

      目前正在服用催乳药物首先建议这种情况下,在服用催乳药物的期间,可以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同时一定要做到多吸吮,如果有乳腺管不通的现象可以请催乳师进行按摩。

      吃催乳的中药食物,当然可以喂奶了。可以多按摩一下双侧乳房的,多增加营养,多喝鸡汤排骨汤,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温开水,多卧床休息。

      吃下奶药就像给枯井注入了水,多让孩子吸奶,多刺激乳房,这样才像一个轧水机不断从井里抽水,井中的水才会越来越多。

    引起奶水不足的原因
      引起奶水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如果不了解,可能无从入手。但了解过后,会发现原来是自己用错了方法或者不良的身体因素影响,进行改善就有很大帮助。

      1、精神心理因素:新妈妈们在分娩的时候,会因为过度紧张,或者家人中有对宝宝性别过分在意的情况,或宝宝早产、难产,妈妈过思绪无法紧张,对生产压力极大,以及其他社会心理刺激对新妈妈所造成的精神负担,都可能会引起产后奶水不足,让妈妈解除精神负担。家人的开导和陪伴还有关心是最至关重要的。睡眠不好,精神焦虑或担忧,有不开心的事发生,都会使妈妈出现奶水不足。

      2、授乳方法不当:(1)喂奶姿势不对,会引起乳汁堵塞,妈妈应该在喂乳是给予宝宝正确的喂乳姿势。(2)按需喂养,妈妈喂养宝宝不应该是按时的,而是根据宝宝的需求而决定,尤其是宝宝的前两个月,根据宝宝对奶量的需求来喂,也是减少奶产量的不必要流失(3)母乳喂养时间。宝宝对配方奶的需求增多,就会减少宝宝对母乳的吸食,从而导致母乳产量的减少。

      3、妈妈身体因素:(1)妈妈身体素质较差,如乳房发育不良,乳头疼痛或身体疾病,或因贫血、气血不足等,也会引起缺奶。(2)甲状腺水平应该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太高或者太低都会对产奶造成影响。(3)在生产过程中,大量出血,已经用力过度,造成产后恢复时间较久,也导致乳房分泌变缓,减少乳汁产量。

孕妇糖筛查是什么

流产危险有哪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