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功血的症状有哪些

时间: 阅读:1902
功血的症状有哪些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5-08-05 00:54:20

功血患者会出现月经出血量异常、经期延长等症状。还有患者出现月经期后出血、月经周期短等症状。

确诊功血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黄体酮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多呼吸新鲜空气,保持良好的心态,还需要多注意个人卫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4-03-28 05:05:54

    功血患者极易发生妇科炎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改变了阴道正常的弱酸性环境,从而使阴道的自净功能遭到破坏,病原菌侵入后不能被杀死,从而导致阴道的感染。另外功血时宫颈口多处于松弛状态,细菌有机会上行,造成上行感染。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由于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两者容易混淆。如果不加以区分,很容易耽误疾病的治疗。正确判断自己得的是功血还是月经不调,有利于患者及早发现病情,从而及时得到治疗。所以女性一定要正确区分。一、排卵期出血。月经干净之后10天的时间左右,阴道会有少量出血,一两天就会干净,这就是排卵期出血了。而功血的情况是一种出血比较频繁的疾病,流血量会比月经多,而且时间也长,所以患者大多会感觉到贫血和乏力,精神非常不好,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出现休克甚至是死亡,所以阴道出血的情况如果长时间不停的话就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了。 二、月经频繁。月经量多的情况则体现为月经周期缩短,一般少于21天,但是出血量和出血的天数都比较正常。 三、月经量多。一般来说,月经周期正常,但是每次出血的量会过多,有时候甚至达到几百毫升。 四、月经淋漓不尽。虽然有的女性其月经周期正常,但是在月经来潮前已有数天的少量出血,颜色发暗,月经来潮数天后又是淋漓不尽的,月经前后可能会持续出血十几天。 五、子宫出血不规则。月经提前或者错后,完全没有规律。甘肃省生殖保健院专家提醒患者,对待功能性子宫出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以免给你的身体带来跟多不必要的伤害。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28 05:05:54

    产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由于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患病者应该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做到有张有弛,避免过度劳累。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原因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的异常的子宫出血。产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原因主要有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子宫和子宫内膜因素等等。

    1、心理因素

    不良精神创伤导致。

    2、HPO轴功能失调

    包括生殖激素释放节律紊乱、反馈功能失调、排卵和黄体功能障碍。

    3、内分泌和代谢紊乱

    如缺铁、贫血、再障性贫血、血液病和出血病、糖尿病、甲状腺和肾上腺疾病。

    4、子宫和子宫内膜因素

    包括螺旋小动脉、微循环血管床结构和功能异常,内膜甾体受体和溶酶体功能障碍,局部凝血机制异常,和前列腺素TXA2、PGI2分泌失调。

    5、医源性因素

    包括甾体类避孕药、宫内节育器干扰正常HPOU轴功能。某些全身疾病的药物(尤以精神、神经系)可经神经内分泌机转影响正常月经功能。

    6、营养不良因素

    爱偏食的女性朋友更容易患此病。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状

    产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状表现为不规则的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时间延长,经血量多,甚至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止。根据排卵与否,通常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排卵型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约占80~90%。

    一、无排卵型功血

    临床表现:闭经一段时间后发生出血,出血亦可为无规律性,量的多少与持续及间隔时间均不定,有的仅表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大量出血时,可造成严重贫血。

    临床特点:因为无排卵,故无黄体形成,体内亦无孕酮分泌。雌激素水平随着卵泡的发育及萎缩而增减。当雌激素水平不断增多时,子宫内膜继续增生,这时不发生出血,而当体内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时,可发生撤退性出血。临床表现可能闭经一段时间后发生出血,出血亦可为无规律性,量的多少与持续及间隔时间均不定,有的仅表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大量出血时,可造成严重贫血。由于雌激素刺激,子宫可稍大,质较软,宫颈口松,宫颈粘液透明、量多,可呈不同程度的羊齿状结晶,或不典型结晶。基础体温单相型。子宫内膜活检多为单纯性或囊性增生,偶可见腺瘤样或不典型增生。有时也可呈萎缩性变。孕激素测定停留在增殖期的基础水平。

    二、排卵型功血

    临床表现:有规律的月经周期,但周期缩短,或经前数日即有少量出血,经血量可无变化。

    临床特点:多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大都发生于产后或流产后的恢复期中。一般来说,育龄妇女的性腺轴应该处于稳定状态,发生异常的子宫出血多数是器质性病变,如炎症、赘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也有时出现在更年期。可分为黄体功能不全和黄体萎缩不全两种。

    1、黄体功能不全

    可因排卵前雌激素分泌不足,致黄体发育不良而过早萎缩。黄体发育不全时,则分泌功能欠佳,使孕酮分泌量不足。临床表现有规律的月经周期,但周期缩短,或经前数日即有少量出血,经血量可无变化。经前期子宫内膜活检可见腺体分泌不良或不均。间质水肿不明显。基础体温双相型,但上升缓慢,黄体期较正常短,一般在10天左右。由于孕期不足,往往形成不孕或早期流产。

    2、黄体萎缩不全

    黄体发育多良好,功能可因黄体未能及时全面萎缩而持续过久。孕酮量分泌不足,但分泌时间延长,此时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出血时间延长,经血量增加,但月经间隔时间仍多正常,在经期第2、3天量多,以后淋漓不净可长达十余日。如在月经第5、6天取内膜,仍见有分泌反应,可为诊断依据之一。基础体温双相型,常在排卵后缓慢上升,上升幅度偏低,且升高后维持时间不长,以后缓慢下降。

    三、其他常见症状

    1、不规则子宫出血多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其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血量增多,流血时间,出血量及间隔时间都不规律,往往在短时间的闭经后,发生子宫出血。

    2、月经过频:流血时间和流血量可能正常但月经周期缩短,一般少于21天,可以发生于各种年龄的妇女。

    3、月经过多:一是经血量多,尤其第二三天更多,伴有血块,1次月经失血总量达500-600毫升,周期正常。二是经期延长,需10-20日经血方可干净,经量不—定多。

    4、月经间期出血:两次月经期中间出现子宫出血,流血量少,常不被注意,多发生于月经周期的12-16天,持续1-2小时至1-2天,很少达到月经量。常被认为是月经过频。

    5、绝经期后子宫出血:闭经1年以后,又发生子宫出血,出血量少,点滴而行,但由于绝经期后子宫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故应到医院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断

    产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主要以了解卵巢功能(排卵和黄体功能)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变化。

    一、诊断性刮宫

    诊断性刮宫可了解子宫内膜反应,除外宫腔内病变及达到止血的目的。青春期患器质性病变或恶性疾患者罕见,一般不需采用诊断性刮宫来协助诊断。欲监测排卵应于月经前1~2天或行经头6小时内诊刮。欲确定功血类型,则应于行经第五天后诊刮。诊刮兼有诊疗双重意义,故必须彻底全面,尤应注意两侧宫角部,刮出物全部送检。除未婚少女外,诊刮是功血诊疗必行步骤。

    二、排卵和黄体功能监测

    1、基础本温(BBT):双相型曲线提示有排卵,高温相缩短(<8天)或不稳定见于黄体功能障碍。单相型曲线提示无排卵。

    (1)无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呈单相型

    (2)黄体功能不全:基础体温呈双相型,但上升缓慢,黄体期较短。

    (3)黄体萎缩不全:基础体温呈双相型,但体温下降延迟或逐渐下降。

    2、阴道细胞学和宫颈粘液功能(数量、粘稠度、拉丝度和结晶型)检查:评估排卵和黄体功能。

    3、激素测定:可了解有无排卵及黄体情况。包括:FSH、LH、PRL、E2、P、TO、17KS、17OHCS、T3、T4等。

    4、超声检查:观察卵泡发育、排卵和黄体情况,并排除卵巢肿瘤。

    三、血液和凝血、纤溶功能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球压积、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清铁测定和必要时骨髓穿刺检查。

    四、其他检查:甲状腺、肾上腺及肝功能,以除外由这些疾病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

    因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主要包括两种,即无排卵型和排卵型,因此治疗上也要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一、无排卵型功血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调节周期、促排卵治疗、遏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1)改善全身情况,贫血重者输血;

    (2)保证充分的休息;

    (3)流血时间长者,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应用一般止血药物。

    2、药物治疗:止血方法包括激素和药物疗法。

    (1)联合用药:

    ①出血量不太多,仅轻度贫血者:月经第一天即口服复方低剂量避孕药,共21天,停药7天。28天为一周期。连续3-6个周期

    ②急性大出血者:复方单相口服避孕药物,每6-8小时一片,血止后每3日递减1/3量直至维持量(每日一片),共21日停药。

    ③三合激素:雌孕激素联合的基础上加用雄激素,以加速止血,如三合激素(黄体酮12.5mg,苯甲酸雌二醇1.25mg,睾酮25mg)肌注,每8-12小时一次,血止后逐渐递减至维持量(每3日一次),共21日停药。

    3、调节周期:

    即在止血治疗的基础上,模拟生殖激素节律,以雌-孕激素人工周期疗法,促使子宫内膜周期发育和脱落,改善HPO轴反馈功能,停药后可出现反跳性排卵和重建规律月经。

    4、促排卵治疗:

    适用于青春期无排卵型功血,及育龄妇女功血希冀生育者,青春期及更年期患者一般不提倡使用。促排卵治疗可从根本上防止功血复发。

    促排卵治疗以生殖激素测定为指导,适当选择促排卵药物和配伍:

    ①CC-hCG;

    ②hMG-hCG;

    ③GnRHa脉冲疗法;

    ④溴隐亭疗法等。

    5、遏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防止癌变,诱导绝经,适合于更年期无排卵功血伴内膜增生过长(腺囊型/腺瘤型),或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者。

    6、手术治疗:

    适合于激素或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者。

    (1)刮宫:

    除未婚妇女,无论有排卵抑或无排卵型功血出血时,刮宫均可迅速而有效地止血兼有诊治双重意义。刮宫应彻底,刮出物全部送病理检查。并依内膜病理于术后第五天开始调经治疗。

    (2)子宫内膜去除术:

    仅用于顽固性功血,尤其施行子宫切除术有禁忌者

    (3)子宫切除术:

    因功血行子宫切除术约占子宫切除术的20%,严重贫血者可施行子宫切除术。

    二、排卵型功血的治疗:原则是抑制月经过多,辅佐黄体功能,调整周期,防止复发。包括抑制月经过多、子宫内内膜不规则脱落治疗、辅佐黄体功能等。

    1、抑制月经过多:

    2、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治疗:

    自排卵后第1-2日或下次月经前10-14日开始,每日口服甲羟孕酮10mg,连续10日,有生育要求可肌注黄体酮。

    3、辅佐黄体功能:

    (1)促进卵泡发育:黄体功能不足。

    (2)氯米芬50mg,月经周期第5天,共5日。

    ①黄体功能刺激疗法:于基础体温上升后开始,隔日用hCG1000-2000U,共5次,延长黄体期。

    ②黄体功能替代疗法:排卵后,黄体酮10mgqd im,共10~14日,补充孕酮分泌不足。

    (3)后半周期雌—孕激素合并疗法。

    (4)溴隐亭疗法。适用于合并高泌乳素血症者,从月经周期第五天开始口服溴隐亭2.5mg/d。

    (5)地塞米松疗法。适用于合并高雄激素血症者,0.5mg/d。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后饮食

    产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食疗方(仅供参考):

    1、参枣鸡汤:边条参10克(切片),大枣30克(去核),童子鸡 1只(去毛及内脏)洗净,同人炖盅内,炖至鸡熟烂服用。

    2、石榴皮煎:酸石榴皮50克,党参30克,北芪30克。水煎,取汁去渣,加蜜糖适量饮服。每日2次。

    3、人参炖甲鱼:甲鱼1只(去肠杂)洗净切块,人参3克,一齐放人炖盅内,炖至甲鱼熟烂服用。

    4、桂圆大枣枸杞煎:桂圆30克,大枣、枸杞各20克,水煎服。

    5、淡菜龟板瘦肉汤:淡菜50克,龟板20克,瘦猪肉50克。将龟板放人砂锅内加水煮20分钟后入淡菜、瘦猪肉煮熟调味食用。

    6、淡菜芡实汤:淡菜30克,芡实30克,瘦猪肉50克,水煎煮熟,调味佐膳。

    7、马蹄甲(或牛蹄甲)50克烧炭研成细末,每服9克,日3次,淡盐水送下。服用1-3天。

    产后功能失调性子宫预防

    1、生活方面

    产后女性体力消耗会很大,因此要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做到有张有弛,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方面

    加强膳食调节,增加富含蛋白质、铁与维生素的食物,如肉、蛋、奶与新鲜蔬菜、水果等。合理膳食既有利于改善产后女性机体代谢,增强体质,又有利于增强血红蛋白含量,减轻贫血程度。

    3、心理方面

    注意情绪调节,避免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

    4、卫生方面

    除了要预防全身疾病的发生外,预防功血还必须注意经期卫生。每日要清洗会阴部1-2次,并勤换月经垫及内裤;

    5、天气方面

    产后女性身体比孕前身体要显得虚弱一些,因此要注意随着天气变化加减衣服、被褥,避免过冷过热引起机体内分泌紊乱而致经期延长,出血增多。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3-28 05:05:54

    妇女正常每次月经的经血量约五十毫升左右,但是有的人每次经血量很多,超过一百毫升,甚至达几百毫升,原来是调节与控制月经周期的内分泌功能出了问题,便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俗称“血崩”。

    说也蹊跷,这类疾病好发于卵巢开始发育和衰退的时期,也即是青春期与更年期,因为在这两个时期,人体内有关月经调节的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三者内分泌功能极不稳定,会造成月经量异乎寻常地增加。

    发生于更年期的功能性子宫出血,除了经血量增加外,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也可时多时少,连经期也会延长,时间一久会发生贫血,于是头昏、眼花、倦怠等症状纷至沓来。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有时还会伴随着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一起出现。情绪变化、精神状态的不佳,也可加重“血崩”的程度。

  • 泠青沼
    回复
    2024-03-28 04:04:44

    功能性子宫出血常见症状有如下几种:(1)中间期出血:发生在排卵期,一般是在1~2天内有少量出血,可不治疗。

    (2)更年期出血: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时,也不排卵。

    (3)子宫内膜增殖症:因雌激素过度刺激,使内膜异常增殖,发生出血,常见于年轻妇女及闭经妇女,多为闭经后出血。没有排卵而反复出血是其特征。

    (4)青春期出血:青春期发生功能性子宫出血,出血持续时间长而顽固,没有排卵。

    (5)黄体功能不全的出血:有排卵,但因为孕激素分泌异常而在黄体期有出血。基础体温的高温期变短,往往是造成不孕的原因。

小阴唇两侧有颗粒状是正常的吗

请问月经推迟期间是安全期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