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霉菌性阴道炎的病情后,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1、若是脾虚湿热证发作导致的情况,可以按医嘱使用山药、萆薢等中药材进行治疗。2、假如是湿毒蕴结证造成的,可以使用茯苓、薏苡仁、莲子肉等中药材进行治疗。
霉菌性阴道炎又称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由一种叫作白色念珠菌的真菌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疾病。本病在妇女中容易传播,引起白带增多,阴部瘙痒等症状。由于本病可以通过性生活传播,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之中。白色念珠菌是一种腐物寄生菌,平时生存于人体的皮肤、粘膜、消化道及其他脏器中,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白色念珠菌就会繁殖,达到一定量时,人体就会发病,所以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妇女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增加,酸性增强时,白色念珠菌会繁殖引起阴道炎,故本病常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接受雌激素治疗的患者。此外,本病可以通过性传播,理由是夫妇双方往往同时发病,当然,白色念珠菌还可以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衣、衣服、医疗器械和敷料等传播。中医内治中医认为生殖器念珠菌病是由于湿热在体内蕴结,加上外受毒邪所致。湿热是内因,而毒邪是外因,内因、外因相互作用使病情缠绵。日久湿热之邪必然要伤阴,出现阴伤、湿热阻滞的虚实夹杂的证候。中医治病特别注意不同的证候和不同的体质,给予不同的药物。一般讲,生殖器念珠菌病是以阴痒、白带增多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故中医又称本病为带下病、阴痒病,临床上常根据白带的量、色、气味及全身状况予以辨证施治,一般分为湿毒蕴结和肝肾不足两型论治。一、湿毒蕴结主要症状为带下量多,色黄白,如豆渣样,有臭味,或带下夹有血丝,阴部瘙痒,甚至红肿,溃烂,尿频、尿急、尿痛,大便不爽,舌苔白腻,脉滑。这是由于湿热之邪蕴结日久,致使生虫成毒。湿毒蕴结伤及阴部出现诸多症状。治疗宜清热除湿、解毒止痒。方药:茯苓20g猪苓10g泽泻10g车前子10g茵陈10g白鲜皮20g鹤虱10g蚤休30g野菊花10g白花蛇舌草30g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后混合药液,早晚分服。方解:方中以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茵陈等清热除湿,白鲜皮、鹤虱杀虫止痒,蚤休、野菊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如患者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加入木通10g,滑石20g。二、肝肾阴虚主要表现为复发作,经久不愈者,白带淡白或淡黄,量少,偶有瘙痒,伴见心烦口渴,手心发热等。中医认为由于病程日久损伤肝肾,耗伤阴液,致使肝肾阴亏,治疗当以滋补肝肾,杀虫止痒,方以六味地黄汤加减。
霉菌性阴道炎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治疗方法比较多。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的呢?除了中药调理外,还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来治疗,下面就给大家推荐四款辅助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食疗方。
1、霉菌性阴道炎食疗方
1、猪肝马鞭草
准备60克猪肝,30克马鞭草,将其切成小块,并拌匀,用盖碗盖好放入锅内蒸30分钟。此法可有效治疗外阴瘙痒、白带过多等,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的功效。
另外白萝卜加醋:提前将白萝卜榨成汁备用,每天晚上先用醋酸清洗阴部,之后用白萝卜汁擦洗,也可深入擦洗,此种方法可有效治疗外阴瘙痒、白带过多等症状。
2、前草炖猪肚
首先清洗干净车前草、猪肚,猪肚切成小块,加水、食盐,炖30分钟,饮汤吃肚,长期服用可治疗因各种感染引起的白带量多、色黄、有异味等。
3、白果鸡蛋
白果鸡蛋治疗白带增多、色黄将白果去皮和心,鸡蛋的一头打一个洞,将白果塞入,并用湿纸糊好洞口,鸡蛋煮熟后即可使用,主要用于治疗因过于疲劳引起的白带增多、色黄等症状。
4、青萝卜泥
将青萝卜清洗干净,并捣碎成泥糊状。用消过毒的纱布包大约两勺萝卜泥,并做成卷装,一头用线绳拴住。用高锰酸钾液先清洗干净阴道,将纱布卷塞入阴道,来回抽拉。或者秋冬之际放入阴道1小时左右去除,此种方法可有效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来源】《中药方剂大全》。
【组成】黄柏10克,前仁15克,芡实15克,银杏10克,苦参12克,地肤子15克,蛇床子15克,乌贼骨(去壳研末冲服)10克,甘草6克。
【功用】清热除湿,抑霉止带。
【主治】霉菌性阴道炎。症见外阴瘙痒,甚而外阴皮肤搔破,有浅溃疡引起疼痛,白带多,呈乳白色凝块(如豆腐渣样),白带中可找到霉菌。舌苔黄白薄腻或厚腻,脉象弦缓或弦数。
【方解】黄柏、苦参、地肤子、蛇床子、前仁清热除湿,芡实、银杏、乌贼骨可除湿收涩止带,甘草调和诸药。内服外洗并用,共奏清热除湿,抑霉止带之功。
【用法】1日1剂,前3煎分3次口服,第4煎去渣留汁坐盆,1日1次。
中药中紫花地丁、芦荟、败酱草,这些都有清热利湿、止痛的效果,比如康妇消炎栓,通过直肠给药,由直肠粘膜迅速到达作用部位,可以延长作用的时间,增强局部药物的浓度,也可以加速盆腔血液循环,并起到很好的消炎作用,另外康妇消炎栓不受月经周期影响,在经期也可以使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