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节气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春风拂面,春色满园,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立”有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意味着冬去春来,新一轮的“生、长、收、藏”正式开启。按自然属性,春在五行(木、火、土、金、水)属木,五脏(肝、心、脾、肺、肾)中与肝相应,因此中医素有“春宜养肝”之说,这个季节养肝很有必要。
01起居养生
这段时间气候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加之人的皮肤腠理变得疏松,抵御寒邪能力有所下降,如果突然骤减衣物,易发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衣着方面还需以保暖为首,适量增减衣物;俗话说“春捂秋冻”,赣州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向您推荐“捂三处” 防范“倒春寒”:
捂腿脚·防春寒
治未病中心推荐方案:温阳散寒沐足包
中药沐足可促进机体循环、疏经通络、降低肌肉紧张、有利于消除疲劳、安神助眠,使人身心都能得到良好的休息。
捂肚子·护脾胃
治未病中心推荐方案:温中培阳十字灸
具有温中散寒,疏肝和胃,健脾利湿,宁心安神,改善睡眠等功效。适用于脾胃疾病:虚寒型腹泻、胃痛、消化不良等及睡眠障碍人群、焦虑人群、体质偏颇人群、慢性疲劳综合征、肥胖、遗尿、遗精、阳萎等。
捂后背·护阳气
治未病中心推荐方案:平衡阴阳督脉灸
具有温补督脉、调整虚实、平衡阴阳、抵御病邪等作用。适用于颈肩腰背痛、脊柱相关性疾病等,还是强身健体、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的重要保健措施。
02食疗养生
春季阳气初生,同时需疏肝护肝,饮食上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例如韭菜、葱、蒜、蘑菇、香菜等,同时也可以适当选用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之物,例如枸杞子、山药、百合、白萝卜、佛手等,不宜食酸收之味。
治未病中心推荐:春季养肝护肝代茶饮
组成:枸杞子、佛手、玫瑰花等。作用:疏肝理气,柔肝养血。
03运动养生
春回大地,一片欣欣向荣之象,天朗气清,人们逐渐增加了外出活动的时间,此时更适合一些节奏和缓的运动,例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慢跑等,让气血通畅,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提高免疫力。
治未病中心推荐:圆运动养生功法
04情志养生
春季还是调养肝脏的大好时机,中医认为怒则伤肝,肝气郁结容易气郁化火,同时损伤阴血阴液,所以春季需尽量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使肝气舒畅,心情烦闷之时,可以与亲人朋友诉说发泄苦闷,也可以到户外散步,欣赏一下春日美景,舒缓情绪。
治未病中心推荐:五音疗法之角音养生
五音(角、徵、宫、商、羽)通过五情相应调节五脏,正所谓“正声雅乐使喜怒忧思恐归于和平,调和身心,达到治病保健的作用。”角调式乐曲悠扬,生机勃勃,象征着春天万物复苏,新生萌动,角音入肝,可疏肝理气、平调阴阳、放松心情、缓解焦虑。推荐曲目《胡笳十八拍》、《江南好》、《庄周梦蝶》、《列子御风》等。
江南好音乐:Feng Zichun - 世纪乐典 中国民乐合奏名曲典藏 贰
治未病中心医护介绍
刘瑜,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学硕士,主治中医师,师从岐黄学者、辽宁省名中医战丽彬教授,江西省名中医陈庆英主任医师,擅长中医养生与体质调理,主要从事中医治未病理论研究及中医药文化宣教工作。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林春秀,副主任医师,擅长对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急慢性咳嗽,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擅长慢性咳喘,胸痹心痛,胃脘痛,头痛,眩晕,心悸,不寐,消渴,颈肩腰腿痛,虚劳等慢性病的调理。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刘欣欣,医学硕士,主治中医师,赣州市家庭健康指导员,师从江西省中医院脾胃病专家彭莉莉教授,江西省名中医金仁治教授、邹贵庆教授,擅长中医脾胃病、失眠、咳嗽、咽喉炎、情志病等杂病诊疗,健康调理及中医药文化宣教工作。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李莲,主管护师,毕业于井冈山大学,取得学士学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余年,擅长各项中医特色治疗,例如耳穴压豆、平衡火罐、各类艾灸、刮痧、面部护理、头部经络梳理、中药烫熨治疗等。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联系地址、电话
赣州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地址:西津路24号赣州市中医院国医堂三楼
电话:0797-8109131
(来源 赣州市中医院)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立春养生,重在养肝”,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刮痧信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