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肾虚成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补肾壮阳方面,中医的一些穴位疗法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具体的治疗方法也涵盖了按摩、针灸、艾灸以及刮痧等多种形式。那么我今天发给大家的就是以下穴位来治疗肾虚的问题!
“太溪者,山之谷通于溪,溪通于川。肾藏志而喜静,出太深之溪,以养其大志,故名太溪。”
太溪就是大的溪流,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此穴可以源源不断滋养人体的肾脏之水,与肾脏的健康息息相关。
太溪穴很好找,它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问的凹陷处,用手指按揉有微微的胀痛感。 揉太溪穴时,很多人根本没反应,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人,什么反应都没有,而且一按就凹陷下去了。这时,不痛的一定要把它揉痛,痛的要把它揉得不痛。归根结底,就是要把气血引到脚底的涌泉穴去。 所以说,要想滋阴补肾、修复先天之本,就必须激活肾经。
而要激活肾经,要从太溪穴这个源头开始,太溪穴就是肾经的源头。通过按压穴位,让它再撞击、通络别的穴位,最后把整条肾经都打通,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会发现整个身心在不知不觉中都改善了。
太溪是肾经的原穴,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但调动起来后一定要把它储藏起来,即储藏到涌泉穴,这样您就有健康的根基了。所以像每天搓脚心、做金鸡独立、泡脚之类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通肾经,引火归源。它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能,也就是说,生殖系统、肾阴不足诸证、腰痛和下肢功能不利的疾病太溪穴都能治。
复溜:复,再也。溜,悄悄地散失也。复溜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输来的寒湿水气,上行至本穴后因其此再次吸收天部之热而蒸升,气血的散失如溜走一般,故名复溜。
肾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物质为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经过本穴动而不居,故为肾经经穴。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肾经的天部阳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故其属金。 肾经气血在此向上汇聚,刺激该处滋阴补肾效果极好。
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的门户也。此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故名命门。
功效:命门穴有“生命健康大门”之称。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的根本,生命活动的动力,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命门火衰则会表现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男子阳痿,早泄,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
经常擦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
之前又说了五输穴里面的荥穴,井穴、输穴等
今天就专门针对肾脏和肾经说一下,与肾有关的五输穴。
因为现在处于冬天,最适合的就是养肾补肾了。
俗话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说的就是要我们冬天补肾藏精,只有在冬天把精气藏好了,来年春天才不容易生病,尤其是流感病毒。
精气想要收藏,最主要是靠补肾,正如《黄帝内经》的“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所在也”。
而肾气不足的朋友,则无法抵御冬天的寒邪,隔三岔五就会出现感冒、拉肚子,,甚至是腰酸背痛、畏寒怕冷、失眠健忘、早衰闭经等情况。
所以冬天最重要的就是补肾 养生 防疾病。
想要补肾 养生 ,少不了的就是要与肾经打交道。
足少阴肾经就是养肾补肾的基础,它始于涌泉穴,止于俞府穴,一共有27个穴位。非学医者,一般比较难记住这个27个穴位,更不要说需要记住12条经脉了。费事费力还不一定记得准。
所以我们一般着重会学习经络的五输穴。
《黄帝内经·灵枢》:“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足少阴肾经的五输穴分别是:井穴涌泉穴,荥穴然谷穴,输穴太溪穴,经穴复溜穴,合穴阴谷穴
涌泉穴,是神经的第一个穴位,是神经的井穴
《黄帝内经》里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
它是肾经的源头,把它养好了,肾气就会源源不断,可以补肾壮阳,强筋健骨,让我们耳聪目明,腰膝有力等等。
对部分昏厥、中暑、小儿惊风、头痛、眩晕等朋友有效
经常因为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咽喉肿痛等问题,可以坚持多按揉这个穴位。
涌泉穴取穴方法:
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每天坚持揉按3-5分钟。
涌泉穴搭配:
1、涌泉+人中+内关,可以调节昏厥
2、涌泉+太溪+照海+鱼际,可以调节咽喉肿痛
然谷穴,是肾经上的荥穴,荥穴属火,肾经属水,对于心烦意乱,阴虚火旺的而朋友,刺激然谷穴可以将肾水引下来浇灭新火,如果存在夜里心烦意乱睡不着,还伴有口干,这个时候可以按揉然谷穴。
然谷穴对于阴虚火旺有更平稳,尤其是中老年的朋友,利用这个穴位来灭虚火比吃大补丸来灭虚火更稳妥一些。
然谷穴的取穴方法:
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之间。
每天按揉3-5分钟,感到酸酸涨涨就可以了。
然谷穴的搭配:
1、然谷+肾俞+气海+志室,可以调理遗精
2、然谷+肾俞+关元+太溪+三阴交,可以调理月经不调
太溪穴是神经的输穴,是人体阳气汇集的重要位置,是脚上的大补药
古代中医,常用它来“补肾气、断生死”,如果能摸到这个穴位有调动的动脉,那么说明这个病人肾气未竭,还有救,但是如果这个位置没有调动,说明病人引起缠身,比较危险,这就是古代中医的“回阳九穴之一”
如果有朋友出现眼睛干涩、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脱发白发,畏寒怕冷,那就要就吃啊按揉这个穴位。
太溪穴的取穴方法
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太溪穴的搭配:
1、太虚穴+大陵+神门+少冲+志室,可以调节失眠
复溜穴是肾经的经穴,也是肾经的母穴,五行属金,既能生肾水(金生水)又能平抑肝火(金克木).能改善夜间烦热湿面,客串盗汗,口干尿频的问题。
复溜穴的取穴方法:
额日语内踝上2寸筋骨陷中,2寸大约三根手指处。
复溜穴的搭配:
1、复溜+肾俞+脾俞+太溪+足三里,可以调理水肿
2、复溜+合谷,可以调理出汗不止
阴谷穴是肾经的合穴,肾经的水湿之气都是汇聚在这里,有益肾调经、理气止痛的功效。
对于小便不利、疝气偏坠,遗精阳痿、月经不调、遗尿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阴谷穴的取穴方法:
微屈膝,在腘窝横纹内侧可触及到两条筋,这两条筋之间的凹陷处,就是阴谷穴。
因为这个穴位附近有筋骨,不适合用蛮力,在按揉的过程中力度要柔和适合中。
涌泉:肾经井穴,可平肝息风、益肾调便、利咽润肺、滋阴清热。
然谷:肾经荥穴,可益肾调经,温阳固精,清热利湿,舒经活络。
太溪:肾经输穴,补肾益气,滋阴利窍,通调二便,温阳散寒。
复溜:肾经经穴,补肾滋阴,利水消肿,调理整个肾功能,调理肾功能失常所产生的各种症状。
阴谷穴:肾经合穴,对于小便不利,疝气偏坠,遗精阳痿,月经不调,胃炎,肠炎,膝关节炎等症状有明显效果。
此前,有推文说过五输穴中的荥穴、输穴、井穴
12输穴:12输穴、对付全身的疼痛,很简单,几分钟就学会
12井穴:井穴 养生 ,教你如何快速掌握重要的穴位知识
12荥穴:身体的荥穴,让你了解十二经络最基础的穴位
别名“搓脚心”,涌泉穴在身体足部穴位,坐落于足前侧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首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上下俞穴的最下边,是脾经的首穴,涌泉穴对补精子有很重要的功效。
2、按太溪穴
太溪穴是身体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坐落于足里侧,内踝后才与脚后跟骨肌腱中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性,也就是2个。选穴时选用正坐,放置脚底或平躺的姿态,太溪穴对补精子有辅助功效。
3、按腰眼穴
腰眼穴坐落于后背第三椎横突上下各开3~4寸的凹陷处。中医学觉得,腰眼穴居“带脉”(围绕腹部的经络)当中,为肾脏功能所属部位。肾喜温畏寒,常保健按摩腰眼处,能温煦肾气补精子。方式是将两手对搓发烫后,紧按腰眼处,稍停一会儿,随后用劲往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一次做50~100遍,每日早中晚各做一次。
4、按肾俞穴
肾俞穴也是保健按摩较多、实际效果不错的一个穴道。它在腹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处,具备滋补肾脏、填精益求精髓的功效,选穴时选用正坐,放置脚底或平躺的姿态,肾俞穴对补精子有辅助功效。
5、按气海穴和关元穴
这两个穴道都是在下腹的中心线上。保健按摩气海穴具备养血温补肾阳、调理月经固经的功效,能协助医治男人的精子质量差。保健按摩关元穴则能医治精液不液化,少精弱精及其食欲不佳、体倦困乏等。
6、按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男士第一大穴,坐落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这是一个能预防多种多样病症、增强体质的关键穴道。常常保健按摩,能调理脾胃、益气、壮阳补肾,对医治男士精液不液化,男士的精子质量差,脾胃虚弱等症有协助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补肾阳用太溪,补肾阴用复溜,补肾精用什么穴位?”,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刮痧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