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江昌铭
最近厦门高温酷热,许多朋友都知道一些防治中暑的中药方剂。然而,真用起来,有时中暑症状并没得到改善,甚至还加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厦门市中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叶钢福表示,可能是因为使用方剂之前没有分辨中暑的“阴阳”属性。
叶钢福介绍,“动而得之者为阳暑”,通常发生在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或长时间处于高温、通风不畅、湿度较高环境的人群,会伴随头晕、体热、口渴、出汗、乏力等症状。“静而得之者为阴暑”,通常是因夏季过度贪凉引起的,比如长时间吹空调、出汗时冲冷水、食用太多冷饮等,均可导致外有寒束、内有暑湿侵袭,进而引发。这类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寒、头痛、身体酸痛、胸闷、不思食欲,尿黄而少等症状。鉴于中暑有阴阳之别,因此预防中暑也需区别对待。
预防阳暑
1.高温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少量多次补水,不要一次性饮用大量水,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盐,补充电解质。
3.清淡饮食,多吃瓜类蔬菜。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帮助排毒,是夏季降温防暑的好食材,尤其推荐冬瓜、丝瓜、苦瓜、黄瓜等。叶钢福说,冬瓜全身都是宝,可用冬瓜炖水鸭,或将冬瓜瓜瓤煎成汤汁服用,都有清热利尿解暑的功效。
4.在夏季喝绿豆汤或是绿豆泡的水,都能起到预防中暑、清热利尿的作用。
预防阴暑
叶钢福指出,人们对阴暑往往认识不足,而近几年阴暑患者到医院就诊的频次越来越高。大多数人以为的中暑“万能药”——藿香正气水,实际上适合阴暑症状轻者服用。
1.预防“阴暑”,首先不要通宵达旦地使用空调。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6℃。要避免空调长时间直吹身体某部位,建议穿盖衣被。从户外回到室内时,在流着汗的情况下,不宜立马进入空调房。
2.适量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做些中低强度运动,适度排汗带走体表寒湿。
3.注意节制生冷饮食,避免在大汗后立即用冷水淋浴。
4.不建议自行艾灸、刮痧、拔罐等。由于中暑分为阳暑与阴暑,因此,如有理疗需求,最好前往医院咨询专家,依照中暑类型辨证治疗。
作者:许舒昕
来源: 厦门日报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中暑分阴阳,疗法大不同”,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刮痧信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