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刮痧

王欢:谷雨节气,养生防病

时间: 2023-03-16 13:07:58

谷雨/节气

谷雨源于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民间俗谚“春雨贵如油”说的就是谷雨时节。谷雨时节雨水多,气温上升,调摄养生防病要针对其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养。

由于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湿邪容易侵入人体引起身体“湿重”,人会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即人们常说的“春困”。一定湿度的空气本是正常的,也是正常人所需要的,但是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成为“湿邪”侵犯人体。湿邪很少单独致病,常与寒、热、暑、瘀等致病因素交合而为病,且常缠绵难愈。

防寒湿感冒

谷雨时节气温上升,但昼夜温差较大,容易感冒。如果外感寒湿,则出现恶寒发热、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寒湿感冒之症状。所以早晚仍要注意保暖,避免寒湿外侵导致感冒。如果外感寒湿,可以通过中药、刮痧、拔火罐、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

防消化系统疾病

谷雨时节雨水多,湿易困脾,所以谷雨是脾胃病的易发期。不管是外感寒湿还是内生湿浊,都容易引起湿阻肠胃,出现胃口不佳、脘腹胀满、呕吐、腹泻、大便黏滞不爽等胃肠症状。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祛湿要从健脾入手,避免内生湿邪。如果饮食不当,极易使脾胃受损。平素要少食生冷之物,不暴饮暴食、饥饿无度,避免食用对胃有刺激的食物或药物,以免损伤脾阳运化,导致内湿集聚。多吃健脾祛湿食物,如药食同源的赤小豆、薏苡仁、茯苓、山药、莴笋、扁豆、冬瓜等煲粥或是熬汤,促进脾胃运化以祛湿,也可适当予以中药温补脾胃,让湿随大小便外排。

防风湿性关节炎

湿邪最易侵犯关节,导致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等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或诱发已有的各种关节病。谷雨时有时候会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如果像夏天一样穿衣服,湿气就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尤其是滞留与关节,导致关节炎发作。久居潮湿之地或在潮湿地方工作也会引起风湿性关节炎。所以谷雨时节穿衣要注意关节保暖,避免久居潮湿之地。

谷雨防病要适当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春季运动能使阳气升发,气血津液畅达,避免湿邪集聚。运动不能多度出汗,汗后及时换衣,避免湿邪入侵。

谷雨防病可以进行穴位保健按摩。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也是祛湿要穴,按揉阴陵泉穴能起到健脾祛湿的功效。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取该穴道的时候,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每次左右腿穴位各按摩60下,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即可,以穴位感到酸胀为适度。

谷雨防病要注意精神调养,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讲肝旺则乘脾土,导致脾虚,所以要保持肝木通畅,脾气健运,则湿邪不生。

王 欢

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岳阳市巴陵人才计划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岳阳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湖南省“十三五”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湖南省脾胃病临床诊疗示范基地负责人,世界中医药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胃痛、腹痛、腹胀、腹泻、口苦、口臭、便秘等为症状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食管炎、胃肠炎、消化性溃疡(包括口腔溃疡)、功能性便秘等脾胃病。创新性提出运用中医药培土祛湿法调理胃肠道以预防胃肠息肉术后复发,并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参与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湖南省教育厅及市科技局等多项课题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著作一部,参编著作一部。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王欢:谷雨节气,养生防病”,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刮痧信息。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