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刮痧

36岁男子按摩刮痧后突然中风!这个部位不能随便碰

时间: 2023-03-18 00:29:50

36岁男子按摩刮痧后突然中风这个部位不能随便碰

近日,一条新闻引发了广泛讨论。

今年36岁的赵先生就因为一次不太规范的按摩、刮痧,引发中风。

壮汉眼朦,其实是中风了

36岁的赵先生,10月17日突然感觉右眼朦胧、左侧肢体无力麻木,来到广州南医三院急诊科就诊,急诊科医生考虑赵先生急性脑卒中可能,遂通知医院卒中团队的医生,并马上开通绿色通道紧急完善检查,完成头部CT及头部MRI检查发现患者存在右侧大脑半球多发急性散发点片状梗死病灶,立即予以积极药物治疗。

赵先生这么年轻,也没有基础疾病,突然脑梗死引起了主治医生马跃的注意。

马医生仔细询问病人及家属得知,赵先生最近休息不好,时有头痛发作,在家附近做了颈部推拿和刮痧理疗,马医生扯开患者领口,发现赵先生脖子两侧还有刮痧留下的淡淡红印。

马医生和神经外科主任黄理金怀疑赵先生是颈动脉夹层

颈部推拿按摩或刮痧诱发颈动脉夹层其实不罕见,南医三院之前就收治过类似病例。

经过造影确认,明确了右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长度约7cm的夹层形成,经手术,病灶血管得到了修复。

黄理金主任表示,动脉夹层的形成包括动脉内膜撕裂和内膜瓣的形成,使得血液在血管层间渗透,引起动脉狭窄甚至完全阻塞管腔,导致缺血性神经系统体征的出现,颈动脉夹层是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重要的病因。

为什么触碰颈部会有意外发生?


在我们每个人脖子两侧的中间,都各有一条血管搏动最明显的地方,这里就是大脑供血的主要通路——颈动脉。

颈动脉在颈部位置表浅,用手指很容易触压到颈动脉,而且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动脉在搏动。

沿着颈动脉上行到和喉结水平的位置,是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分叉的地方,这里就是颈动脉窦的位置。

颈动脉窦作为动脉血管上的特殊结构,它上面有一个叫压力感受器的装置。

按压颈动脉窦会出现心跳变慢、血压下降,严重的会导致抽搐、晕厥甚至心跳骤停,这种现象就做“颈动脉窦综合征”。

所以,这个位置可以说是一个人体的“死穴”,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去按压它。同时按压两边的颈动脉窦更是格外危险。

颈部过伸、旋转或侧倾、多种体育活动、甩鞭样损伤、牵伸和颈部突发性移动、剧烈呕吐或咳嗽等小型创伤可引起颈动脉夹层,对颈椎进行操作的颈部按摩或微不足道的颈部创伤,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已知的引发颈动脉夹层的潜在机械触发因素。

注意事项

(1)大多数“颈动脉窦综合征”都发生在颈动脉窦对外界刺激敏感的人身上,而这类人占无症状人群的5%~25%,在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人群中更常见,而且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的人数比女性高1~3倍。

(2)平时注意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身体状况,可降低意外的发生率。

(3)黄主任建议,尽量减少颈部的各种按摩、刮痧等操作,若有需要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评估或治疗,以防引发颈动脉夹层。

(4)若在这些操作后有脑卒中征兆,一定要及时就医,颈动脉夹层需要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大部分病人可达到治愈。

本文信息综合来源:南方都市报、腾讯医典

中风后遗症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哪些?

中风后遗症是由急性脑血管病后所遗留的症状。主要表现有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吞咽困难、手足麻木等症状。其症状是由脑血管病变部位所决定的。最多见的是半身不遂,即一侧肢体瘫痪或半瘫痪,早期的半身不遂,肢体瘫软无力、知觉迟钝、活动功能受限。随着时间的延长,肢体逐渐趋于强直拘挛,姿势常发生改变和畸形。故应积极治疗和锻炼,争取最大可能恢复肢体功能。

【刮痧部位】

刮督脉(哑门、天柱穴至腰俞)、两侧膀胱经;刮肩髃、曲池、手三里、阳池、合谷;刮环跳、阳陵泉、悬钟;刮髀关、伏兔、足三里;点揉解溪、太冲。

中风后遗症刮痧治疗方法 中风后遗症怎么康复

1 中风后遗症刮痧方法一

取穴:

督脉(哑门、天柱穴至腰俞)两侧膀胱经(胸1至骶4)、肩髃、曲池、手三里、阳池、合谷、环跳、阳陵泉、悬钟、髀关、伏兔、足三里、解溪、太冲。

治法:

用刮痧法配以点揉法。先刮督脉和两侧膀胱经,再刮肩髃、曲池、手三里、阳池、合谷,然后刮环跳、阳陵泉、悬钟,最后刮髀关、伏兔、足三里,点揉解溪、太冲。用中、轻力度法,直至皮肤灼热,出现痧痕为止,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

中风后遗症。

此法为辅助疗法,常需配合功能锻炼、针灸、按摩等综合疗法可望康复,同时要保持情绪平稳,饮食得当。应坚持治疗,始能取效。

2 中风后遗症刮痧方法二

取穴:

病在上肢取肩髃、肩贞、中府、曲池、手三里、外关;病在下肢取大肠俞、环跳、髀关、风市、三阴交、阳陵泉、足三里;半身不遂各取上下肢用穴3或4个。

治法:

用刮痧法。按病位取穴,从上而下,反复刮至皮肤出现紫红点为止。手法力度适中,操作范围宜广。每日或隔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

主治:

中风偏瘫或患肢疼痛。

坚持治疗,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若配合其他疗法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3 中风后遗症刮痧方法三

取穴:

脊椎两侧各旁开0.5寸和1.5寸,以及手足部内外侧。

治法:

用刮痧法。上肢偏瘫取颈椎和胸1~10以及上肢内外侧,下肢偏瘫取胸8~12,腰骶椎和下肢内外侧;半身不遂全取。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由轻到重,用平泻法刮至皮肤出现紫红色点为止。隔日1次,30日为1个疗程。

主治:

中风后遗之半身不遂或上下偏瘫。

若配合山甲白乌散和热熨方外治,效果更佳。

4 中风后遗症刮痧方法四

取穴:

脊柱两侧,肩上区,上肢重点取颈椎至胸1~10及其两侧5行,以及配肩肌三角区、臂前后区、肘弯区、肘下内外侧区、手掌面区、掌背区,下肢重点取胸8~12和腰骶椎及其两侧5行,配臀部,股前、内、外、后侧区,膝弯区,小腿内、外、后侧区,足背区及异常部位。

治法:

用刮痧法。先刮脊柱两侧(自颈椎至骶4),自上到下,轻刮3行,肩上区1行至皮肤泛红为度作为常规治疗。再按病变部位,上下肢按上法,半身不遂全取。一般配穴取患侧,甚则取双侧。再重点刮治(上肢为颈椎至胸1~10及其两侧和异常反应部位,下肢胸8~12与腰骶椎及其两侧和异常反应部位)至皮肤出现痧痕为度。再按病变部位刮治配合部位。每日或隔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

主法:

中风后遗之半身不遂或上、下肢偏瘫。

本病为顽固难治之症,难速效,耐心调治缓图,久之必收良效。同时应积极配合功能锻炼。笔者多配合其他疗法,如按摩,针灸,药物外治、内治等综合疗法,比单一疗法为优。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36岁男子按摩刮痧后突然中风!这个部位不能随便碰”,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刮痧信息。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