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刮痧

刮痧的作用原理和功效之二

时间: 2023-03-28 00:06:31

刮痧的作用原理和功效之二

(一)自身溶血

刮痧时的出痧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斑的过程。这些凝血块(痧痕)通过身体的自身溶血作用,不久后即能被吸收,这样可加快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速度。同时使身体的防御能力增强,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自身溶血是一个良性的弱刺激过程,不但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使其得到调节,还可通过神经作用于大脑皮层,从而起到调节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内分泌系统平衡的作用。

(二)对各系统的影响

循环系统:通过刮痧可使血液和淋巴循环增强,使肌肉和末梢神经得到充分的营养,从而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

呼吸系统:对呼吸中枢具有镇静作用。

神经系统:通过刮痧刺激神经末梢可增强人体的防御功能。

免疫系统:通过刮痧刺激,可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

经刮痧刺激后,能引起人体产生以上变化,通过这些作用,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刮痧最终能对人体产生以下的功效。

1.调节阴阳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因为病邪或者跌扑损伤等因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临床症候。刮痧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根据症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身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根据疾病的阴阳属性不同,刮痧的手法也不同。病在经络、皮肉者属表,属阳,刮痧宜轻刮;病在脏腑、筋骨者属里,属阴,宜重刮。刮痧对阴阳平衡的调节是双向的,如血压不稳定者,经刮试躯干、四肢穴位后,偏低的血压可升高,而偏高的血压可降低。

2.活血化瘀

人体肌肉、韧带、骨骼一旦受到损伤,在局部产生淤血,会使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若淤血不消,则疼痛不止。这时在局部或相应穴位刮试,可使淤血消散,新血得生,经络通畅,气血运行顺畅,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这就是刮痧啊活血化瘀的功效。

3.扶正祛邪

刮痧之后,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青紫充血的痧痕,肌肤腠理得以开泻疏通,滞于经络穴位及相应组织器官内的风、寒、痰、湿、淤血、火热、脓毒等各种邪气从皮毛透达于外,使经络得以畅通。当人体正气虚弱时,外邪易乘虚而入,通过补虚泻实的手法刮试相关穴位与部位,可使脏腑功能得以增强,从而抵御外邪,保持身体健康。

4.疏经通络

经络是气血运行 的通道,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若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就会导致疾病发生,故中医有“不通则痛,不痛则通”的理论。刮痧疗法通过反复刮试病变部位,可以起到“通其经脉,调其气血”的作用。

5.清热消肿

根据中医治法中“热则疾之”的原理,通过放痧手法的刺激,可使内部阳热之邪透达于体表,最终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清热的目的。故刮痧能清除体内的火热、肿毒。

刮痧的作用和功效 刮痧的正确方法

5 清热消肿,软件散结通过刮痧手法的刺激,可以使热邪疾出,以达清热目的,使内部阳热之邪透达体表,最终排出体外,以清体内之蕴热,肿毒。

6 刮痧的作用镇痛: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制有: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使紧张或痉挛的肌肉通过刮痧板作用得以舒展,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

增强抵抗力:刮痧可以使局部组织的血管扩张及粘膜的渗透性增强,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强全身抵抗力,减轻病势,恢复机体代谢活力。

自身溶血: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血凝块不久即能溃散,而切刀自体溶血作用,这样可以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人体防御能力增强,从而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促进新陈代谢:对循环系统来说,刮痧可以使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增强,使肌肉和末梢神经得到充分营养,从而促进全身新陈代谢,对呼吸系统来说,刮痧具有镇静作用,对神经系统来说,刮痧可以刺激神经末梢而增强防御功能,对免疫系统来说,刮拭刺激可增强细胞免疫力。

7 刮痧的正确方法直接刮法: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后,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反复进行刮拭,直至皮下呈现痧痕位置。此法以受力重,见效快为特点,多用于体质比较强壮的患者。

间接刮法:先在患者将要刮拭的部位放一层毛巾或棉布,覆盖在其刮拭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再用刮痧工具在毛巾或棉布上进行刮拭,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呈现出斑点来;此法以受力轻,动作柔为特点,多用于小儿,年老,体弱,高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抽搐及某些皮肤病患者。

刮痧的作用与功效?

刮痧是中医的一种常用治疗手段,主要具有活血化瘀、祛邪排毒、清热解表、解痉止痛、调节阴阳等功效,临床可用于辅助治疗颈椎病、感冒、肥胖、乳腺增生等疾病。
1、活血化瘀:刮痧可以刺激肌肉组织的收缩、加快血流速度、促进新陈代谢,进而可以加快局部水肿及血肿的吸收、消散,临床常用于改善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症状;
2、祛邪排毒:刮痧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增强内分泌的调节功能,进而可以起到促进湿邪、毒素排出的作用,临床可用于改善面部皮肤状态、辅助改善单纯性肥胖;
3、清热解表:对于位于局部穴位或沿经脉走行的刮痧,还可以起到祛风散寒、疏散风热等作用,临床可用于改善感冒、中暑等病症;
4、解痉止痛:中医认为疼痛多是由于气血不足或者经络阻塞所致,通过刮痧可以调气活血,促进经络疏通,进而可以达到解痉止痛的效果,可用于减轻乳腺增生、乳腺炎、落枕等疾病等引起的疼痛不适;
5、调节阴阳:刮痧特定的手法及走行方向可以用于调和阴阳,进而可以改善脏腑功能、改善睡眠障碍等;
6、其他作用:刮痧还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存在有各种疾病的患者均可以到中医科咨询是否可以进行刮痧治疗或保健。
刮痧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如皮肤有破溃、中风、急性传染病、重症慢性病患者等均不适宜,需先由医生评估后再决定。刮痧后注意不要立即洗澡,需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寒。

刮痧是什么原理?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刮痧的好处,它可以治疗很多疾病,让人头痛、腰痛,去刮痧,祛除“风毒”。然而,刮擦的作用原理却鲜为人知。让我们来学习刮痧的治疗原理。

刮痧原理

1活血化瘀

刮痧可以调节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调节组织间的压力,促进刮痧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被”、“祛瘀生新”的作用。

2调整阴阳

刮痧能明显调节脏腑功能的阴阳平衡。例如,对肠蠕动亢进的患者,在腹部和背部进行刮擦可以抑制肠蠕动,恢复正常。相反,如果肠蠕动功能下降,则可促进蠕动的恢复。由此可见,刮宫可以改善和调节脏腑功能,平衡脏腑阴阳。

3.舒筋通络

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后会产生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相关组织处于警戒状态。肌肉收缩、紧张甚至痉挛就是这种警戒状态的反映。它的目的是减少肢体活动,减轻疼痛,这是人体的一种自然保护反应。

此时,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受伤组织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形成粘连、纤维化和瘢痕,产生持续的有害脉冲,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的收缩和张力,进而在周围组织中引起继发性痛点,形成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梗阻痛”的病理变化。

临床观察表明,如果有疼痛,肌肉就会紧张,如果出现肌肉紧张,就会出现疼痛。它们常常互相影响。在刮痧的治疗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疼痛的焦点消除了,肌肉紧张的情况就会消除。如果紧张的肌肉能得到放松,疼痛和压迫症状也能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有利于损伤的修复。

刮痧是消除疼痛、肌肉紧张和痉挛的有效方法。其主要机制是:一是加强局部循环,提高局部组织温度;二是在刮板的直接刺激下,改善局部组织的痛觉阀;三是通过刮板的功能,使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得到伸展,从而缓解痉挛紧张,消除疼痛。

4调整信息

人体的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每个器官的固有频率和生物电性)。当器官发生变化时,相关的生物信息也会发生变化,器官生物信息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甚至整个身体的功能平衡。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形式的能量传递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相关器官,调节异常的生物信息,从而起到调节病理器官的作用。

这是刮宫的基础之一。如刮内关穴,输入调整信息,可调节冠脉循环,延长左室射血时间,增强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改善冠心病心电图的S-T段和T波,增加冠脉流量和血氧供应。如刮足三里穴,输入调节信息,可调节垂体肾上腺髓质功能,提高免疫力,调节胃肠运动。

5解毒

刮削过程能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充血,刺激血管和神经,加速血液流动和淋巴循环,加强免疫细胞的吞噬和运输,加速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排出,滋养组织细胞,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增强全身抵抗力,减少病变,促进康复。

6自溶

刮伤的过程是血管逐渐扩张到毛细血管破裂、血流溢出和局部皮肤充血斑的过程。这些血凝块(SHA)能很快崩塌,并起到自溶作用,形成新的刺激因子,能加强局部代谢,具有抗炎作用。溶血是一种迟发性良性疾病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刮痧的作用原理和功效之二”,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刮痧信息。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