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刮痧

春季养生护肝先行,这些穴位你可要存好了→

时间: 2023-04-17 11:41:47

春季养生护肝先行,这些穴位你可要存好了→

春季阳气生发,万物生长,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春季养生从养肝开始,助益脾气,五脏平和,才能达到防病养生的目的。那么到底该怎么防?怎么养呢?

3月28日,福建卫生报、福州市计划生育协会联合举办的“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在福州市晋安区(新店)科普宣传点举行。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福州市计划生育协会家庭健康促进专家库专家,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康复二科主任(针灸康复方向)林栋教授,为大家详细讲解春季养生的重点。

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实用干货吧!

春养肝 太冲胆经天天按

01太冲:

足背,沿第1、2趾间横纹向足背上推,可感一凹陷处即是,有着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春季常按太冲穴,除了养肝,还有稳定血压,缓解胸闷心慌的作用。

02胆经

俗话说:“胆经一通,百病无踪”,晚上看电视或闲来无事时,不妨多敲胆经。双手握拳沿着裤线位置稍微用点力敲打左右大腿外侧各50次。

两款药膳 应对春季常见病

春季阳气升发,应选用温养阳气的食物或药物,以养肝护肝为主。

总体饮食原则是: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蒜、芹菜、韭菜等;多吃甜少吃酸;饮食要清淡,多喝水;注意饮食营养均衡。此外,南方春季阴雨连绵,湿气困脾,宜食健脾运湿的药膳,如红豆薏米粥。

此外,春季温差大,时不时倒春寒让人防不胜防。家中常备葱白汤,可在感冒初期服用,以防感冒加重。

做法:生姜30克、葱白10克切片后放入锅内,注入水约200ml,文火熬至沸,趁热饮用,2-3次/日,服用至痊愈。

林栋提醒,要用至少七段葱白,严重的可用十八段,一定要尽早服用效果好。此外,如果春季受寒,还可以艾灸大椎穴,以起到温暖全身的作用。

不仅如此,消化不良也是春季的常见病。我们常用的神曲这个时候使用时就非常方便。

方法1:

神曲12克,将神曲放入水中煎煮至药汁浓稠即可,经常饮用即可。

方法2:

神曲15克,粳米200克。先将神曲捣碎,煎取药汁后,去渣,入粳米,一同煮成稀粥。随量食服,每日一两次。

肝主生发

春季睡眠不好认准这两个穴位

古人称睡眠为“眠食”,“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

春季,肝受到阳气升发的影响,容易出现肝火旺,睡眠差等症状。若肝气升发导致睡眠不好,可用汤匙的柄沾取茶油刮痧,从大陵穴刮到内关穴,以出痧为度,帮助调整睡眠。

大陵:

腕掌横纹的中点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取穴:

1.掌心向上,握拳;

2.在手臂内侧可触摸到两条明显条索状筋;

3.在近掌侧腕横纹中点,两筋之间的凹陷处。

内关:

位于腕横纹下两寸,两筋之间。

取穴:

1.握拳,掌心向上;

2.一只手手食、中、无名手指头并拢,并将无名指放在另一只手腕横纹上,这时食指和另一只手的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即为内关。

如何预约

林栋门诊时间安排:

国医堂:周三上午、周六周日下午

有更多卫生健康需求的群众可前往咨询。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福州市计划生育协会 《福建卫生报》社

协办单位:福州市晋安区计划生育协会

支持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福建赋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春季养肝保健方法

中医认为春季是一年中养生的最佳时节。 春季养生要养肝。这主要出自于中医的天人合一理论。中医主张人体的五脏是和四季相对应的。肝脏可从吃中养。饮食养肝首先要注意少喝酒,其次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专家建议应多吃一些性味甘平,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利于发寒散邪,扶助阳气。应少吃性寒食品,如:黄瓜、茭白、莲藕等,以免阴止阳气的升发。中医推荐用茶疗的方式养生保健,饮用养生茶不仅可以养肝护肝,还全面调理。此外,中医保健还非常注重按摩。分布在人体足部的太冲穴、胸部的期门穴和章门穴3个穴位主通肝脏,按摩它们可疏通肝脏气血。我搜藏了中医养生资料,你有兴趣可以去看看/rFT8oBP3iwJ

立春怎样养生关键在护肝养肝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开始,因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护肝和调节心情。中医认为,心情舒畅,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于阳气生长。因此市民要力戒暴怒,更忌心情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 春机盎然之时,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活跃,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给机体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春季气候开始转暖,风干物燥,人体发散现象比较明显。因此饮食上应多吃些多汁蔬果,如西红柿、萝卜等,也能为人体补充水分。但也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多食酸收的食物,如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冬季的时候,不少市民喜欢吃狗肉羊肉来暖身子,但是立春之后,天气回暖,气候干燥,容易上火,而狗肉羊肉是温热性食物,春季多吃的话很容易与气候“撞车”。中医的解释是,春季阳气初升,天气由寒转暖,万物萌发生机,人体阳气得以升发,肝脏得以疏泄,气血趋向体表,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活跃。而人体肠胃经过冬季的长期进补和正月的肥甘美食,积滞较重,因此不宜再吃油腻辛辣之物,以免助阳外泄。 中医认为,春季应该特别注意对肝脏进行保养,以顺应天时。所以,在饮食调养时要考虑到春季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适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茼蒿、大头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等具有辛甘发散的特点。 运动:以“慢”运动为主 立春后,随着气温回升,人们应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但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 在漫步时,市民可以做做揉肺运动。由于立春后人体的毛孔逐渐打开,风邪夹寒最容易趁虚而入导致感冒、伤风,经常锻炼肺经可以提升皮肤抵御风寒的能力。肺经在我们手臂的内侧,它经过肩窝开始向下延伸到大拇指,所以取它上下两端的穴位来按摩就会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这两个穴位比较好找,一个是在肩窝位置的中府,另一个是大拇指的少商穴,每天早晨起床用手半握拳各敲一百遍。 要注意的是,这一时节运动不宜剧烈,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可能耗阳气,对养生不利。而且由于立春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时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春季养肝的养生知识是什么?

1、运动养肝

很多上班族,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电脑面前,“久视伤肝,久坐伤骨”。适当开展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又可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的目的。

2、饮食养肝

“酸入肝”,春季生东风,肝气旺盛,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此时宜减酸增甘,调养脾胃。可食用大枣、蜂蜜、枸杞、莲子等甘味食物。春季要多食蔬菜,如:春笋、荠菜、菠菜、紫菜等,饮食多样化。

3、情志养肝

中医理论认为肝为刚脏,五行归木,喜条达,恶抑郁,主疏泄。春天去听音乐会、看戏剧、郊游、晨练、远足、与朋友倾诉等活动,可疏肝理气,调养情志,将胸中的郁闷之气排出,使肝气舒畅。

4、推拿养肝

养肝护肝可以经常按压肝腧穴和太冲穴。肝腧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而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在此穴都可体现。用拇指指尖对穴位慢慢地进行垂直按压即可。推拿治疗的过程可使接受治疗者心身彻底放松,有助于顺气开郁、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扩展资料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举办的“阳春三月话养生”科普讲座上,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教授提醒大家,春季养生需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多方面进行积极、合理的调节,使得机体保持健康,适应冬去春来的季节变化。

温长路认为,春季饮食的基本原则是养阳为本,养肝为先,饮食方面宜清淡。他建议一要适当增加一些酸性食物,以满足肝的基本需求;二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降低对肝的损害;三要注意调节情志,避免生气伤肝。同时,春季宜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蒜、韭菜等蔬菜。

温长路建议,春天应当适当捂一捂,可减少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患的发生。此外,应多到室外晒晒太阳,把衣物定期拿出去晒一晒,无论是对驱除寒气还是增进健康都大有裨益;运动方面也应量力而行,以“慢运动”为主。避免因过度运动造成津液耗伤、阳气损伤,从而有悖于“春夏养阳”的原则。温长路认为,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都是春季运动的良好选择。

参考资料:人民网-春季养肝正当时 四个方法有效养肝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春季养生护肝先行,这些穴位你可要存好了→”,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刮痧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