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刮痧所揭示的中西文化差异令不少人沉思不已,那么,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知道什么是刮痧吗?。
刮痧原理。
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的部位。
人体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常用的有第七颈椎上下左右四处,喉骨两旁,两臂弯,两腿弯,脊椎两旁,前胸肋骨间,后背肋骨间,两足内外踝后的足跟肌腱处,左右肋下肝脾区,以及两肩胛岗上和岗下等处。
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
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刮痧的工具。
刮痧的工具很多,过去民间有用光滑的铜钱、铜勺柄、瓷汤匙等,这些工具,使用既不卫生,也不便于消毒,现多用有由水牛角制成的专门的刮痧板,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医药商店有售。
刮痧的适应症。
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的过程。
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净,用刮痧板的边缘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在确定部位进行刮痧。
刮痧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合适,不要忽轻忽重。
如有痧症,连刮两臂弯十几下,即出现暗紫色的条条痧痕。
按上述刮痧部位,一般每处可刮20下。
如患有头痛或喉痛,则取坐位;头晕眼花或胸腹疼,则取仰位;如肩背腰骶等处疼,则取俯卧位。
一般是按照前面介绍的刮痧部位,如能依次刮完,病人立即感到轻松,可让病人休息几分钟,在前胸、后背肋间、颈椎上下,或两肩肿岗上岗下,再每处刮动十余下,再饮糖姜水或白开水,病人会异常舒畅。
刮痧的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
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
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一.关于刮痧,《黄帝内经》中谈到 “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禀于肠胃”; “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临床经验证明,刮痧对于身体的一些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可以帮助身体疏通经络,提升身体免疫力。
二.持板方式和刮拭方法
1.持板方式 刮痧时,持板方式是:用手握住刮板,刮板的底边横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另外四个手指呈弯曲状,分别放在刮板两侧,掌虚指实。
2.刮拭方法 (
1.面刮法 手持刮板,刮拭时用刮板的1/3边缘接触皮肤,刮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45度左右,利用腕力多次同一方向刮拭,要有一定的刮拭长度。
适用于身体比较平坦的部位。
(
2.角刮法 用刮板角部在穴位自上而下刮拭,刮拭面与刮拭皮肤呈45度倾斜。
多用于人体面积较小的部位或沟、窝、凹陷部位。
(
3.点按法 用刮板角与穴位呈90度垂直,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猛然抬起,使肌肉复原,多次重复,手法连贯。
适用于人体软组织的凹陷部位。
(
4.拍打法 用刮板一端的平面拍打体表部位的经穴。
拍打时一定要在拍打部位涂抹润滑剂。
多用于四肢特别是肘窝和胭窝处。
(
5.按揉法 将刮痧角度以20度角倾斜按压在穴位上,做揉和的旋转运动。
刮板角平面始终不离所接触的皮肤,速度较慢,按揉力度应深透到皮下组织或肌肉。
常用于具有强壮作用的穴位。
三.刮痧顺序和方向
1.顺序 总的原则是由上而下、由前而后、由近及远。
先刮面部、胸腹部,再刮头部、肩部、背腰部;先刮上肢,再刮下肢;
2.刮拭方向 由上而下、由内到外、由左及右。
头部由上到下直刮,或由内到外横刮; 肩胛部由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横刮; 背腰部由上到下、从内到外; 上下肢由上到下; 面部、胸胁部由内到外斜刮。
1.操作要点(
1.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肤上均匀涂上刮痧油等介质;(
2.手握刮拭板,先以轻、慢手法为主,待患者适应后,手法逐渐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宜单向、循经络刮拭,遇痛点、穴位时重点刮拭,以出痧为度。
(
3.可先刮拭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循行路线,振奋一身之阳、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再根据病情刮拭局部阿是穴或经穴,可取得更好疗效。
(
4.刮痧后嘱患者饮用温开水,以助机体排毒驱邪。
2.用途刮痧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的多种病症及美容、保健领域。
尤其适宜于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的康复;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病证临床可配合拔罐应用;对于痤疮、黄褐斑等损容性疾病可配合针灸、刺络放血等疗法;还适用于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3.注意事项(
1.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
2.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
3.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严重心衰的患者均应禁刮或慎刮。
预防保健1.感冒刮痧疗法采用穴位(风池、太阳、大椎、风门、肺俞、夹脊等穴)刮痧法,将红花油或万花油涂擦于穴位局部皮肤上,操作者用手紧握刮痧板从上至下刮拭,用力宜均匀柔和,痛甚处应反复重刮,每次治疗时间约15分钟。
刮拭出痧后再给饮温开水或生姜汁糖水以发汗解表。
隔日治疗1次
2.黄褐斑刮痧疗法先清洁皮肤,再均匀涂抹润肤乳,按照额头、眼周、面颊、口周、鼻部、下颌的顺序,用面部刮痧板依次从面部中间向两侧沿肌肉纹理走向或顺应骨骼形态单方向刮拭,在色斑、痛点处采用压力大速度慢的手法。
然后按揉太阳、印堂、迎香、颧髎、承泣、四白、承浆、大迎、颊车及黄褐斑部位。
刮拭速度宜缓慢柔和,力度均匀平稳,以皮肤潮红为度,不要求出痧。
每周2次,4周为一疗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