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针灸,按摩,拔罐,放血,刮痧,贴敷,艾灸,适宜治疗的疾病性质迥异:针对虚弱之人的是艾灸和贴敷;那些能“见血”的刮痧、拔罐则适合体质壮实人使用。不同体质,采取不同的调理方法。
刮 痧 治 壮 汉
现在很多人自己会刮痧,但有的人一刮就出痧,有的人皮肤都刮破了也没有痧出来。不出痧的这种不是因为刮的力量不够,而是体质偏虚,气血不够充盛,顶不出痧来。这种人如果采取能去邪的“拔罐儿”疗法,很可能也吸不住那个火罐。此时如果遇到一个正规的中医,他肯定要让你回去吃药或者通过艾灸先把气血补足了再来刮痧或者拔罐儿。
刮痧和放血都比较适于治疗实性体质的人或者实性的疾病,比如嗓子疼,扁桃体发炎、化脓了,在后背的“大椎”穴刮刮痧,或者在手指的“少商”,“商阳”穴放放血,之后多喝点水,睡上一觉就轻松很多。
刮痧是将粘着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后再经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经过全身的循环,将刮出的废物从尿液排出。
刮痧会加速血液循环,对心脏是很好的锻炼,作为防病来用,安全有效。如想补肾,就光在肾俞穴拔罐;补胃呢,就在中脘和足三里拔罐。
拔罐可补可泄。补呢,就是用罐数量要少,引气集中一处。
通常在外面拔罐时总是满后背都被拔上,那主要是将气血引入膀胱经,起到利尿排毒的作用。但这对于气血虚弱的人便大为不利了。
拔罐最棒的功能就是它的引血功能。
按摩一定要找准经络,穴位找不准慢慢来,离穴不离经就行。如果肚子上压着痛,你要看痛点压在什么经上,然后就按摩腿上相应经络的穴位就行了。胃经上压痛的就按腿上的足三里,脾经痛就按阴陵泉……
敲打和按摩的作用是相似的,可以替代使用(例如敲胆经和胃经)。
拿颈椎病这个极普遍但是很难治愈的疾病来说,用刮痧法真是手到病除。当然还有很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如果能巧用刮痧法,将会有多少人躲过心脏搭桥的煎熬呀!
至于什么时候刮痧,什么时候拔罐,从哪里刮起,拔多长时间等等许多问题,常常会困扰着大家。在这里就较为详细地讲解一下。
刮痧最好使的工具是刮痧板,再配上一瓶刮痧油,就全了。有人觉得刮痧只适合热症、实症,这真是“千古奇冤”。其实,刮痧补虚去寒的效果更妙。某人感冒发高烧,这时有人说,刮刮痧,去去火,于是就在后背膀胱经刮痧,痧一出,火就散了,大家认为是泻火了;其实是用体内的积热把后背的风寒赶走了,所以应该说是祛寒了。说祛火呢也对,但不是你所理解的那种光热无寒的火。
刮痧最善补虚,但补的不是气血两虚的虚,而是因瘀而虚的虚。
举个例子,有个朋友的右手腕不知为什么一点劲儿都没有,甚至拿不起书包,手指还总是发麻。到医院,医生说可能是颈椎或者是脑神经的问题。可核磁共振都查了,也查不出个原因。于是来问,说:“手发麻说明气脉是通的,只是气至血未至。”手腕部缺少气血,怎么能有力量呢?但他本人并不是气血很弱的人,所以必有阻塞之处。我于是在他的右臂上仔细查找,发现他肘部天井穴上方有一点按下去痛不可忍,已经形成了一个硬结。他说,这地方两个月前踢球时曾摔伤过,当时没管它,疼了3天就不疼了,没想到变成了瘀滞。我在他的痛点及整个三焦经刮痧,当刮到接近手腕的时候,手已经运动自如了。
如果你身体太弱,还是要先培补一下气血再刮,否则是不爱出痧的。一定要清楚,痧不是你用刮板刮出来的,而是体内的气血顶出来的。所以当我们用力刮也不出痧的时候,那就是体内的气血没顶到那里,就别再白费劲了。
有人说,出痧就是人为地造成了血管的损伤,是毛细血管的破裂。其实,刮痧是将粘着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后再经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经过全身的循环,将刮出的废物从尿液排出。
仍然会有些人心存顾虑:刮痧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呀?
这顾虑是对的,有些人是不适合刮痧的:
总之,刮痧会加速血液循环,对心脏是很好的锻炼,作为防病来用安全有效。
刮出的痧、放出的血,其实是你自己的气血宣透了出来,随着宣透把病邪带了出来,这种治疗办法特别适合身体壮实的年轻人,他们的痧一碰就出来,特别有因势利导的效果,痧出得多,先说明你邪气重,同时也说明你的正气尚不虚,正邪正在相争。刮痧是给邪以出路,相反的,换了年纪大的身体不好的人,正气不足,仅仅凭借刮的力量是无法把邪推出去的,所以先要补。如果拔罐和刮痧后,随着刮的路径或者在出痧的地方做做艾灸最好!因为刮痧、拔罐是泄,艾灸是补;把邪气排出来后,再顺着路径补回阳气,那真叫完美啊!
艾 灸 补 虚 人
中医讲“久病无实”,“久病必虚”,慢性病一般会导致气血不足,需要用补的办法;艾灸或者贴敷使用的药物都是温热的,再选择有补益作用的穴位,效果和吃补药类似。而急性病属于气血瘀滞不通的非常常见,可以通过放血,刮痧等办法,通过激化矛盾驱邪,使问题解决。
孙思邈有言:要想人常安,三里长不干!
古语有言: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须灸之!
古语有言:家有三年灸,郎中不用来!
艾灸6大功效:
1
通经活络
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的发生。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
2
行气活血
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艾灸保健的目的。
3
去湿散寒
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中医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的疾病,均可用温灸来治疗。艾灸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艾是纯阳植物加上火的热力渗入阳气驱出阴邪,艾灸疗法对湿寒之证特别有效。
4
调节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可以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5
回阳救逆
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在古书上就有记载。气阴两脱急取神阏、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
6
防病保健
现代科学证实:灸法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
您好,刮痧的好处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刮痧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拔罐的好处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拔火罐时切忌火烧罐口,否则会烫伤皮肤;留罐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否则会损伤皮肤。建议您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操作,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谢谢!
如需获得更多权威医美知识,尽在柠檬爱美柠檬爱美
艾灸与刮痧是日常保健的两种方法,各有适用的人群。所以,这两种方法一般不建议同时使用。
艾灸适用于阳气虚衰的人,有补充阳气的功效。刮痧是一种不使用药物的治疗方法,大多数人可以用刮痧的方法对身体进行疗护,但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刮痧。
亚 健康 状态 艾灸来缓解
亚 健康 可表现为乏力、头晕、怕冷、睡眠差等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状,可通过艾灸来缓解。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亚 健康 是阳气虚衰、阴阳失去平衡导致的,所以一般推荐使用艾灸的方法治疗缓解。
艾灸是将艾草制作成艾绒,通过燃烧发热生香,从而提升人体阳气的一种外治方法。经常对足三里穴进行艾灸,可有效改善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艾灸具有增强阳气的作用,所以该方法不适合有发烧症状的患者。另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幼儿和老人,则需要针对个体情况,对艾灸的时长进行相应的调整。
喉咙不适 试试刮痧
喉咙不适有许多诱发因素。咽喉嘶哑一般是因为声带充血,排除声带的占位性病变,约有三分之二的病症是慢性咽炎引起的。其中有许多常见的诱发因素,比较常见的是咽喉部的黏膜以及淋巴感染,也有部分是由于咽喉菌群紊乱或鼻腔内的细菌引起的,还有一部分是由于阻塞型呼吸障碍引起的。如果喉咙不适,建议多喝水润嗓,还可以用刮痧的方法来缓解。
除此以外,刮痧还可以祛除体内湿气。这里的“湿”,是中医中代表病理代谢的词汇,是无形的,而非日常生活中常说的“潮湿”的“湿”。
体内湿气重具体表现为:湿性困重、慵懒、懒动、疲乏、大便黏腻、舌苔厚腻等。除此之外,现代医学中也有很多症状对应着湿气重的表现,比如血液体检报告中血脂、血糖、尿酸这几样指标数据偏高,则提示体内湿气的存在。如果出现了这些状况,可以对足三里进行点按治疗,或对整条足阳明胃经进行刮痧治疗,以改善血液循环。
在正常操作下,量力而行地进行刮痧,是不会损伤身体的。但任何方法的使用都有一定的限度。一般来说,只有当痧痕几乎消失的时候才能开始第二次刮痧,如果皮下瘀血还未消散就开始下一次的刮痧,反而对身体不好。
另外,刮痧是有禁忌的,比如处于发热的人、处于活动期的肿瘤患者、凝血机制有障碍的人,都不适合刮痧。
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浦东分院传统治疗部主任医师 赵海音
一、“痧”是什么?
我们在拍打或刮拭皮肤时,皮肤上会出现小点子 ,颜色有粉红、深红、青紫、紫黑、黑色等,通常我们将这些小点子称为“痧”。
“痧”意为:有毒的沙子、小石。 古人称之为“血石” ,即如同胆结石、肾结石一般的病体。
“痧”的主要成分是血,只不过它与一般的血有所不同: “痧”是离经之血 ,就是不参与经脉循行、没有生命力、丧失了血液生理功能的废血。
二、出痧是治疗,也是诊断
1、出痧是一种治疗,泻人体实邪之气
出痧过程中,气与体内各种物质发生反应,其中的有害物质经过加工、过滤,就形成微细的有毒颗粒,在气的作用下,就能从人体的各种孔窍排出体外,是一种排毒过程。
2、出痧是一种诊断,“久瘀必虚”
一方面说明大量瘀血长时间客于经络(外感六淫、外伤、忧虑、久病、年迈等都会形成“离经之血”),其自带的毒素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另一方面,它们会加剧经络阻塞,影响气血运行 ,阴阳气血失于条达,身体的内循环就差,脏腑的营养供给就跟不上,时间长了,身体就会越来越虚弱。
在这种情况下,由“瘀”到“虚”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递进过程。
三、虚了?那艾灸补气血
那么,在刮痧后,我们发现身体虚了,又该怎么办呢?“虚则补之”,一个字:补!
久瘀必虚,久淤必虚
出痧,说明身体又瘀又虚 ,故而朋友们万万不要认为只要出了痧,泻掉了实邪之气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你的工作才完成了一半。
不及时补虚,则 “虚生寒,寒则凝,凝则瘀,淤必虚” ,绕一圈下来,瘀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
所以, 刮痧之后,必须艾灸!而艾灸被誉为人体气血运行的“发动机”。
艾灸
如果刮痧之后出痧严重,建议一定要在刮痧之后做艾灸。这样做,先祛除有毒的瘀血,后补益新鲜的气血, 一泻一补,就能达到1+1>2的效果。
刮痧可促进邪气外排,还能改善微循环,清洁经脉,这样可使艾灸的火力和药性更好更快地渗透!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宣通气血等方面的效果都能事半功倍。三重增效作用!
《本草纲目》云:“ 艾叶苦辛,纯阳之性 ,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就是说,艾灸通过释放热量,伴随艾火热力的刺激,人的身体。
此时 艾草的药性随热力一点点深入到五脏六腑中 ,这股无形的能量就像太阳蒸发液体一样,能一举扫荡体内的寒湿、痰浊、瘀血。
同时,由于 艾灸本就是补纯阳的 ,阳气足,则气的推动力就强,人体气机升降得到调动,原本不平衡的各系统功能就能得到调整,气血寒热虚实自会调和。
出痧说明体内瘀堵严重,脏腑皆虚 ,需要补益气血。此时应乘热打铁, 做做艾灸,一泻一补,方能让效果最大化。
刮痧、艾灸、拔罐都是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刮痧后是否可以进行艾灸吗?刮痧后是否可以进行拔罐呢?刮痧后艾灸有什么好处吗?
刮痧后可以艾灸吗
刮痧后艾灸的好处
刮痧后艾灸的坏处
气血虚的人应该先艾灸后刮痧刮痧不适合体质虚弱的人,容易让人虚脱,而且气血虚的人还不一定能被刮出痧来。所以可以先通过艾灸来补充阳气,调动气血运行,增强个人体质,在使用刮痧更合适。
刮痧、艾灸、拔罐都是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刮痧后是否可以进行艾灸吗?刮痧后是否可以进行拔罐呢?刮痧后艾灸有什么好处吗?
刮痧后艾灸需要注意的两点1.治疗刮痧后饮热水一杯治疗刮痧使汗孔开泄,邪气外排,要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不但可以补充消耗的水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2.注意艾灸距离,避免烫伤,刮痧后的皮肤比较脆弱,对温度的感觉没有正常的灵敏,温度过高易烫伤溃破,导致感染的可能。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刮痧治壮汉,艾灸补虚人!一起来了解刮痧与艾灸的不同之处”,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刮痧信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