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刮痧

刮痧疗法(刮痧疗法(1))

时间: 2022-12-18 20:16:34

1.刮痧疗法

刮痧是指用边缘钝滑的铜钱或瓷匙等器具,在体表的某些部位反复刮动,使皮下出现红色或紫色瘀斑,以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方法,具有开泄腠理、祛邪外出、调理气血之功效。


1.物品准备

治疗盘、铜钱或瓷匙、滑润油(香油、花生油、石蜡油均可)。


2.操作方法

(
1.摆好体位,一般刮背时取俯卧位或伏坐位,刮胸腹部时取仰卧位,暴露需刮部位。

(
2.用铜钱或瓷匙蘸取滑润油,在背部沿脊柱两侧先自上而下各刮20~30次,至皮肤出现红紫斑纹,再自大杼穴开始由里向外刮15次左右,依次从肺俞、心俞、隔俞、肝俞、脾俞穴沿肋间隙由里向外各刮15次左右,使脊椎两侧各出现6~8条弧形斑纹。

上腹部可从中脘、梁门穴进行上下刮动。

颈部前后均可自上而下刮,肘窝、腘窝处亦可行刮痧治疗。

(
3.刮痧毕,为病人擦干汗液或更换汗湿衣裤,盖补卧床休息。


3.护理

(
1.行刮痧治疗前,应向病人解释,取得病人合作。

(
2.刮痧的器具边缘必须光滑、圆钝,若有破损或毛糙,不得使用,以免刮破皮肤。

(
3.操作时,应取单向刮动,用力均匀,轻重以病人能忍受为度。

背部、胸腹部刮痧时应注意不要过多暴露病人,以免受凉。

(
4.刮痧过程中,应观察病人面色、脉象、汗出等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处理。

(
5.刮痧后注意保暖,卧床休息,并观察病情有无好转,作好记录。

(
6.体弱病重,皮肤病患处,禁用此法。


4.在护理中的应用

夏日感冒、恶心呕吐、中暑急诊、腹痛腹泻、头痛胸闷,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均可采用此疗法。

2.刮痧疗法(1)

一.关于刮痧,《黄帝内经》中谈到 “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禀于肠胃”; “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临床经验证明,刮痧对于身体的一些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可以帮助身体疏通经络,提升身体免疫力。


二.持板方式和刮拭方法
1.持板方式 刮痧时,持板方式是:用手握住刮板,刮板的底边横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另外四个手指呈弯曲状,分别放在刮板两侧,掌虚指实。


2.刮拭方法 (
1.面刮法 手持刮板,刮拭时用刮板的1/3边缘接触皮肤,刮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45度左右,利用腕力多次同一方向刮拭,要有一定的刮拭长度。

适用于身体比较平坦的部位。


2.角刮法 用刮板角部在穴位自上而下刮拭,刮拭面与刮拭皮肤呈45度倾斜。

多用于人体面积较小的部位或沟、窝、凹陷部位。


3.点按法 用刮板角与穴位呈90度垂直,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猛然抬起,使肌肉复原,多次重复,手法连贯。

适用于人体软组织的凹陷部位。


4.拍打法 用刮板一端的平面拍打体表部位的经穴。

拍打时一定要在拍打部位涂抹润滑剂。

多用于四肢特别是肘窝和胭窝处。


5.按揉法 将刮痧角度以20度角倾斜按压在穴位上,做揉和的旋转运动。

刮板角平面始终不离所接触的皮肤,速度较慢,按揉力度应深透到皮下组织或肌肉。

常用于具有强壮作用的穴位。


三.刮痧顺序和方向
1.顺序 总的原则是由上而下、由前而后、由近及远。

先刮面部、胸腹部,再刮头部、肩部、背腰部;先刮上肢,再刮下肢;
2.刮拭方向 由上而下、由内到外、由左及右。

头部由上到下直刮,或由内到外横刮; 肩胛部由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横刮; 背腰部由上到下、从内到外; 上下肢由上到下; 面部、胸胁部由内到外斜刮。

3.怎样刮痧才正确?

1.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肤上均匀涂上刮痧油等介质。


2.手握刮拭板,先以轻、慢手法为主,待患者适应后,手法逐渐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宜单向、循经络刮拭,遇痛点、穴位时重点刮拭,以出痧为度。


3.可先刮拭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循行路线,振奋一身之阳、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再根据病情刮拭局部阿是穴或经穴。


4.刮痧后嘱患者饮用温开水,以助机体排毒驱邪。

治疗机理 本疗法有宣通气血,发汗解表,疏筋活络,调理脾胃等功能,而五脏之俞穴皆分布于背部,刮治后可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

根据现代医学分析,本疗法首先是作用于神经系统,借助神经末梢的传导以加强人体的防御机能。

其次可作用于循环系统,使血液回流加快,循环增强;淋巴液的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刮痧、百度百科-刮痧疗法。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