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刮痧

刮痧的作用与功效(刮痧的作用与功效?)

时间: 2022-12-18 20:18:54

1.刮痧的作用与功效

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


一.预防保健作用

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

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

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

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

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

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二.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治病作用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
一.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

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
二.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

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

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
三.舒筋通络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

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临床经验得知,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凡有肌紧张又势必疼痛。

它们常互为因果关系,刮痧治疗中我们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理有:。

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二是在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

三是紧张或痉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十二皮部的划分是以十二经循行分布为依据的,即十二经脉都各有分支之络,这些络脉浮行于体表,有各自的分布区域,因为经脉有十二,所以皮部也分为十二,手足六经相合则称为六经皮部。

经脉的分支为络脉,皮部又可说是络脉的分区,故《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皮部之经络的关系对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

《素问·皮部论》:“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府藏也。

”指出病邪由外入内,经皮呻络呻经呻腑挛的肌肉通过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作用下得以舒展,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

(
四.信息调整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

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

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据之一。

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内关穴,输入调整信息,可调整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延长左心室射血时间,使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改善冠心病心电图的s—T段和T波,增加冠脉流量和血氧供给等。

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足三里穴,输入调整信息,可对垂体、肾上腺髓质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调整肠运动等作用。

(
五.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
六.行气活血

气血(通过经络系统)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

刮痧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此等血凝块(出痧)不久即能溃散,而起自体溶血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能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有消炎的作用。

自家溶血是一个延缓的良性弱刺激过程,其不但可以刺激免疫机能,使其得到调整,还可以通过向心性神经作用于大脑皮质,继续起到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痧症中医的“痧症”是以症状而起的名字,是指刮痧后痧痕明显的病症。

刮痧后,皮肤很快会出现一条条痧痕和累累细沙粒(出血点),并且存留的时间较长,这是它的特征之一。

痧症多胀

所谓胀,就是痧症多有头昏脑胀,胸部闷胀,腹部痛胀,全身酸胀等。

明、清时代,我国有位对痧症有研究的医生叫郭志邃的,曾写过《痧胀玉衡》,就是一本介绍痧症的专门书籍。

2.刮痧的作用与功效?

刮痧是中医的一种常用治疗手段,主要具有活血化瘀、祛邪排毒、清热解表、解痉止痛、调节阴阳等功效,临床可用于辅助治疗颈椎病、感冒、肥胖、乳腺增生等疾病。

1.活血化瘀:刮痧可以刺激肌肉组织的收缩、加快血流速度、促进新陈代谢,进而可以加快局部水肿及血肿的吸收、消散,临床常用于改善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症状;
2.祛邪排毒:刮痧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增强内分泌的调节功能,进而可以起到促进湿邪、毒素排出的作用,临床可用于改善面部皮肤状态、辅助改善单纯性肥胖;
3.清热解表:对于位于局部穴位或沿经脉走行的刮痧,还可以起到祛风散寒、疏散风热等作用,临床可用于改善感冒、中暑等病症;
4.解痉止痛:中医认为疼痛多是由于气血不足或者经络阻塞所致,通过刮痧可以调气活血,促进经络疏通,进而可以达到解痉止痛的效果,可用于减轻乳腺增生、乳腺炎、落枕等疾病等引起的疼痛不适;
5.调节阴阳:刮痧特定的手法及走行方向可以用于调和阴阳,进而可以改善脏腑功能、改善睡眠障碍等;
6.其他作用:刮痧还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存在有各种疾病的患者均可以到中医科咨询是否可以进行刮痧治疗或保健。

刮痧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如皮肤有破溃、中风、急性传染病、重症慢性病患者等均不适宜,需先由医生评估后再决定。

刮痧后注意不要立即洗澡,需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寒。

3.刮痧的作用与功效

刮痧的作用与功效 刮痧的作用与功效,刮痧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养生方法,也是中医治疗的方法之一,尤其是人们在上火的时候通过刮痧,便能有效去除身体内的毒素以及燥热感,下面就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刮痧的作用与功效。

刮痧的作用与功效1
1.促进代谢排出毒素 人体每天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的活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要及时排泄出去。

刮痧能够及时地将体内代谢的“垃圾”刮到体表,沉积到皮下的毛孔,使体内的血流畅通,恢复自然的代射活力。


2.舒筋通络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的困扰。

这是因为人体的“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筋膜、)受损伤时,肌肉会处于紧张、收缩甚至痉挛状态,出现疼痛的症状,若不及时诊治,就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瘢痕化,从而加重病情。

刮痧能够舒筋通络消除疼痛病灶,解除肌紧张,在明显减轻疼痛症状的同时,也有利于病灶的.恢复。


3.调整阴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中医十分强调机体阴阳关系的平衡。

刮痧对人体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其恢复平衡。

刮痧疗法的禁忌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此种疗法。

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刮痧注意事项
1.要了解病情,辩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采取手法。


3.小儿囟门未合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者,宜由下而上采取适当手法,手法要轻。


5.血小板低下者(容易出血不止)、病危的人要谨慎刮痧。


6.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


7.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晶、瓷器、红花油等)。


8.头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痧可以隔着衣服刮拭;治病出痧,必须使用专门的刮痧油。


9.刮完一次,务必在痧退以后再在同一部位刮痧,平时可以用轻手法补刮,促进微循环,以加强退痧作用。


10.刮痧后喝一杯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清肠排毒。

1
1.刮痧时,有时会有少许毛细血管出血,渗到附近组织,然后再行吸收,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种方法,属于正常情况。

1
2.怕疼的人,可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再刮痧,以减少疼痛。

1
3.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不要吹冷风,可洗热水澡,或者边洗边刮也无妨。

1
4.刮痧不必非要出痧,出痧是体内有毒素的外在表现,如果身体健康,即使用大力刮痧,也不会出痧,反之即使手法不重,出痧也很明显。

1
5.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来,从头到脚每个部位、每条经脉,都按顺序柔和地刮拭数次,每天3-10分钟,就自然地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了。

刮痧的作用与功效2 预防保健作用 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

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

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

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

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

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治病作用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1.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

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2.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

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

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3.舒筋通络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

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4.信息调整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


5.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6.行气活血 气血(通过经络系统)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

刮痧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