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刮痧

刮痧技术的技术规范

时间: 2022-12-18 20:35:44

刮法(即操作手法)就是用来治病的刺激强度;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病情,选择不同的刮治部位和相应的操作手法,是提高刮痧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施术所用刮具不同,刮痧方法可分刮痧法(用刮具)、撮痧法(用手指)、拍痧法和挑痧法(用针具)四大类。

一、刮痧法

刮痧法是选用相应的刮具,在人体相应体表进行刮动,使皮肤出现“痧痕”的一种操作,要顺序刮治。刮动时,用力要均匀,一般采用腕力,同时要根据病人的反应随时调整刮动的力量,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差异,又可选用直接刮法或间接刮法。其中间接刮法适用于年龄小、体质虚弱、不耐直接刮者;直接刮法适用于普通患者。

直接刮法:即施术者持刮痧器具在涂抹了刮痧介质的皮肤表面直接刮拭的一种方法。此法以受力重、见效快为特点。

刮痧技术的技术规范

间接刮法:即施术者在刮痧部位铺上薄布或薄纱,持刮痧工具在布上刮动,刮痧器具不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的一种刮痧方法。此法以受力轻、动作柔为特点。由于薄布阻隔,影响直接观察皮表变化,为避免刮伤或过刮,可每刮十余次即揭开薄布观察1次,当皮肤出现红、紫痧点时,停止刮拭。

二、撮痧法

撮痧法指施术者在患者体表的一定部位,用手指扯、挟、挤,抓,至出现红紫痕为止的一种方法。根据不同的指法和力度又可分为扯法、挟法、挤法和抓法。

扯法:施术者以拇、食指合力提扯撮痧部位,用力较重,以扯出痧痕止。

挟法:俗称“钳痧”。施术者五指屈曲,用食、中两指的第二指节对准撮痧部位,把皮肤与肌肉挟起,然后松开,一挟一放,反复进行,发出“巴巴”响,用力较重,至被挟部位出现痧痕为止。

挤法:施术者以两手拇、食指同时放在撮痧部位,围出约1~2cm面积的表皮做对抗挤压,至出现痧痕为止,一般用于头额部位。

抓法:施术者以拇、食、中三指对合用力,交替、反复、持续均匀地提起撮痧部位或穴位,并在体表游走,至出现痧痕为止。

三、拍痧法

拍痧法指施术者在涂有刮痧介质的部位,以双掌有节奏地轮流拍打,至皮下出现红点或皮肤由红变紫色的一种方法。此法多用于肘、腕、膝、踝小腿关节处。

四、挑痧法

施术者常规消毒治疗部位或穴位,左手捏起皮肉,右手持针,轻轻地刺人并挑起,然后用双手挤出紫暗色瘀血,反复4至5次,最后消毒棉球擦净。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