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痧疗法是在患者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拧起一个橄揽状的充血斑,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民间在利用此法治疗疾病时多在前额、前后颈部、胸部、背部、腹部,治疗结束后局部往往会出现紫红色的瘀斑,影响容貌,所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运用。撮痧疗法刺激腰腹部的穴位,通过经络调整内脏功能,可以起到治疗便秘的作用。
将手指用温水湿润,五指弯曲,用示指与中指的第二指节对准穴位,将皮肤挟起。然后松开。这样一起一落,反复进行.每点挟撮6次~8次,直至被挟处成为橄榄状之紫红色充血斑为度。
1.实热型:症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赤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
【穴位】①颈部:后颈取大椎,大椎直上后发际处,大椎与后发际连线之中点及中点左右各旁开1寸处,②腹部:下脘、天枢(双侧)。
【用法】先挟捏颈部穴位,再挟捏腹部穴位,均以局部出现紫红色充血斑为度。
【说明】取穴只要大体无差即可。只要在上述范围内施行手法即可取得疗效。
2.气虚型:症见虽有便意,但每于临厕之时却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大便并不干硬,便后疲乏,面色晄白,神疲气怯。
【穴位】关元、气海、脾俞、胃俞。
【用法】先挟捏背部穴位,再挟捏腹部穴位,均以局部出现紫红色充血斑为度。
【说明】取穴只要大体无差即可。只要在上述范围内施行手法即可取得疗效。
注意
1.手法的轻重以病情及患者情况而定。儿童与年老体弱者手法宜轻,撮穴宜少;体质壮实者手法宜重,撮穴宜多。
2.局部出现充血斑即应停止操作。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