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你提出的多次看中医不见疗效的问题很有代表性,网上许多朋友已经不止一次的提到过类似的疑问。在此我针对中医中医治病到底有没有疗效的问题再做一次陈述,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欢迎网友发表讨论。
首先我强调一下中医中药知识像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远古至今,尤其是近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通过最初的尝百草而感知能除病疾,到无数个历史上医界圣家著书立说,可以说中医药给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生息立下过汗马功劳。这些不但有史可证,而且大家有目共睹。
当下民间给人看病的中医先生虽多如牛毛,但论水平论经验高低不齐,千差万别。众所周知,中医这个行当养老不养少。年轻的科班出身大学毕业生,有书本上理论可实践经验不是很足,难以让人信服。而民间的岁数稍大的中医先生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或对中医中药理论知识掌握的不一定透彻,不能真正做到应用望闻问切辩证施治,仅靠对中医药知识的初步了解凭经验用偏方给人看病,疗效也未必都有保障。更有甚者江湖上确实有不少打着中医治病幌子招摇撞骗的游医,不分青红皂白(把脉只是做样子,不一定熟悉脉象)仅靠听取病人口述病症三下五除二跟人开些无关紧要的既吃不坏人又不一定有疗效的中药,目的只是为赚钱。也许你碰到的中医都是这一类人物。
再来说一下用药方面的常识, 传统中药讲究道地,不同产地的同一类中药药效千差万别,同一个中药是否经过加工与炮制其药效相差很大。中医治病用药如用兵,一个好的药方固然重要,药品质量也很关键。
总之,不能由于你的几次看病无效经历而作为理由来怀疑中医药的疗效。你应该试想一下国内那么多所中医药大学和中医医院存在的理由所在,传统的中医药文化正在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如果中医药真的不能治病救人,不能给人类解除病痛社会上肯定是不会有它们的生存空间的,不要说发扬光大早该销声匿迹了。
中医理论是天人合一,是自然的道理,中药是中医用来治疗疾病的,历史上每次大的瘟疫爆发,中医中药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因此中医中药对于防病治病非常有用。
中医中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已经行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用于防病治病、保健养生。你没有被中医治好过,说明遇到的不是中医,或者没有坚持用中药治疗,并不是中医中药治不好病。就像感受风寒一样,中医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可以用麻黄汤和桂枝汤,也可以用生姜熬水发汗,如果用对了这些方法很快见效,不像你说的中医中药没治好你的病。
中医是仁术,但是对于不相信和怀疑的人也没办法治疗,因为即使给他看了,他也不一定按中医的方法用药,因此给他看了也没用,甚至有的连中药都不一定吃,也不怪中医没有治好你好病。
大家来看一组数据:这是两年前的调查显示:日本有200家左右汉方药厂,汉方制剂达到2000多种。89%的日本医生会开汉方药处方,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目前日本6万家药店中,经营汉方制剂的达80%以上,在药店、药妆店的显著位置基本上都能找到汉方药。日本民众也非常认可汉方药。80%的人认为,汉方医药治疗慢性病十分有效。6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药能促进健康。日本一位医学权威在弥留之际告诫弟子: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十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日本的核心期刊《中草药》在2016年一篇文章中写道,目前日本的中草药占到了世界90%的市场销售份额。日本的汉方药完成逆袭有几点原因:1、政府支持。2、重视创新。3、严苛的质量控制。4、注重传承。
希望对我们的中医发展能够有所启示!祝中医中药越来越好!
中药起效比较慢,一般从开始服药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才会有效果,有了治疗效果以后要坚持服药,最好服用三个月,才能巩固疗效,不同药性的中药,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一般治疗虚症和肠胃病,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应饭后服用。而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饭前空腹服用。通便药物最好在清晨或白天服用,驱虫药应在早上空腹服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