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十或四十天,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如果立秋日及其后两天出现庚日,则中伏10天,否则20天,于是就有了有些年份三伏30天,有些年份40天的差别。
三伏天是中国农历小暑与处暑之间的一段时间,它是一年中气温最高而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气温节节攀高,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暑热暑湿就成了我们防范的重点。
另外,夏季暑湿对脾非常不利,所以夏季应适当多吃一些味甘、酸宜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菠萝、西瓜等;炎热的天气还容易导致人火气上升,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