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中药调理月经多久见效

时间: 阅读:5982
中药调理月经多久见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04-02 14:40:49

月经不调是由于月经的量时间等异常,主要是卵巢功能的代谢异常所致,精神、机体疾病,比如卵巢囊肿肿瘤等可以引起。可以激素药物人工调整也可以选择中药服用。
建议中药调理的时间,需要中医把脉辩证后,根据病情进展和药物的效果决定,一般是需要1-2个月的时间。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空青
    回复
    2023-02-03 06:06:36

    中药见效不慢。就看懂不懂用药,会不会施治。

  • 蓦山溪
    回复
    2023-02-03 06:06:36

    因为没用,但是还得想着法子的忽悠人。

    所以就说药效慢,多吃段时间才能看效果。

    而很多疾病是自愈性的,比如感冒,你吃着吃着,感冒自己就好了,就会暗示自己中药起效了。

    如果疾病没有自愈性,吃着吃着,疾病一直不减轻,会另想办法的。

    但西医就不一样,很多疾病都有明确的起效时间和建议疗程。

    还比如感冒,本来就是自愈性的,可以不吃药。但是如果有鼻塞、咳嗽、发烧症状,可以吃点对症治疗的药物(看清了,是对症,也可以不吃),这些对症治疗的药物并不改变病程的长短,只会改变客观感受,也可以挺挺,不吃药物。

    所以,中医为了忽悠人,只好说起效比较慢。

  • 祝由师
    回复
    2023-02-03 06:06:36

    很多人都认为中医是调理的,中医治疗时间长,中药见效慢!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中药同样可以救急症,甚至中药有时候比西药见效更快。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误解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辩证不到位!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只有正确辩证了,才能有正确的方药开出来。一旦辩证错误,不但起效慢,还会误治,使病情加重!

    2、不敢用重剂量的药!现在的医疗环境严峻,医生都很保守,不敢用重剂量的药,只能“温水煮青蛙”,宁愿起效慢,也不愿意出问题。一旦出问题,职业生涯就此结束!

    3、中医重视不足,西医当道!因为这个原因,起病之初,大家都找西医治疗,或者手术,或服药,等到西医没办法了,医生才建议患者找中医看看。这时候已经到了正气不足,邪气当道或正虚邪恋的状态,再厉害的中医也只能慢慢调,怎么快得来呢?

  • 远志
    回复
    2023-02-03 05:05:26

    不少的女生都会有月经不调,感到比较烦恼,因为月经条里面包括了月经推迟和月经提前,而且没有定期到来月经的时候,会让不少的女士发生一些比较尴尬的事情,因此在出现月经不调的时候需要及时的调理,那么一般月经不调多久能好?


    一般月经不调多久能好

    月经不调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应该根据患者的体质以及与她病情的发病程度、所处疾病的阶段密切相关。如果是疾病初期、刚刚开始发病,患者体质也非常的好,用相应的中药方剂来治疗,疗效是不错的。一般一个月可以解决她的临床症状。病程日久、患者的体质也非常的虚弱,所处疾病也是比较严重的阶段,一般要三个月到半年以上的坚持治疗。中医治疗疾病可快可慢。有一种说法叫做“一剂效,三剂治”,好的大夫治疗疾病,有可能一剂药患者吃完,身体就出现比较好的改善,三剂药就明显的症状改善。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应该是它的长处。千百年来,在传统中医文化的熏陶下,不但是月经不调,很多的妇科疾病都有非常好的疗效。具体说到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方面,它有非常严谨、科学的辨证论治的方法。常见的临床症状,从中医内科学的角度可以见到气虚型、血虚型、血热型、瘀血阻滞型。如果从伤寒论六经辨证的角度来进行探讨,分型就更多了,从少阳病、阳明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对患者进行治疗,疗效也非常不错。因为中医流派的不同,所以治疗的方法稍有差异。辨证方法虽然是有差异的,临床疗效是比较满意的。


    用它泡来治疗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建议使用红花,艾叶之类的中药泡脚,可有效改善月经不调。但是使用红花,艾叶之类中药泡脚,适用于月经量比较少的女性朋友,如果月经量大,则不宜使用这些中药进行泡脚。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及类型也非常多,比如宫寒,肝郁气滞,血虚,血瘀等引起的月经推迟类型的月经不调症状。建议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做1个彩超和内分泌的检查。待检查结果明确后,才能对症治疗。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提前后者延后七天以上,或者伴有月经量的异常都是属于月经不调,所以月经不调类型,原因,证型比较多,不是一种药物可以完全解决的,如果月经推迟类型的月经不

酵母开封后多久失效

怀孕多久体温会升高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