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尽早进行亲子阅读并坚持
在大宝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老师推荐了一本书,尹建莉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就从那时起我认识到了给孩子阅读的重要性,于是就给大宝买了很多的绘本,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揽大宝入怀,和他一起看绘本。一般都是他翻书看图画,我把故事讲给他听,大宝很喜欢这样的互动,我也很享受这样的亲子时光,觉得特别温暖。就这样我们2年时间里读了很多国内外优秀的绘本,有的绘本大宝特别喜欢,会请我反反复复的读,我一般都是有求必应,爽快满足。我们的亲子阅读开始的已经相对完了些,其实亲子阅读开始的越早越好,一般2岁左右就可以开始了,孩子一般都会喜欢,但特别考验父母的耐心,亲子阅读关键在于父母的坚持。
第二步:指读阅读轻松识字
亲子阅读的习惯我们一直保持着,等到大宝到了大班以后,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那就是尹老师书里提到的指读法。指读就是用手指指着书上的字,按原文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不增加自己的语言。这个方法我没有用在前两年是因为我觉得太小的孩子还是以图画为主,那样想象力就不会被破坏。我们差不多指读了靠一年的时间,眼看就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突然有一天惊奇的发现大宝能把报纸上的一段文字都读下来,而且里面只有少数的字不认识,一点都不影响他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原来字真的是不需要一个一个的教的,在用这种指读的方式阅读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就认识了很多很多的字,这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
第三步:从亲子阅读向自主阅读过渡
指读带来的好处到大宝上小学就体现的更明显,当同龄人才开始学习拼音的时候,他已经不用拼读就认识很多字了。学校里老师也有了阅读的要求,希望孩子能在家开始自己阅读一些带注音的读物。因为他识字量比较大,所以看书基本是不要看拼音就能读下去,他不爱看有拼音的书,所以我们就选了没有注音的文字书,里面带有好看的插画,比全文字的书有吸引力。选这样的书是为了让孩子从绘本到全文字书之间有个过渡。开始的
不是我自己的故事,是学生的故事。感觉她的妈妈很了不起。
上一年级的时候,孩子的基础不是很好,尤其数学。甚至不会使用尺子。孩子书写想当慢。每天做完作业就已经很晚。原因是家长在知道孩子学习很吃力的情况下,每天坚持学习国学经典。
有一次数学老师看着孩子几乎是全错的作业本,拿起电话叫来了家长。了解到原来是家长每天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个小时的国学经典,回家后天已经很晚了,七岁的孩子早瞌睡了,所以数学纯粹是在半瞌睡状态下写的,能不错吗?
后来孩子的情况还是老样子,家长宁愿孩子数学不好也要坚持读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因为背诵大量的经典国学达到了博闻强记,一篇课文读一两遍就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语感,理解能力特别好。
每天,家长坚持风里来雨里去,和女儿跌跌撞撞地行走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之路上。
家长本来是小学没有毕业的几乎文盲的水平,却神奇地能把女儿背诵的内容都能背下来。有一次因为孩子迟到没有背下国学内容,她和孩子被老师当众批评,脸上挂不住竟然和国学老师吵了起来,发誓不去学习了。结果只隔了一天,又和女儿风雨无阻地去了国学班。
她女儿的语文自是没说的,语感,词汇,记忆都有同龄人无法相比的优势。到但数学还是有困难。
十几本国学张嘴就来,熟读成诵。昨天给我发来孩子的语文成绩,初中班级70多个同学她孩子遥遥领先。孩子的母亲带着哭腔说,多亏自己的坚持。是的,母亲的坚持,成就了孩子语文能力的提升,也成就了孩子对国学的热爱。
相信所有坚持陪孩子读书的家长都会有收获。
读书是我们最美好的姿势,是我们能在孤独寂寞中唯一相依的精神食粮。我们在书中看见世界百态,看见人情冷暖,更多的看见前路的希望。所以故事对人生的启迪有多大,只有读过的人才有资格说,书籍对人生的影响有多大,看看那些喜欢读书的人,笑看云卷云舒的潇洒的人生态度自会有
从宝贝小时候开始就陪他阅读,一直坚持到现在,有五年的时间了。以前从没有想过以任何形式记录这种阅读形式。去年开始接触到图书漂流的活动,一下子爱上了这种亲子阅读形式,并且每天做到阅读分享,给自己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
说到阅读带来的好处:儿子现在中班,一直是别人眼里的别人家孩子。她们总是问我,你都给你儿子报了什么班呀?你每天都教他什么呀?你家孩子怎么认识这么多字呀?……实际上我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给他报各种兴趣班,我也没有逼迫孩子天天学习,而我们每天坚持做的就是亲子共读。现在每天睡前不读读故事,就好像没发睡觉了
靠谱。
巧虎全国订都是一个价,线下体验多一点。巧虎是一年起订(半年需要申请)送货上门,货到付款,首月收货后一次性付清,次月开始免费签收,正规店铺,靠谱的。
巧虎是在国内已经十周年了,是针对0-8周岁孩子量身设计的,有超过140万的宝宝在使用,产品是根据孩子每个月智力发育水平和理解能力来设计的,里面包含智力开发玩具,宝宝立体书,以及配套的动画等,意义在于引导孩子多动手多动脑发散思维,让孩子在每个月的玩耍中,得到智力的开发性格的培养生活习惯的养成。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