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饲养观赏鱼,都会备用一些滤材、鱼食,以及一些常用鱼药。许多养鱼老手一般不用鱼药,而是经常采用老三样的保守疗法,既安全又有效。虽然很多人一直在使用,但具体道理却不甚了解。
那老三样治疗鱼病的原理是什么呢?简单说老三样就好像是中医,鱼药好比是西医。老三样背后有大道理,主要是通过升温来激发鱼儿的生物活性,利用自愈功能来对抗疾病。
下面咱们详细解释一番,希望让更多鱼友了解老三样,熟练运用老三样。
1、治病原理。
在说鱼病之前,先说一说我们人类的疾病自愈功能。有这样的一群人,常年小病不断,感觉病恹恹的,可是却能坚强地活着。这样的人群大都能得享天年,很少感染恶疾,基本跟肿瘤疾病无缘。
为什么呢?人类最常见的疾病就是感冒发烧了,人体通过升高体温来对抗病菌,高烧时人体的免疫系统显著增强,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加,而病原菌活性降低,从而被免疫系统消灭。发烧不但能消灭普通致病菌,对人体内的癌细胞同样有效,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癌细胞,但正常的免疫系统会随时消灭它们。
害怕高温的癌细胞
如果病原菌数量多且强大时,人体会通过发热来消灭它们,温度越高,效果越好。如果你的体温达到40度左右,并维持一段时间,那恭喜你了,你体内的癌细胞基本就被消除殆尽了。
再来说一说鱼类,大部分观赏鱼都是变温动物,自身不会调节体温,只能随着环境温度来改变自身体温。当鱼染病时,它无法通过自身发热来抵御病菌侵袭,只能依靠我们的帮忙。
2、注意事项。
首先是升温,不能急剧提升,要缓缓提高,短时间温差过大的话鱼儿会直接挂掉。在加热棒出现以前,古人已经开始运用升温的办法来治疗鱼病,办法是把病鱼单独放入鱼浅,在阳光下暖晒。
再就是换水,一次不能换太多,在降低病原菌总量的同时保持水质指标的基本稳定,特别是水温。你不能一边给饲水升温,一边换入大量的低温新水,鱼会受不了的。最好换入跟老水水温一致的新水,以少量多
老三样”是很常见的鱼病辅助治疗手段,很多鱼友都会采用,但很少有人懂得“老三样”的治病原理。甚至存在着错误理解,比如说升温、下盐是为了杀菌。本期秋水鱼悦小编就为大家深度解析一下。
一、换水
换水的作用是迅速稀释水中细菌和毒素。相对于升温和下盐来说,换水是对鱼的伤害最小的方法。尤其是在硝化系统未建立完善、毒素超标、水质极度混浊等情况下,换水基本是唯一的选择。
“老三样”里的换水不是指一次性的,而是要坚持一个周期,天天或者隔天换水。换水量没有严格的标准,但不能一次性全换掉,以免引起鱼的应激反应,加重病情。
换水应注意三个指标:温度、氯气含量、pH的控制。
1、换水的温度要比鱼缸原水温高1℃~3℃,切忌加入大量凉水,水温的降低会带来很多问题。
2、除氯方面,当然困水最好,或者使用热水器里的水,适量的使用水质稳定剂也是除氯的好方法。
3、每次换水时pH的变化应小于0.3,否则会因ph变化过大造成鱼的血液酸碱失衡、代谢紊乱,加重病情,因此准备一支调校准确的pH笔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升温
很多人认为升温是靠提高温度来消灭细菌的,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因为绝大多数致病菌是耐高温的,其生长温度一般在37℃左右,鱼缸升温的上限一般不会超过35℃,这个温度反而是细菌的最佳繁殖温度。
所以升温起不到任何杀菌作用,那么其治疗原理到底是什么呢?
鱼是变温动物,并不具备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大多数鱼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温度而变化。而且鱼的免疫系统和温度息息相关,在低温状态下,免疫作用会减弱,当有疾病入侵时,鱼本身就会表现出一种“发热”的症状,这表明它们希望水温升高。
其实,升温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激发鱼的免疫系统,增加其新陈代谢来对抗病菌毒素的入侵。当然凡事都有特例,比如导致白点病的小瓜虫,就是靠升温来直接杀灭的,因为其在28℃下无法生存。
提起“老三样”,几乎每个养鱼人都耳熟能详。“升温、下盐、换水”这三种方法一直是初期鱼病防治的首选措施,在鱼友中间广为流传。很多鱼友的用药态度非常谨慎,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用药,而是通过“老三样”这样的保守疗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1、升温
合理的升温范围应该是比原缸水上升3-6℃,根据鱼种的不同,这个范围大约是在30-34℃之间。以每天升温2-3 ℃为宜,升温过快会对鱼造成不适。升温必须配合大氧,要保证氧气的充足供应。因为升温后鱼的呼吸作用会加强,菌的繁殖会加快,需氧量会加大。升温应配合盐使用,以减少鱼渗透系统的负担。
2、下盐
只有在鱼得病需要治疗的时候下盐才是正确的时机。每次换水都加盐会降低鱼的渗透调节能力,等真正鱼病的时候效果就差了,平时不可为。用盐最好使用粗盐或者水族专用盐,不可使用含添加剂的调味盐,比如加碘盐。盐应事先溶解并粗滤一下再添加,应在1-2天内逐渐的增加盐浓度,以免引起鱼的渗透压震荡。
下盐的浓度要达到0.3%-0.5%才能起到调节渗透压的作用,这个浓度对绝大多数鱼是非常安全的。有些鱼,例如有些“软水”鱼类和一些鲶鱼,对氯化钠非常敏感,用盐要小心谨慎。另外,用盐过量会造成过度渗透压,这会进一步导致身体细胞的生理变化,会导致鱼对疾病的抵御能力下降。当盐浓度超过1%时,即使短时间的浸泡也会使鱼类出现不良反应。
三、换水
换水的目的是为了迅速稀释水中的细菌和毒素,减少其对鱼的危害。相对于升温和下盐来说,换水是对鱼的伤害最小,效果最迅速的方法。尤其是在硝化系统未建立完善、毒素超标、水质极度混浊等情况下,换水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老三样”里的换水不是指一次性的,而是要坚持一个周期,天天或者隔天换水。一次的换水量国内普遍提倡20%—30%之间,我查阅的国外文献有很多提出一次的换水量应在50%—75%之间。我支持大量换水,因为这样效果快,对病鱼帮助更大。
罗汉鱼得了头洞病。
处理方法:
可以把鱼捞出来,用甲硝唑片压成粉状,涂抹在头洞位置。 2天一次 ,一周后开始换水,水量从1/3开始加大换水 。不要喂食 ,就健健康康了。
头洞病,又称臭头病。是一个令鱼友们听到都会很头疼的鱼病。不仅是因为头洞病会夺去鱼的生命,更可怖的是它会令鱼儿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病鱼症状惨不忍睹,萎靡不振,一扫平日里叱咤风云的气势,头洞病是最“狠毒”的鱼病之一。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