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一种症状,但还是会让新手爸爸妈妈们十分担忧,总是想着多备一些可以治疗黄疸的药物以便第一时间可以加以治疗,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茵栀黄去黄疸要吃多久?新生儿黄疸吃茵栀黄有用么?
茵栀黄去黄疸要吃多久?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症状,一般服用茵栀黄治疗一周左右即可消退。新生儿黄疸是一种胆红素排泄障碍引起的疾病,多数新生儿会出现眼结膜发黄,四肢皮肤发黄。服药治疗期间,禁止服用感冒类药物,同时禁止进食辛辣食物,容易影响茵栀黄药效发挥。
平时经常用毛巾擦拭身体皮肤,保持皮肤卫生的同时促进皮肤血液循环,这样可以促进皮肤症状尽快恢复。
宝宝黄疸消退,要根据宝宝黄疸的原因和黄疸轻重来决定。如果是正常的生理性黄疸,而且是轻度,中度黄疸,口服茵栀黄颗粒同时让宝宝多晒晒太阳,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热量,一般一周左右慢慢就会消退。
如果是重度黄疸,口服药物效果差,就需要蓝光照射,或者是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对症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同时采取头孢类药物,至少一周到十天左右,如果是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至少需要两到三个疗程,一个疗程大约就是一周到十天左右,主要是采用更昔洛韦治疗。
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而且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况和生命体征。主要是预防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黄疸吃茵栀黄有用么?当新生儿出现黄疸症状并持续不退时,家长可根据医嘱服用茵栀黄颗粒或者茵栀黄口服液退黄。
茵栀黄口服液系由中药茵陈、桅子、黄芩等经水提醇沉工艺而制成。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桅子泻火除烦,通利三焦;茵陈清利湿热,清热解毒,利尿退黄,为治黄疸之要药。
茵栀黄颗粒可以增加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对于改善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和肝细胞的修复再生有一定的作用。
茵栀黄中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和屎肠球菌,可调节人体肠道环境,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繁殖,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从而有效地保护肠道,吸收固定和清除肠道未结合胆红素,减少肝肠循环,降低血胆红素浓度,达到退黄的效果。
新生儿黄疸虽然比较常见,但属于需要服用治疗的情况时,父母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嘱托,根据医生开具的药物按时给孩子喂药,并且需要按照说明坚持用药,不要因为他人的一时劝说或者其它原因而私自停止服药。否则,有可能会让黄疸发展成为核黄疸,甚至影响新生儿的发育,造成严重的后果。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期常见的表现之一。约有85%的足月儿及大多数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均会出现暂时性的总胆红素增高。
旧标准
旧标准把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多数为生理性。通常认为足月儿<12.9mg/dl,早产儿<15mg/dl是生理性。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生理性跟病理性是相对的,这个标准值只是通常的认为,实际上生理性跟病理性并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
生理性黄疸:1.一般状况良好。2.足月儿生后2到3天出现黄疸,4到5天达高峰,5到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到5天出现5到7天达到高峰,7到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到4周。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5mg/dl或每小时<0.55mg/dl。
病理性黄疸:1.生后24小时之内出现黄疸。2.血清中胆红素以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的光疗干预标准。或每日上升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3.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大于两周,早产儿大于四周。4.黄疸退而复现。5.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毫克/dl。具备其中任何一项即可诊断病理性黄疸。
新标准
新标准对生理性病理性黄疸区分不是太严格,而是一具新生儿的小时胆红素曲线来进行对儿童的黄疸的干预治疗。如图:
我是儿科医生孔凯,擅长儿科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儿童保健,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喂养的问题,欢迎大家与我讨论交流,我将更多的进行儿科科普教育,您的点赞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大家。
相信大部分都妈妈都知道,新生儿在刚刚出生不久很多都会出现黄疸这种症状,不过妈妈在发现小宝宝有黄疸的时候就千万不要太多紧张,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黄疸也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一般来说病理性的黄疸持续的时间都比生理性的长,出现的量也比较多。那么新生小宝宝出现的黄疸多少算是正常的呢?
一般来说,新生的宝宝如果是正常足月生产的,黄疸的值是不超过12mg/dl的,如果新生宝宝是个早产儿,那么黄疸值应不超过15mg/dl。一般情况下,新生宝宝的出现黄疸之后,黄疸值会逐渐增高,这个主要是因为宝宝还在母体的时候,需要从大量的红细胞中摄取氧气,而宝宝被分娩出来之后,体内的多余红细胞就会被自身分解,分解之后会产生大量的胆红素,而肝细胞的功能还没发育完全,没办法无法全部吸收,就会沉积在皮肤粘膜上,日积月累,胆红素就是越来越多,黄疸值也随着增高。
不过对于足月正常分娩的新生儿来说,分娩两三天之后会出现,然后四五天之后达到黄疸值的高峰,大概七天左右就可以消退了,最晚的不超过两周。如果是不足月的早产儿的话,黄疸持续的时间会长一点点,一般是在出生后3-5天出现,然后到第六七天的时候达到高峰,第八九天的时候会消失,最迟消失的时间也延长到了三四周。而病理性的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一天之内就会出现,而且持续的时间长,严重的时候还可能会波及全身的皮肤。
指导专家:王春梅,副主任医师,德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梗阻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及呼吸衰竭,间质性肺病,肺梗塞,肺肿瘤等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黄疸是指生理或病理因素导致人体胆红素含量增高,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的情况。当人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5~7mg/dl(86~119umol/l)时,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人变“黄”了。百分之五十的足月儿和百分之八十的早产儿,都会变“黄”。这是为什么呢?
新生儿胆红素的主要来源是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负责给人体携氧,输送营养物质,输出代谢终产物。当红细胞凋亡时,血红蛋白分解产生胆红素,1g血红蛋白可以生成35mg胆红素,这部分胆红素占到总胆红素的80%。新生儿为了适应外界环境,在体内生成了大量的红细胞。红细胞产生的胆红素如同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处理不妥当,就会对机体造成伤害。新生儿体内与胆红素结合的蛋白能够有效的降低游离胆红素毒性,最大限度的降低“炸弹”对人体产生的伤害。
新生儿体内与胆红素结合的蛋白缺乏,使得这一风险增高。当足月儿脐血胆红素<42.7umol/l(2.5mg/dl),24小时<102.6umol/l(6mg/dl),48小时<128.2umol/l(7.5mg/dl),3~7天<220.6umol/l(12.9mg/dl)。早产儿24小时<136.8umol/l(8mg/dl),48小时<205.2umol/l(12mg/dl),3~7天<256.5umol/l(15mg/dl)是属于正常情况。超过这一数值,我们便需要积极干预。对症处理。如果题主的宝宝黄疸值在消退,食纳,睡眠都没有问题,不需要担心。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儿科恩铭,一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加油助力。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来说,这时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黄疸了,这种疾病对宝宝的健康经营性是很大的,作为新生儿很容易会有的一个情况,这样的疾病对新生儿的健康威胁是很大的,也是让家长朋友们非常烦恼的温特,那么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比较好,一起跟着来看看吧。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
如果新生儿出现了黄疸的情况,这时候是需要服用药物来治疗的。首先推荐服用葡萄糖以及碱性溶液葡萄糖,可以给患儿提供热量,还可以给心、肝、脑等重要器官补充营养,这样就可以减少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酸中毒的时候,血脑屏障是会开放的,这时候可以让胆红素进入到我们脑组织的量大大增加,我们应该及时输入碱性溶液,可以纠正酸中毒,也是预防胆红素脑病的重要手段。
如果属于湿热型的黄疸问题,可以发现小儿的皮肤是黄而鲜明的,而颜色上是枯色,还会有发热、烦躁、啼哭、口渴、呕吐、尿黄、便秘等一系列的症状产生,这时候我们应该服用茵陈、栀子、大黄、黄芩,还有车前子、竹茹、陈皮等中药进行治疗,如果出现了高热、烦躁喘促,或者是有抽搐、昏迷、呕吐腹泻等问题,说明黄疸的问题比较严重,需要我们服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药物,对于治疗黄疸的情况是有一定好处的。
瘀滞型的黄疽问题,我们会发现存在有面目、全身发黄的情况,而且黄色是比较深、晦暗的,是会慢慢加重问题的,这时候还会有身体消瘦,饮食减少,大便溏稀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还会有皮肤出血、瘀斑瘀点等一系列问题,这时候需要我们服用柴胡、赤芍、白芍,还有当归、桃仁、红花、川芎、佛手、陈皮等药物,对黄疸问题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还有一种脾湿型的黄疸问题,这类人群容易有皮肤发黄的问题,而且是很不容易退下去的,颜色晦暗,面色也无光泽,体质往往消瘦,乏力、大便溏软,对于这种类型的黄疸问题,我们可以用健脾化湿、和中的方法,中药推荐服用茵陈、白术、干姜、党参、山药以及茯苓,也可以直接服用健脾丸,地茵合剂等药物来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如果新生儿患上了黄疸的情况,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首先就是光照疗法,新生儿需要裸体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