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的产妇,可在6~12小时起床稍活动,会阴侧切的产妇,可稍晚些下床,产后第二天再起床走动。
剖宫产的妇女,应绝对卧床24小时,第2天可在床上活动,第3天在床边或房内走走,第4天后逐渐加大活动范围和时间。拆线后可做简单产后操,缩肛运动等。
2 产后下床要循序渐进
产后提倡的早期下床活动,指的是轻微的床边活动,并不是过早地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更不是过早从事体力劳动。开始活动时时间不要太长,以免过度疲劳。
当母亲恢复产时的疲劳后,顺产6-12小时即可坐起来,在床上靠靠;12小时后就可由家属陪着自己走到厕所排便;次日便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在医院的走廊里或者家中卧室中随意活动及行走。活动量则要遵循由小到大、逐步增加的原则,以不感到疲劳为限度。
施行剖宫产的产妇亦该如此。其术后平卧8小时后,就可以翻身、侧卧;术后24小时可以坐起;48小时后可以开始在床边活动。
3 产后下床活动的好处 有助于恢复
早点下地活动可以帮助体力恢复,增加食欲,促进母乳产生及产后的营养吸收。而且下床活动可促进心搏和血液循环的加快,因而有利于子官复旧和恶露排出,能较快地恢复机体的正常的生理功能。
可预防便秘
分娩后在医生指导下尽早下床活动,以排出恶露、帮助肠道恢复蠕动,避免便秘发生。对于剖腹产来说,下地适当活动,可促进肠蠕动,排气早,防止肠粘连。
缓解血栓形成
产后血流缓慢容易发生血栓,新妈妈早下地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组织代谢,防止血栓形成,这对有心脏病及剖宫产的新妈妈尤为重要。
4 产后下床活动的注意事项
1、产妇若长期卧床,肌肉得不到日常的锻炼,力量会减弱,肌肉纤维甚至会萎缩;食欲变差,食后作胀;活动量少,脂肪堆积,人还会发胖,所以要根据体力,尽早下床活动。
2、产后要及早活动还意味着不要总是仰卧,要或侧卧,或俯卧,要经常在床上翻身。这样不但可以防止子宫后倾,而且有利于产后恶露的排出。
3、对于那些体质较差,或难产手术后的产妇,不要勉强其过早下床活动,但是要告诉她们产后早起活动的好处,使她们自己量力而为。
孕育是一个美妙的生命由无到有的过程,一边你可以体验生命的神奇,一边你又要承受生命的痛楚。媳妇整个孕期以及生产过程我都有陪伴、呵护。说句真心话,看到爱人的痛苦,我一方面想去为爱人承受这一切,而另一方面我又多么的庆幸自己不是女人。希望把我呵护爱人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使大家减轻一点担忧。
1、孕反不可越过的痛苦。爱人怀孕并没有妊娠反应,那时我们还暗自庆幸。可是好景不长,18周以后爱人开始吐。简直用言语无法形容,每天吐的昏天黑地,从早上到晚上一直在吐。刚吃完饭就开始吐,为了孩子吐了还要继续吃。也使用了很多偏方,压根没有用。看到媳妇的状态,我也是日渐消瘦。22周以后,不怎么吐了,但依然难受。因为胎盘前置,媳妇请了病假一直卧床或歪在沙发上。因为难受,她也不怎么说话,说话就是暴脾气。我知道她的状态后基本就很少用言语和她交流,而是用手轻抚她,让她感受到家人的爱。日子就这样过去了,爱人也坚强的度过了漫长的孕期。
2、顺产不顺利。爱人是在凌晨两三点见红的。我们也没有太着急,发现后她还慢悠悠的洗了澡、吃了早饭,然后我们高高兴兴的去医院了。非常幸运的是我们还在华西附二院排了一个两人间。到上午11点才入住,看到走廊上到处都是即将生产的人,我一下子惊呆了。看到这么多产妇,真正觉得此时此刻人类是多么的渺小而没有尊严。期间医生和护士不断的过来关怀,询问开口情况。我们下午两三点就被推到了待产室,看到媳妇很痛苦,护士非常和蔼的向我们讲授生产注意事项。后来我们发现隔壁床有个产妇使用了一个减缓产妇痛苦的仪器,我们也连忙咨询了价格。虽然不便宜,为了媳妇能够更顺利、少一点痛苦的安全分娩,我们还是使用了。晚上六点终于把爱人送入了产房。我在外面焦急的等待,一个又一个比我们还晚的产妇都已经推出来了,而我的老婆和孩子还没有任何的进展。那时心情是多么的焦急,每听到一声婴儿的啼哭,我就觉得这个该是我的宝宝了。晚上十点了,助产阿姨看到我焦急的望了那么久,告诉我说,一个小时前我的爱人已经生了,是个千金,因为爱人撕裂比较严重需要输血和缝合。那时,我才明白原来顺产也要承受如此大的痛苦。
3、产后月子注意事项。此事,我提前说明,千万不要听老人言,要听医生的。根据医生的交待:
我生了两个宝宝,大宝男孩,二宝女孩,孕期症状有一样的,也有不一样的,两次生孩子都比较快,没有遭罪,产后坐月子也比较科学,身体恢复比较好。
我的孕期症状产后坐月子新妈妈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不要捂月子:特别是夏天,如果觉得太热,也可以吹风扇,或者开空调,只是注意不要对着人吹就行。洗头洗澡都是可以的:在室内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产妇可以洗头洗澡,这也有利于产后恢复。不要碰冷水,不要吃凉的东西:坐月子期间不要碰冷水,不要吃凉的冰的食物,这些产妇应该都知道。饮食要清淡:产后坐月子一定要注意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还有就是,产后前2周不要吃太补的食物。多注意休息:产后过度劳累有可能会引起腰疼,建议产妇多休息,当然,光躺着也不行,多下床走走也有利于身体恢复。除此之外,产妇还需要主要的是不要长时间看手机(否则容易影响视力)、注意伤口护理、产后42天记得去医院体检。
感谢邀请,我是「京妈说」,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我儿子已经快5岁了,现在回想怀孕、分娩、坐月子的那段日子,还是很美好的。
接下来就来说说孕期有哪些症状、顺产的经历及产后坐月子的注意事项。
孕期症状不同的孕妈妈,在怀孕期间出现的孕期症状可能都不一样,但总结一下,孕期症状可能有这些:
孕早期:停经、早孕反应(恶心、呕吐、嗜睡、疲乏等、食欲不好、乳房胀痛);
孕中晚期:肚子越来越大、出现胎动、尿频、便秘、失眠、水肿、腰酸背痛等、皮肤变化(如长斑)等等。
这些症状,大多是正常的孕期表现,因而准妈妈也要正视这些表现,平时也可以多看看孕期的书、看些科普文章、听些孕期课程等,以正确的方法缓解孕期不适等。
我的顺产经历我是离预产期还有2天,宝宝发动的,11月份的一天,凌晨6点睡梦中感觉到了“破水”,赶快叫醒老公、婆婆和我妈,就收拾东西去医院了。
到了医院,做B超检查,交费住院,大约上午9点钟左右进入产房,印象很深的是:产房有很大一面玻璃墙,外面天澄蓝(北京的冬天大部分是雾霾天),还想着今天是个好日子。到上午11点左右,肚子疼的受不了了,医生检查开了两指半,在我的强烈要求下,麻醉师给上了无痛,然后就开始嗜睡,中间醒来会恶心吐,吐完就又睡着了(嗜睡和吐应该是对麻药过敏)。
一直到晚上9点左右,宫口开全,这时候麻药差不多没效果了,便又开始肚子疼了,开始生宝宝,但是吐的自己也没多大力气了,加上宝宝头大,在晚上11点20宝宝才生出来,而且还是医生帮着按压,还侧切缝了针。
虽然打了无痛,但还是挺遭罪的,好在宝宝健康、顺利的出生了,也算值了。
关于分娩,京妈要给准妈妈们几个建议:
顺产还是剖腹产,要根据产检胎儿的情况,听医生的建议,最后决定,不可贸然选择;
女性生产之后就会自然进入到休养时期,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产妇坐月子的时期。坐月子是产妇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月子期间产妇最好是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但是并不是说不可以活动。那么坐月子每天下地走多久才好呢?产后早下床活动的好处有那些呢?
1、月子期一天下地走多久
顺产的妈妈,产后6个小时就可以起床做轻微的活动了。产程时间短,体力消耗较少的,根据自己的体力,还可以更早下地活动。产后第二天在室内随意走动。这样有助于新妈妈体力的恢复,促进排尿、排便及恶露的排出,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盆底和腹部、腰部肌肉张力的恢复。
剖宫产的妈妈在手术后第一天可以下床做轻微的活动,每天逐渐增加活动量。
2、产后多长时间可下床活动
如果是顺产,可在6~12小时起床稍活动,会阴侧切的产妇,可稍晚些下床。剖宫产的妇女,应绝对卧床24小时,第2天可在床上活动,第3天在床边或房内走走,第4天后逐渐加大活动范围和时间。拆线后(手术后7天拆线)可做产后操,缩肛运动等。
3、产后早下床活动的好处
早下地活动,可促进肠蠕动,排气早,防止肠粘连,这对剖宫产的产妇是很重要的。
早一下活动有利防止便秘,尿潴1.产后早下床活动可促进宫内积血排出,减少感染的发生。
产后早下床活动有利于体力恢复,增加食欲,促进母乳产生及产后的营养吸收。产后所谓“坐月子”,并不是指要卧床休息1个月,而是要适当地休息加活动,才能更好地恢复。
产后血流缓慢容易发生血栓形成,早下地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组织代谢,防止血栓形成,这对有心脏病及剖宫产的产妇尤为重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坐月子每天下地走多久,也介绍了产后多长时间可以下床活动,以及产后早下床活动的好处。作为一名正在月子里的产妇,你最好是不要总是待在床上不动,最好是及时下床活动一下,让自己的身体尽快的恢复原来的状态才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