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多算是一剂良方里的一味不是很重要的药!
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但顶多算是多双筷子,小一点的孩子穿的衣服都是大一点的孩子穿过的,不用奶粉,不用上幼儿园,不用接送,除了上学花几个钱,其他基本就是多一双筷子。
教育、医疗和住房的商业化,是多生孩子的最大障碍,至于多几天假期,有意思么?多的几天假期是能换房子,还是能给孩子挑学校,还是老了看病不用花钱?都不是吧!那就不管用。
教育、医疗全免费,教育的全免费包括校服等一切的一切,甚至可以领读书补助。男孩到就业时自动领一套住房,不再借尽亲戚朋友的钱去买住房。设置所能想到的一切福利,这部分福利只针对三胎以上的孩子,其他人不得享用。
提高生育率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绝不是多放几天产假这种小儿科就能解决的问题,治顽疾需要用猛药,期待国家更大的动作。
社会生育率持续走低的原因不是男女同享超长产假所能解决的问题。
生活生育率低首先是社会初婚年龄不断提高造成的,建国初期初婚年龄是22岁。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已经涨到了28.67岁。在大城市就更晚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不用说了,南京,杭州,武汉等新一线城市也达到了33--36岁。初婚年龄提高,除了造成社会生育率低导致人口下降外,也导致了人口质量的下降。人的黄金生育年龄是在21--28岁,男子可能晚点影响小点,而女子超过28岁,绝对是错过了生育的黄金期。学历高智商高的人迟迟不结婚,与没考上大学的中小学同学比,已经少了一代人了。没考上大学的,20出头就结婚了,硕士博士们毕业就30左右了,工作稳定下来35左右了,他们结婚时候,中小学的同学的孩子都读初中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缩短学制,博士毕业不能超过26岁。第二借鉴国外做法,视非婚姻子女与婚姻子女同样权利。因为现在同居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如果能保证非婚姻孩子的权利将会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口质量。社会精英不能在黄金生育年龄生孩子是国家的损失。第三出台法律鼓励人们生育,不论是婚姻还是非婚姻生育。
谢谢你的邀请,社会生育率持续走低,是男女同享超长产假,难以解决的问题,称不上良方,解决社会生育率持续走低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重点解决年轻人住房,子女教育的问题,生出来养不起,应该是当前社会的主流思想,必须解决年轻人的这些后顾之忧。
产假是每个在职女职工可以依法享受的权利,能够让她们在此期间好好调养恢复身体,顺产产假相较于剖腹产产假时间上要少15天,具体的还要以各省份规定为准,在准备休产假之前,大家一定要先和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详细了解一下自己可以享受的产假待遇,更加要维护好自己应得的利益。
我国现阶段基础产假是98天,根据女职工生产方式相应的会有一些天数上的差别,剖腹产产假相较于顺产来说,时间会增加15天,有些地区还会有晚育假,增加30天,像辽宁剖腹产产假就可以长达158天,在准备休产假之前,各位女职工可以先向当地社会保障部门咨询一下具体的产假时间,做好合理规划,而且要提前和单位做好工作的交接,避免人手不足给单位带来损失。
产假可以在怀孕7个月以上开始申请,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将产假时间做好分配,尽量能够多一些时间可以陪在新生儿身边,这也是很多产妇们的心声。在产假期间,女职工可以申领生育津贴,或者由用人单位为自己支付工资作为休假期间的经济来源,当然申领生育津贴的前提是用人单位依法为你缴纳了生育保险。一般身体健康的孕妇都会在即将生产的阶段选择正式休产假,都希望可以将更多的产假时间集中到孩子出生之后,能够多陪伴在他们身边。有些男性职工在妻子休产假的时候也可以享受一段时间的陪产假,具体时间还要以单位规定为准,可以让他们能够多些时间陪在妻儿身边,享受初为人父的喜悦和幸福感。
顺产产假是劳动法赋予在职女职工的合法权利,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剥夺,大家要捍卫自己的权利,不能让他人侵害,用人单位更加要合法的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在员工休产假期间不能辞退或终止劳动合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产假期间,女职工也要好好调养自己的身体,尽快恢复到好的状态,能够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能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