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了女性身体就会有一些变化,比如说,看到油腻的就恶心,想吐,经常会感觉到头痛,头晕,吃不下东西,想睡觉。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可以运用试纸测测,这些情况是早孕的反应。出现这些情况大概怀孕也有40天左右了,那怀孕几天能查出来吗?
一般来说,在同房后的7—10天即可自行进行检测,可以通过早孕试纸或验孕棒检测晨尿来验孕,房事后时间越长越准确。总之在同房之后,最早的一个星期,最晚的大约3个星期,便能测出来是否怀孕。
第一种,早孕试纸测怀孕
用早孕试纸检测,用早孕试纸,同房后最早7天能检测到,一般18天能检测到,少数要20多天才能检测到。月经后7~10天则是为了让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而最佳的检测时间应该是同房18天后,或者下次月经推迟7~10天后为宜。
第二种,基础体温测试法
用基础体温测定方法检测,每天早晨醒后卧床测量体温,这时的体温称为基础体温。一般排卵前体温在36.5度以下,排卵后孕激素升高,作用于体温中枢,使体温上升0.3-0.5度。如卵子未能受精,则约一周后孕激素下降,体温恢复正常;若已妊娠,则孕激素保持高水平不变,使体温亦保持高水平。基础体温中的高温曲线现象持续18天以上,一般可以肯定早期妊娠。
第三种,血液或尿液HCG测试
可最早诊断出是否意外怀孕。当受精卵植入子宫后孕妇体内就产生一种新的激素,称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它的作用是有利于维持妊娠。这种激素在受孕后10天左右就可以从尿中检验出来。早孕血液检查是检测你的血液,而不是尿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数量。血液检查能检测出非常少量的荷尔蒙,所以能比尿检更早地(通常大约是排卵后6~8天)查出是否怀孕。
用B超诊断早孕是最正确可靠的方法,最早在怀孕5周亦就是月经过期一周,在B型超声波屏上就可显示出子宫内有圆形的光环,又称妊娠环,环内的暗区为羊水,其中还可见有节律的胎心搏动。
B超检查是每个孕妇都要历经的检查,在怀孕期间,如果有以下情况,最好到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
一、阴道持续流血。怀孕期间出现阴道持续出血,要判断是否为先兆流产现象,同时也要排除葡萄胎的可能,另外,了解胚胎的存活情况后可以判断是否继续保胎。
二、下腹痛。如果出现下腹疼痛,通过B超检查可以排除是否为宫外孕或怀孕合并肿物,能及早根据病症采取治疗措施。
另外,B超检查还能正确估计女性的怀孕时间,对月经不正常的怀孕妇女在推算怀孕时间时有很重要的意义,明显的胎儿畸形如无脑儿、缺肢等也可能在怀孕12周左右通过早孕B超检查发现。
如果月经正常,大概在月经中期,也就是两周以后排卵,排卵后到受精再到着床大概是一周左右,就已经历时3周的时间,着床后1周左右一般能够查出怀孕。总体来讲,从末次月经算一个月左右,就能从尿的试纸中测出是否怀孕。
问题一:受精后多久能测出来 一般情况下停经超过3-7天【月经40天(最早者35天左右)】左右就可以测得到了,也是比较准确的,最好是用早晨的第一次尿的中段来测,这样准确率会高一些的。
早孕检查一般检查尿液即可,当受精卵植入子宫后,孕妇体内就产生一种新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它的作用是有利于维持妊娠。妊娠早期(停经六周左右),孕妇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增多,怀孕自测的工作原理是检测HCG值,即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值。这种激素是由胎盘制造的,一般在怀孕几天后它就会出现在尿液里,但由于量少,开始不易测验出来,直到10天至14天才日益明显。(通过验血也可测得HCG值要准确得多)。
采集晨尿所用容器:
最好事先从化验室取容器做早孕检查,因其中有防腐剂,尿液不易变质,无条件者,可用任何广口瓶,但需洗净,并煮沸灭菌或用沸水冲洗。收集晨尿约10毫升后,迅速送化验早孕检查,如时间耽搁过久,可影响化验的正确性,尤其是夏天,更应注意这一点。
早孕测试纸具体使用方法:
将新鲜离心尿液上清液5滴滴在试纸上的检测孔中,5min内用肉眼观察结果。在一般情况下,早孕试纸检测结果有三种:如仅在试纸的对照区出现一条有色带(有的试纸显红色,有的试纸显蓝色),表示未受孕,反之,如在检测区和对照区都出现明显的色带,则表示阳性,说明发生妊娠,如果对照区无色带(不管检测区是否有色带),则表示试纸失效。这种检测具有快速、方便、灵敏、特异性高的优点。
质量控制:
使用新鲜晨尿(因为晨尿浓缩,激素水平较高。为了提高早早孕检查的阳性率,在前一夜还应尽量减少饮水量。),不能及时监测的标本应贮存于2~8℃,贮存期限不能超过48h。 低温下保存的试带条,恢复室温后方可开袋使用,注意试纸有效期。不同厂家生产的试剂盒方法上有所差异,以所使用的试剂盒的操作要求为准。宜采集首次晨尿(中段尿)100ml,离心取上清液用于检查。若为蛋白尿,应加热煮沸3min后,离心取上清液检查。不宜使用严重的血尿、菌尿、蛋白尿标本。检验过程每批试验均应设定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尿中LH、FSH、TSH等可与HCG产生试验的交叉反应,呈现假阳性。
避免假阳性方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