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海米在吃之前是需要浸泡的,只是如果泡太长时间,那么海米就没有味道了,这样会将海米泡烂,口感会变得非常差。
海米不泡也是可以吃的,只是这种食物在晾晒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微小的细菌和灰尘,这些细菌和灰尘是我们肉眼见不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温水将海米洗干净,然后再用沸水浸泡,等到海米变软就可以了。
海米对人是有很多的好处的,尤其是正处于生长期的儿童,这个时候,机体的各个组织都在迅速的增长,尤其是骨骼的生长更为迅速,这个时候,尤其需要钙质,虾米的含量十分丰富,小孩子吃了,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海米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锌元素、维生素b2等元素,宝宝吃海米可以促进脑部的发育。
饮食宜忌: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中老年人、孕妇、心血管病患者、肾虚阳痿、男性不育症、腰脚无。力之人尤其适合食用。
2、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时者、患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皮炎的老年人、患有皮肤疥癣者忌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海米
你好!我是夏沫,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你说水蒸蛋做法的1.5倍水是多少?这个问题很简单,只需要买一把厨房用的电子称就能完美解决问题,只需要先称好蛋液的重量,然后再称水是蛋液重量的1.5倍就可以了,下面附水蒸蛋的做法。
1.鸡蛋打入碗里,加少量盐、油一起搅散。
2.称好1.5倍量鸡蛋液的温水,和鸡蛋液一起搅拌均匀。
3.准备另外一只碗,把鸡蛋水用过滤筛过滤一遍,筛子里的残渣倒掉。
4.准备瓷碗,把鸡蛋液倒入瓷碗中,倒八分满,如果有气泡,用勺子把气泡舀掉。如果喜欢葱花熟点,可以撒入葱花到碗中或许虾皮等其他的菜也可以,出锅之后撒葱花也可以。
5.放入蒸锅内,一定要在碗上盖上盖或保鲜膜,盖蒸笼盖,我的是电蒸锅,蒸18分钟刚好。鸡蛋羮蒸太久了会变老,时间不够会没熟,一定要掌握好时间。
6.蒸好后焖2分钟再出锅,淋上生抽就可以开吃啦。
鸡蛋富含高蛋白质,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营养菜,一个人每天适宜只吃一个鸡蛋。
好啦,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生活愉快!
鸡蛋是家中常配的食材,能做出各种口味的菜肴,其中水蒸蛋是一道非常美味的家常菜,但要想蒸出一道美味的水蒸蛋,水是蛋的1.5倍,也就是说150克鸡蛋液配上225克水(150Ⅹ1.5=225),这个比例是黄金比例,但蒸蛋时间一定要撑握好。我分享一下水蒸蛋的做法,食材:鸡蛋3个(大约150克),葱20克。
制作步骤:先取一海鲜盘,打入3个鸡蛋(大约150克),加入清水225克,调味放适量盐、味精、胡椒粉、鸡精,用筷子搅拌均匀,使水与蛋液充分融合,葱叶切成葱花备用。
第二步:蒸锅水开后,放入蛋液蒸至10分钟出锅,加上葱花,浇上味极鲜,淋上猪油,一道美味的水蒸蛋就做好了。
你好,我是萍妹小厨,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蒸鸡蛋是非常美味和营养的一道菜。相信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想要做出一碗滑嫩细腻的鸡蛋羹,水的比例尤为重要,即鸡蛋和水的比例为1:1.5,听起来感觉还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但当我们真正蒸鸡蛋的时候问题就来了,1:1.5究竟该如何添加,没有一个标准,总不能每次蒸的时候都用量杯量一下蛋液多少再按比例算加多少水吧。
今天我们就谈谈鸡蛋和水1:1.5哪些方法可以用,哪些方法不建议采用。
不建议采用的方法概念模糊,比如蛋液100ml:水150ml这种做法,我们1:1.5的比例是在鸡蛋没有加水情况下,鸡蛋有大有小,根本谈不上用刻度来测量,费时,费力,费脑子。
可以采用的2种方法1.鸡蛋和水比例为1:1.5即一个鸡蛋所需要的水为半个蛋壳加3下水,记住这个方法,以后蒸鸡蛋加水一点也不用愁加多少了。易操作,不费事。
2.还有一种我经常用,我们可以提前把一个鸡蛋所需的水加到小杯子里,记住大概水到哪里,杯子小很容易记住的,这个不用担心。等到下次蒸鸡蛋的时候一个鸡蛋加一下水,2个鸡蛋加2下水…有人说鸡蛋有大有小,其实大了稍微多加点,小了就少加点,好判断,很简单。
感谢你的邀请,我是萍妹小厨,美食路上期待能与你一起交流,一起成长@萍妹小厨
; 干虾米在炒之前需要用冷水泡十分钟左右,温水浸泡的话大概5分钟左右。然后再清洗2~3遍,也不能浸泡时间过长,否则会影响干虾米本身的营养价值,更是影响食用口感。
干虾米使用前需要浸泡
干虾米在食用之前需要浸泡一下,虾米蛋白质含量高,食用对人身体益处很多,日常家庭中也很常见。除了食用新鲜的虾米,也有干虾米。干虾米利于保存,食用更方便。
常见的干虾米就是被脱去水分的用来保存更久的时间,使用之前要用冷水和温水浸泡,很多人为了能把尽快泡开,直接用开水,这样是不对的,这会使其营养快速流失,口感也很低。
干虾米食用前要用水泡一下,一方面是因为市面的干虾米都是散称的,为了卫生安全需要浸泡。第二是因为干虾米可能存在细沙,在浸泡过程中也能过滤一些出来。再就是浸泡可以去掉干虾米过多的盐。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