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乙肝大多会影响寿命,但慢乙肝总体病程可达数十年,具体影响多大,要看发病的年龄、疾病所处的阶段等。
1.当人群被乙肝病毒感染后,有80%左右的人是可以自愈的,因为人体有免疫系统形成抗体消灭病毒,这部分人的寿命不会受影响。
2.剩下约20%的人,很小一部分人因急性感染死亡,大部分人发展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者慢性乙型肝炎,区别是携带者无肝功能异常,后者伴有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两种人经过规范的随诊、治疗,如果疾病没有进一步进展,那么这部分人的寿命也不会受影响。
3.上述慢乙肝的人群约有12%-25%的人,因控制不好进展到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如果经过治疗控制在早期,也就是代偿性肝硬化,那么5年内10个患者约有1、2个患者会死亡,如果控制不好进展到肝硬化晚期,也就是失代偿性肝硬化,那么5年内10个患者约有7、8个患者会死亡。
4.上述肝硬化患者约有6%-15%的人会进展成肝癌,这部分患者因有长期肝炎、肝硬化病史,体质差,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少,死亡率更高,无法手术治疗的情况下,生存时间短则数月,长则至多一两年!
乙肝病毒携带是一个亚健康的状态,谁也无法预计什么时候会转为慢性肝炎。如果在早期肝脏轻度损害时,能及时发现,通过合理的治疗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如果没能够及时发现,任由其发展,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定期按需检查乙肝病毒量、肝脏B超、肝功能、甲胎蛋白、肝纤维化指标等项目。
打了乙肝疫苗不是万无一失的。但肯定是绝大多数情况都是有用的。
中国1亿左右的乙肝感染者,极大多数都是在婴幼儿时期感染的乙肝,所以孩子一出生就注射疫苗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强制给新生儿注射疫苗了。疗效很明显,20年前有研究显示我们婴幼儿感染乙肝概率大约是10%,如果母亲本身有乙肝,那么这个感染率会更高。而在目前,由于有了乙肝疫苗的接种,婴幼儿感染乙肝的概率已经不足1%了。这个成就是相当大的。
但是注射乙肝疫苗不是万无一失的。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孩子可能在母亲体内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那么出生后再接种疫苗也是无济于事。虽然这样的概率不大,但是有可能。
2、孩子可能在分娩的时候感染了乙肝,那么出生后再接种疫苗效果也会差很多。
3、不能排除部分疫苗可能不合格,假疫苗事件不是时有发生么?
4、由于个体差异,可能孩子接种了合规的疫苗也未必产生保护性抗体。
终上所述,接种疫苗不是万无一失的。但接种了疫苗之后,孩子的保护率肯定在90%以上,那些后面复查还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的孩子,可以加强接种。<
乙肝终身免疫这个说法并不是针对所有人的,有些人注射了乙肝疫苗之后,是可以保持终身免疫的,但是绝大部分人是不可能永久保持的,那么是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终身免疫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第一、 个人的体质问题。体质是决定疫苗在体内停留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之一,有些人体质好,那么就可以维持10年以上的时间,有些人体质较差,只能维持1-2年而已。不过要说到终身免疫的话,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
第二、 乙肝抗体滴度。这是决定疫苗在体内停留时间长短的另一大关键因素,一般来说注射的乙肝抗体滴度都有一定的标准,不过人工处理的话还是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如果乙肝抗体滴度高的话,那么疫苗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就长,若滴度较低,那么时间就短一点。
以上就是决定疫苗是否可以终身免疫的因素,总体上说,终身免疫是可以实现的,不过很难,基本上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在注射疫苗后,一般还需要做到以下两点才能保证发挥疫苗的作用。
第一、 确认疫苗是否注射成功,注射疫苗有可能失败,所以说要检查表面抗体。
第二、 做好定期的复测,接种成功后,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不管是体质好还是差的,都要做好复测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乙肝是否能终身免疫的回答,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不大可能的,接种成功后,也要做好检查工作。
喜欢这个回答,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收获更多靠谱的肝胆相关知识,关注【肝胆外科医生刘波】
目前,我国国家免疫规划中使用的乙肝疫苗为10微克重组乙肝疫苗。新生儿全程接种三剂次乙肝疫苗后,95%以上均会产生保护性抗体。即使是既往接种5微克重组乙肝疫苗的儿童,全程免疫后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比例也达90%。通常情况下,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1-3个月抗体浓度最高,随后出现下将,免疫后1年抗体浓度下降幅度最快,5-15年后15%-50%的儿童抗体转为阴性。但是,乙肝疫苗接种不单单产生体液免疫,还有很强的细胞免疫。因为细胞免疫的存在,人体内有较好的免疫记忆,即使体内抗体转为阴性,但机体仍对乙肝病毒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现有观察数据显示,重组乙肝疫苗接种后保护效果可维持20年以上,且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慢性化风险显著下降。因此,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不推荐加强免疫。
人人恐惧乙肝,如果患有乙肝不治能活多少年?
乙肝患者如果不进行任何治疗,一般来说寿命是会缩短的,但是也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因为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之后,可以不对身体的器官造成任何的伤害,肝脏的功能还有肝脏的形态都是正常的,这称之为乙肝病毒的携带状态,如果这个携带状态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到了50-60岁,甚至70-80岁,仍然维持携带状态,那么寿命就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可以活得和正常人一样。但是一般来说,携带状态在60-70岁的时候才转变为慢性乙型肝炎是非常罕见的。
在10-30岁之间就会出现慢性乙型肝炎的状态,如果不进行任何的治疗,在10年左右的时间就会进展到肝硬化,而如果肝脏炎症特别的明显,很可能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进展到肝硬化。
进展到肝硬化之后,肝脏就会加速向肝硬化失代偿期进展,而进展到了肝硬化的失代偿期,可以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甚至出现肝癌,这个时候寿命就会大打折扣了。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需定期规律随访。一般要求患者每3-6个月检测HBV-DNA、肝功能、超声影像、乙肝五项,有些患者需检测甲胎蛋白等指标。发现有肝脏炎症时及时治疗,大部分患者都不会因为乙型肝炎而影响寿命。
但是在临床上,确实会有部分乙肝肝硬化晚期,或者是肝癌的患者,或者是肝衰竭的患者,很可能在30-50多岁的时候发展到肝硬化、肝癌,这部分患者随病情缓慢的进展可导致死亡。
如果乙肝不经过治疗,实际上患者的生命处在非常大的危险过程当中,特别是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的患者,有可能在30-40岁乃至更早的时间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而死亡。但是如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时的治疗,定期监测,大部分的患者都不会因为乙肝而影响寿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