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扩展资料:
安史之乱主要人物:
1、安禄山
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族巫婆。
安禄山之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子安思顺、安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
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
安禄山长得痴肥,眼盲后,长期靠心腹小宦官为其穿衣。因其宠爱幼子,二子安庆绪见安禄山对自己不加宠幸,心中怨愤,命令安禄山宠幸的宦官李猪儿在替他穿衣时,以刀刺其腹而死,安方势力开始走下坡路。
2、史思明
史思明(703年—761年),初名崒干,宁夷州突厥人,居营州柳城,其貌不扬,懂六蕃语。与安禄山为同乡里。天宝初年,累功至将军,知平卢军事。从安禄山讨契丹,表任平卢兵马使。
安禄山反,他略定河北,被安禄山任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有兵八万人。及安庆绪杀禄山自立为帝,他为唐师所败,退保邺城,降唐,封归义王,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
肃宗恐其再反,计谋杀之,乃起兵再叛。乾元二年(759年)拔魏州(今河北大名),称大圣周王,年号应天。
后进兵解安庆绪邺城(今河南安阳)之围,杀庆绪,还范阳,称帝,更国号大燕,建元顺天。上元二年(761年)春,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与部将谋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史之乱
“奉事官胡逸自京回,奉密旨,遣禄山将随手兵入朝来,以平祸乱耳。”
天宝十四年冬,安禄山向部众宣称,将起兵入长安,清君侧,杀杨国忠。摧毁盛唐大厦的“安史之乱”正式拉开帷幕。那么,御极天下四十余载的唐玄宗在这场叛乱之前,难道就没有一丝一毫察觉吗?
安史之乱大致有远近两个起因,前者是社会发展、土地兼并等问题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及危机所致,后者则是安禄山野心膨胀后的结果。
远因并非“安史之乱”在唐玄宗执政时期爆发的绝对因素,这里不做讨论。所以,本文只分析后者,包括唐玄宗从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以及他真的像人们印象中那么后知后觉吗?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切都要从唐玄宗最擅长的权力斗争说起。
安史之乱的直接肇因,源于唐玄宗搞权力平衡的翻车掌握唐朝半数雄兵的四镇节度使,让皇帝芒刺在背的养子——王忠嗣
作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唐玄宗可不是晋惠帝、宋徽宗那种愚蠢、无能的皇帝。以两次政变起家的他,深知权力斗争之残酷,从功臣到亲儿子,既要重用,又要无时不刻的防范打压。
唐玄宗义子王忠嗣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
王忠嗣战功卓著,屡次大败契丹人、突厥人、吐蕃人,受封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天下半数精兵尽在一人掌握,自唐朝立国以来,堪称空前绝后。
但这都是形势需要,自从突厥衰落以后,东北方的契丹人和高原上的吐蕃人就成为唐朝最强劲的敌人,从辽东到陇右,他们给唐朝带来了超级巨大的压力。
唐朝将四镇边军交给王忠嗣统率,是为了给朝廷办事。然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身为手握重兵的边将,天然就会遭受猜忌,就算功勋卓著的皇帝义子也不例外。
尤其这个义子还与太子交好,这不得不让唐玄宗在重用他的同时,又怀有深深的猜忌,时不时就要拿捏、敲打一番。
钳制四镇节度使,推出两
安史之乱的发生绝对不是偶然,安禄山作为地方重臣,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和背景,但他还是有一定的能力,不然唐玄宗也不会重用他,更不会让杨贵妃认他做干儿子。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的原因,首先是觊觎大唐江山,大唐的富饶和皇帝的至高无上,让积攒了一定势力的安禄山蠢蠢欲动,加上干妈杨贵妃的柔情,使得安禄山不得不挺而走险,以命一博。
唐玄宗本以为认了安禄山做干儿子,他的江山更加牢固,内有能人李林甫,外有达人安禄山,虽然自己年纪不小了,唐玄宗依然可以风花雪月,玩他的浪漫游戏,所以说唐玄宗根本不会防范安禄山,不是傻子的安禄山难道还看不出这一点小道道。
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让安禄山入朝晋见,都城的歌舞升平与边关的苍凉相比,安禄山的心思起了变化。
李林甫有一双能穿透人心的眼睛,由于职业的习惯,他死死盯住安禄山的一举一动。对于李林甫,安禄山是恐惧加敬畏,所以安禄山想方设法巴结李林甫,从一般的交情慢慢升级为朋友。不知是出于惺惺相惜,还是相互利用,两个人就是如此奇迹般的交往着。
有李林甫在,安禄山很乖,处事也很谨慎,可李林甫毕竟年岁大了,撑不了天命,公元753年1月李林甫走完了非议的一生,公元755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了,这场动乱一直持续到公元763年结束,虽然叛乱最后被镇压,但大唐从此由盛而衰。
安史之乱结束以后,北方河北许多地区摆脱了唐朝的控制,胡化现象日益严重,可以说版图已经不完整了,这些区域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才重新回归王朝版图。虽说安史之乱没有直接导致大唐灭亡,可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太监的权力大得可以随意任免皇帝,唐王朝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此时的唐朝日落西山,如一个苟延残喘的病人。曾经辉煌一时的西域都护府失控,河西走廊众多地区成了吐蕃的地盘。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人民也遭受了战乱带来的痛苦,流离失所。
安史之乱的发生,唐玄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年轻时的唐玄宗英俊潇洒,也干过不少漂亮的事,如诛杀韦后,赐死太平公主,开创开元盛世,可老了,就荒废了朝政,只顾享乐,他统治时期重用李
你应该看过西游记中的《中途遇三难》吧,里面的猪八戒被几位有心戏弄他的“仙子”用头巾蒙住,愣是没抓住一个“新娘”,最后还被捆绑起来了。
唐玄宗没有察觉安禄山反叛,同样是四位有心的“人”用头巾蒙住了他。
哪四个“人”呢?
第一个,当然是安禄山。
安禄山性情狡猾,极其善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能讨人喜欢。张守珪,李林甫,杨贵妃等人都对其信任有加。《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记载:
二十八年,为平卢兵马使。性巧黠,人多誉之。授营州都督、平卢军使。厚赂往来者,乞为好言,玄宗益信响之。天宝元年,以平卢为节度,以禄山摄中丞为使。入朝奏事,玄宗益宠之。三载,代裴宽为范阳节度,河北采访、平卢军等使如故。采访使张利贞常受其赂;数载之后,黜陟使席建侯又言其公直无私;裴宽受代,及李林甫顺旨,并言其美。数公皆信臣,玄宗意益坚不摇矣。后请为贵妃养兒,入对皆先拜太真。玄宗怪而问之,对曰:“臣是蕃人,蕃人先母而后父。”玄宗大悦,遂命杨銛已下并约为兄弟姊妹。
而且安禄山对于自己的叛变行为,隐藏极深。
禄山阴有逆谋,于范阳北筑雄武城,外示御寇,内贮兵器,积谷为保守之计,战马万五千匹,牛羊称是。
十三载正月,谒于华清宫,因涕泣言:“臣蕃人,不识字,陛下擢臣不次,被杨国忠欲得杀臣。”玄宗益亲厚之,遂以为左仆射,却回。
应当说,安禄山这种表面上阿谀奉承,内藏心机的个性,对唐玄宗造成很大的蒙蔽。其实,当时有很多有识之士都在警告唐玄宗,安禄山必反,但是唐玄宗不为所动,甚至勃然大怒,把告密者送给安禄山,可以看出李隆基对安禄山的信任。
第二个对李隆基造成蒙蔽的,是唐朝的
唐朝的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
安史之乱是唐朝唐玄宗时期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在755年12月背叛了唐朝以后发动的战争,是同朝时期为了争夺统治权而发动的内战,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
安禄山发动的这场战争历时八年之久,在763年的2月17日才结束,这场战争使唐玄宗时期的唐朝人口大量流失,唐朝的实力也因此大减。
因为发动叛乱的主要将领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所以这场战争被称之为安史之乱,又因为它是发生在唐玄宗的天宝年间,所以也被称为天宝之乱。
扩展资料:
以安史之乱的爆发为导火线,唐帝国的危机在以下三个层面凸显了出来:首先是玄宗与肃宗间的中枢矛盾。玄宗在安禄山叛乱后,以任命皇子和宗室、并设立大军区的方式来应对战事的发展。
尤其当潼关被克、玄宗与肃宗分道扬镳后,这一策略变得更加明显。但无疑,这一政策也激化了玄宗与肃宗间的父子矛盾,河南节度使人选的更替。
以及在江淮爆发的永王之乱就是这一中枢矛盾的体现。这一危机最终靠着肃宗取得对玄宗中枢斗争的胜利,即唐中央回归一元统治而宣告结束。
第二波危机来源于新兴的地方军将。尽管不再延续大军区的设置,但取代玄宗的肃宗出于讨叛战争等的需要,仍旧在诸藩镇之上设置了拥有统辖诸镇之权的河南行营元帅与江淮都统。
不过,无论是在河南设置元帅,还是在江淮设置都统,肃宗对凭借安史之乱而壮大势力的河南地方军将现在都格外关注,尽管他们大都曾对抵御叛军南下起到过关键作用,比如张巡。
所以,肃宗既有利用河南元帅去除这些地方军将的努力,也有期望依靠江淮都统打压他们的决心,只是后者的失败最终导致了刘展之乱。而在上述种种措施的实施下,到肃宗朝末年,这波同样由安史之乱引发的危机也宣告结束了。
第三波危机来源于西部的异族。党项、吐蕃趁西部唐军东调平叛之际,逐渐侵蚀帝国的西部领土,并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