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煮药要多久

时间: 阅读:2491
煮药要多久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02-01 22:11:54

中药熬多长时间最好

1、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到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到15分钟左右。

2、用于治疗一般常见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脏腑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心血管类疾病的调理性药物。头煎从沸后中火煎煮20到3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左右。

3、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补益药,如:气虚、血虚、肾虚等各类虚损病症的药物。头煎从沸后小火(文火)煎煮30~40分钟左右,第二煎药沸后再煎20到30分钟。

特殊药的煎煮方法

1、保健药

一般是种和各种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

2、后下药

有些药方要求一味药或几味药后煎,也就是在其他药煎10分钟后再放入药罐。因为有些药材久煎无效,如钩藤等;有些药材带有芳香味,久煎降低药效,如金银花、连翘、薄荷等。

一般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宜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5到10分钟投入锅内。


3、溶化药

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先煎药

一些质地坚硬的药材,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到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例如贝壳类、矿物类、骨甲类等应先煎。

5、冲服药

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6、另煎兑入药

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煎熬中药时注意方面

煎药器具:在煎药时尽量使用砂锅、不锈钢、玻璃、搪瓷等为佳,忌用铁器、铝器、铜锅。因为前者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以保证药物的疗效。而铁铜类成分性质较为活泼,易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影响疗效。

浸泡方法: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干净的冷水浸泡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过药面3-5cm,浸泡20-60分钟为宜(过久则药物易发霉变质),这样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

煎煮方法:每剂药煮两次。第一煎先用大火将浸泡好的药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少些(以淹没过药面),火候同第一煎。煎时最好加盖, 一般情况下煎药时注意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否则气味易走失,药效降低。

煎熬时间: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第一煎20-30分钟,第二煎15-25分钟;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第一煎40-60分钟,第二煎30分钟左右;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第一煎6-15分钟,第二煎5-10分钟。

滤取药液: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成人量约200-300ml,儿童量约为成人的1/4-1/2,即50-150 ml。

服用时间: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上午服用第一煎所煎出的药液,下午服用第二煎所煎出的药液,这样可以使两煎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所起的作用均匀可靠。也可以将两煎药汁混合,分上午和下午两次服用,两次以相隔6小时左右为宜。当天煎的药当天最好服用完,不宜保存。滋补药宜饭前半小时服用;清热药及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半小时服用;其它药剂请遵医嘱。

服用方法:服用方法分热服、温服、冷服3种,一般而言,发汗解表药和温补药宜温服;祛寒药、治疗关节痛和溃疡病的药宜热服,清热解毒药宜冷服。

注意事项:中药包里经常看到用纸或纱布另包的中药,标有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等字样。一定要按要求去做,否则将影响药物的效果。煎煮过程中视情况可以加水量,但要不断搅拌,防止溢锅、糊锅。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3-01-08 13:13:32

    我们先抛开医生水平不讨论,这样讨论就没意义了,大师级别的人物咱也无缘得见,就说入门级别的吧。至少也要能理解中医原理的,至少也要能理解升降沉浮的,至少能理解中医是解决疏通人体循环的,当然这种入门级别的人,在当今的中医师中,已算罕见了。至少要入门级的中医师开的药方,才有讨论价值!

    然后,再抛开辨证不谈,就算是入门了的中医师,也不敢保证辨证一定准确,人的水平是有高低的,也会受一些突发因素影响,我们要讨论的是,经过这种医师的详细辨证,认真思考后开的方。

    再后,抛开中药的问题不谈,因为市场上每种中药来源不同,炮制方法不同,这样讨论也没有意义。我们界定一下,野生的,非转基因的,道地的,按时采摘的,按照《雷公炮制》的方法炮制的药材吧。

    那么一般中药多久能见效呢?

    如果是普通外感,一般是2小时内见效,本人是业余爱好者,学来只给自家人治病的,伤风感冒,一般2小时能治愈。当然,我只给自家人看病,他们感冒了都是在早期我就开始治疗的。如果拖得比较严重的,一般半天见效,一天内好基本没太大问题。

    如果是内伤,那就比较复杂,还要看在哪个位置,看是否有兼证等。一般来说,太阴经病会快点,厥阴经病会慢点,有兼证会麻烦一点,阳虚证会快点,阴虚证会慢点,急救药效果会快点,去根缓治药效果会慢点。但是不管怎么说,基本上3剂以内肯定有反应的。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1-08 13:13:32

    中药起效並不慢!但要看病人病情及配方!感冒发热的退热,会使用精通掌控十五分钟则起效了!远比西药快!就看中医生的经验和水平!中医易学难精,更难悟空与掌控!沒几千例的各式感冒案例,你亦沒可能悟空精配和掌控的!说就容易,没亲历亲为,亲自尝试,某种药,或药的配伍你不敢用,不会用!书本案例谨可作参考!实战则需要判断各种情况,和各种问题的!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悟空,不断增强掌控!这样才真正有效,和起效迅速的!还是用证,衔,级别,职称治病实际!!!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1-08 13:13:32

    中药的成分相对比较安全,副作用比较小,对肠胃的刺激性比较小,很多人对中药的接受度很高。但又觉得中药的药性比较慢,觉得疗程有点长,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中药的起效时间需要多久?

    所谓起效时间,是指从服药开始到药物发挥疗效所需的时间。中药吃多久有效,不能一概而论,具体的时间不能确定。每个人的病情不同,体质也不一样,有的疗效可能快,有的疗效可能慢,都是因人而异的。

    1、取决于疾病的性质

    比如新发的疾病,急性期,一般服药后3-5天即可见效,一般不会超过2周。如果是慢性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等,可能见效会慢一点,一般在2周到1个月之间。

    2、每个人的体质不同

    不同的疾病,服用的药方和剂量也是不同的,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对药物的吸收能力也不相同,所以,一般中药的起效时间是不能明确的,病情严重的起效时间长,病情温和一点的,一般见效快一点。

    中医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效果,然后逐渐改变处方。超过一定时间还没见效的,需要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更换药方。

    服用中药重要的不是吃多久,而是要看是否对症下药。 有的药吃一副就好了,也有的要坚持吃。一般来说,中药需要服用三个疗程,一个疗程7天,如果病情严重就需要继续坚持。

    另外,中药调理与治疗的时间不一样,可能会比较长。服用中药,不宜使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忌口,有助于药效的发挥。

  • 山亭柳
    回复
    2023-01-08 12:12:22

    一般中药的熬煮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头煎半个小时,第二煎20分钟,合在一起一般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如果煎煮之前需要泡药,再需要半个小时的浸泡时间,一个半小时左右基本就完成煎煮的所有工作。

    中药简介: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煮羊肉多久

虾能冻多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