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首先,来说说把屎把尿的危害:
几个月的宝宝大脑发育不成熟,吃完就拉,这就是所谓的“直肠子”。过早的把屎把尿会影响孩子脊柱和髋关节发育,容易造成关节松弛甚至脱位。
其次,对孩子的括约肌不好。
婴儿的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要在3岁左右才完全发育成熟。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在此之前,孩子是没有能力完全控制排便排尿的。过早的把屎把尿还容易引发孩子痔疮和脱肛。孩子在把屎把尿的过程中用力过大,增加脱肛的风险,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最后,建议妈妈们在宝宝22~27个月的时候,再开始对宝宝进行排便训练。
在这之前还是给宝宝用纸尿裤吧,妈妈们勤换,每次大便之后用水清洗宝宝的屁屁,晾干再涂上护臀膏,就可以避免红屁屁了。
如果你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比如孩子眼角动一动,你就知道孩子是放屁还是拉尿,甚至可以知道孩子一个激灵后多少秒变会小便,那么可以顺势帮孩子脱裤子拉尿。4个月给孩子“把尿”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你压根就不知道孩子几时会拉尿,只是你认为孩子有尿了,然后你就把孩子裤子一脱,就抱着一个小小的4个月脊椎还不特别成熟的,髋关节也还是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不能自己控制尿屎的出来的孩子,用你的意念来指导孩子拉尿拉屎。这样的“把尿”是不建议的。
如果是家长用意念来把尿的话会有以下5种危害:1、影响脊椎发育
建议孩子小于6个月的时候竖抱,一般都是一手扶屁股一头扶头的,主要是把孩子的脊椎在一条直线上。
而把尿时我们两边手都托着孩子的大腿了,脊椎只能自求多福,不少孩子在把尿时是东倒西歪的。
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脊椎受伤,比如说脊椎侧弯,甚至是驼背的发生。
2、导致髋关节的受伤
这一点也是崔玉涛崔医师极力建议家长不把尿的原因。经常把尿把孩子的两腿掰得宽宽的可能会导致孩子髋关节发育受损。
3、可能会导致肛门的损伤
频繁把尿容易造成肛裂,孩子没有尿意没有便意却要去用力,用力时腹压会增高,而腹压频繁的增高会压迫肛门,甚至引起肛裂,甚至是脱肛。
4、更不利于孩子自主大小便
大部分儿童专家认为等孩子具备自我控制能力后再进行上厕所锻炼,研究发现在一岁半之前就给孩子练习上厕所的话,孩子经常要到4岁之后才能自己学会大小便。也就是孩子学了两年半的时间才能掌握相关的技能。
但是如果在两岁左右就开始锻炼可能只需要一年就可以独立上厕所。过早给孩子进行把尿,想孩子早点学会自己大小便,那可能是适得其反。
孩子的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在二岁前都是不成熟的,把尿就让这两种括约肌长期处于处于松弛的状态,孩子都没有便意和尿意就
过早把尿易引发脱肛。众所周知,新生宝宝的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尤其是颈椎、脊椎都很软,还不够结实。所以,宝宝三个月前,枕头枕太高、枕着家长手臂睡觉、长时间竖抱、让宝宝过早站立都是不利于宝宝颈椎、脊椎生长发育的。而把尿则更容易发生危险!
同时,把尿成习惯后,会导致孩子没尿也要憋出点尿,有尿却不会自己尿,从而导致括约肌受到影响,易引发痔疮和脱肛。建议宝宝一岁以后再把尿,前期可以使用纸尿裤解决。
除了把尿,还有很多育儿的陋习妈妈一定要规避。
一、剪睫毛
剪睫毛可以让睫毛变长?错!眼部感染的危害正在靠近!
人的睫毛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眼睛不受灰尘和强烈光线的刺激。而且,睫毛本身就有一个新陈代谢的周期,就像头发一样会掉,也会长,所以,剪睫毛不但不会使睫毛变长、变翘、变浓密,反而会因为失去睫毛的保护屏障,增加感染眼部疾病的几率,从而有可能引发宝宝的各种眼疾。而新长出来的睫毛比较短且比较硬,会刺激到宝宝的眼球、结膜和角膜,会让新生儿产生怕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异常症状,严重者还会继发眼部感染。所以父母完全没有必要给新生宝宝剪睫毛。
二、绑腿
绑腿会影响髋关节发育,婴幼儿时期,宝宝四肢处于蜷曲状是宝宝的正常生理现象,随着宝宝生长发育,这种情况均会慢慢消失的。而老人们常说的O型腿,是由于过早站立、佝偻病等因素引起的,主要跟后期护理不当有关系。
想用“绑腿”、“蜡烛包”预防罗圈腿、塑腿型的做
婴儿一般在24小时之内,每2-3小时换一次尿不湿,所以每24小时换尿不湿的次数约在8-12次。长时间不换可能会出现漏尿、反渗、闷红屁屁等情况,还容易滋生细菌,引起红疹等问题,这样宝宝会非常难受不舒服,也会因此经常哭闹让大人心疼焦虑。当然你可以选择一款吸尿量大、吸收性好、透气性佳的尿不湿,比如我去年被小红书种草的摩贝恩微敏净护系列尿不湿,这几方面都做的很不错,一片可以接宝宝5-6次嘘嘘呢!可以减少更换尿不湿的频率,而且采用的面料很柔软舒适,宝宝穿着很舒服,透气性也是绝绝子,每次更换屁屁都是干爽的,从没红屁屁过,宝宝也很少哭闹,真是让我省心了不少,建议你试试,不明白的也可以再百度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