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压五行山下
在《西游记》中,对孙悟空比较明确的时间是,孙悟空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的时候,是“王莽篡汉之时”。王莽接受汉帝禅让,是在公元1年。
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
以此到推,应为孙悟空大闹天宫、做齐天大圣时期。孙悟空在天上做着齐天大圣闲职,偷吃蟠桃、仙丹,偷喝御酒,闯下大祸,逃回花果山这段时间,书中表示是“百十年”,也就是一百一十多年。
四健将打扫安歇,叩头礼拜毕,俱道:“大圣在天这百十年,实受何职?”大圣笑道:“我记得才半年光景,怎么就说百十年话?”健将道:“在天一日,即在下方一年也。”
考虑到大闹天宫虽然交战激烈,但毕竟时间短暂,合并入这百十年计算。也就是公元前110年左右,这段时间正是汉武帝统治中期。
在齐天大圣之前,孙悟空还在天上做了有半个多月弼马温,因为闲官小,反回了花果山。这期间虽有李天王奉命捉拿,太白金星宣旨册封,大概一年也就够了,一共十七八年的光景。正处在汉武帝统治前期。
结合《西游记》和武王伐纣,应该很好推算孙悟空出生和活动的时间了。
在《西游记》唐僧西天取经,被猎户刘伯钦护送到两界山时,刘伯钦说这两界山是大唐和鞑靼的分界线,以东归大唐,以西归鞑靼,刘伯钦是大唐人,因此就不能越界送唐僧西行了。唐僧正在心慌,牵衣执袂,滴泪难分之际,呼听得山脚下喊声如雷道:“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刘伯钦就给唐僧解释了这喊声一定是山脚下石匣中老猿的叫声。接着刘伯钦对唐僧说:“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时,天降此山,山下压着一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至今,冻饿不死。这叫声必定是自他传来。长老莫怕,我们下山去看来。”从这里的记述可见,王莽篡汉时天降此山,我们知道,王莽篡汉正在公元8年左右。孙悟空大闹地府时,正是其该活342岁寿终时,这342年间,包含了孙悟空出生花果山和去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那儿学艺,学艺归来重整花果山,龙宫要宝及大闹地府。这之后孙悟空先跟随太白金星到天上作弼马温十数天,托塔天王带哪吒收妖猴孙悟空两三天,后又被召天宫封为齐天大圣大概有一个月,后又搅乱蟠桃会,大闹天宫,被抓获刀砍斧剁电闪雷劈无济于事,就被太上老君关进八卦炉中炼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开炉后又跳出来大闹天宫。没办法,玉帝方请如来到来,镇压了孙悟空。因为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孙悟空从做弼马温到被如来压到五行山,这期间大约有一百余年。一百年再加三百四十二年,差不多是四百四十二年,再减去八年,正好是公元前四三八年左右。也就是说,孙悟空正出生在战国初期。我们一般把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是从
首先说结论:在西游记的描述中,孙悟空诞生的时候,天庭中千里眼顺风耳都已经存在了,而天庭的基本架构也完善了,孙悟空上天庭都没有官职空缺了,李靖、哪吒、二郎神都已经在天庭就职了,显然武王伐纣已经过去了很久了,封神早已经过去了,哪吒他们都已经肉身成圣了。
在《西游记》小说第一章中描写孙悟空诞生的时候有描写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得真,听得明。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看看,此时千里眼顺风耳都已经在天庭为官了,而千里眼顺风耳在《封神演义》中尚是高明高觉,由此来看,此时已经是封神过后很久了,而且在《封神演义》的时代,天庭到处都缺人,连南天门都不是常开的
哪吒到了宝德门,来得尚早,不见敖光,又
三国——魏国
魏 三国时的魏国(公元220年-265年),始于魏文帝曹丕,至魏元帝曹奂,曹丕之父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太祖,魏朝,计曹操共6帝。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魏国皇帝谱
1,魏武帝曹操(155-220) 曹操,字孟德,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后经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官职不断提升,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曹操颁布“屯田令”,大力发展生产,为以后的魏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他任人唯贤,不断壮大势力,先后灭掉,吕布,袁术,袁召等诸侯,使“三分天下有其二”,但208年于赤壁败于孙刘联军,形成三国局面。曹操死于220年,时年66岁。死后被追封为魏太祖。
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观沧海》我想大家都读过。曹操也是本人最为崇拜的古人之一,其才远在刘备之上。
2,魏文帝曹丕(187-226) 220年庚子年十月称帝,年号(黄初),在位7年, 曹丕,曹操的儿子。220年废汉献帝自立,国号“魏”。 他继续推行曹操的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方针,确立了“九品中正制”。死于226年,时年40岁。
3,魏明帝曹睿(203-239) 227年丁未年即位,年号(太和),公元233年葵丑年二月改元(青龙),公元237年丁巳年三月改元(景初),共在位13年,曹睿,曹丕的儿子。即位后以司马懿为大将军,多次打败蜀相诸葛亮的进攻,但他好靡奢,喜女色。魏国政治开始衰落。他死于239年,时年36岁。
4,魏齐王曹芳(232-274)(239-254)在位,公元240年庚申年使用年号(正始),公元249年己巳年四月改元(嘉平),共在位15年,曹芳,曹操的曾孙,曹楷的儿子。明帝无子,死后由曹芳即位。在位时被司马懿篡权,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254年,曹芳被废,274年死,时年43岁。
5,魏高贵乡公曹髦(241-260)(254-260)在位,公元254年甲戌年十月年号(正元),公元256年丙子年六月改元(甘露),共在位6年,曹髦,曹丕孙,曹霖的儿子。十四岁即位,260年,被司马昭杀死。时年19岁。留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谚语。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