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荸荠大约20分钟就能熟,煮到这个程度的荸荠口感脆嫩,而且保留了甜味。时间太短的话中心部分煮不透,吃起来还是会生涩,煮的太久又容易变粉,也会失去甜味,口感大打折扣。
荸荠形似马蹄,所以有些地方也直接叫马蹄,在我国是一种特色蔬菜,气味和玉米相似,口感却更几近似于莲藕。中医上讲,马蹄寒性,也具有清热去火,生津止渴等功效,经常吃马蹄可以防止体内水分流逝,也可以预防肺热咳嗽。
通常我们食用荸荠都是直接水煮或煲汤,也可以制作成淀粉具有和藕粉一样的食用价值。当然也可以拿来做菜,比如我们常见的狮子头,四喜丸子,生煎包等馅料都是用荸荠做成的,使用荸荠能增加馅料的黏性和滑嫩的口感。除此之外,马蹄也可以搭配虾仁,荷兰豆,木耳等清炒,也可做成蜜汁马蹄等甜品。
一、荸荠的推荐做法
荸荠的糖分不多,直接食用味道不够甜,吃多了也很乏味,因此如果将荸荠用糖水煮过之后,味道会更好。不过用糖水煮过后直接食用,甜味也进不到内部,所以有一道非常好吃的美食——糖水荸荠罐头,由于长时间的储放,甜味渗透了整个荸荠,吃起来非常的脆嫩爽口,强烈推荐给大家。
1.将500克荸荠洗净削皮,再冲洗干净备用。
准备两个罐头瓶子,用热水烫洗一下,这样既可以杀菌,也可以快速的蒸发掉内部的水分。
准备200克冰糖,如果有蜂蜜也可以再加点蜂蜜丰富口感
2.起锅加入1000克水,放入荸荠,煮10分钟。
加入冰糖和蜂蜜,再煮10分钟。
3.关火,放在一边等到完全凉透,带汤全部装进瓶子里,盖盖拧紧。放冰箱冷藏保存1周即可食用。
二、荸荠的削皮技巧
因为荸荠的形态过小,所以皮非常难削,以下分享两种快速削皮的方法:
1.买回来的荸荠先不要直接拿刀子削,洗净后用水果刀先切去根部和头部,剩下中间的一圈皮用水果刀像削苹果的手法转圈削,很轻松的就可以一刀削完。
2.将洗净的马蹄放水里烫煮两分钟,再焖几分钟,等水凉一点的时候拿出来用手使劲一搓,皮就可以掉下来。也可以借助刀子将皮刮掉,这样的方法比生的马蹄皮更容易刮下来。
3.如果一次买的荸荠比较多,一直用拿在手里削的话,手也会很快发酸,我们可以用筷子插进马蹄的根部,在擦土豆片的擦子上将皮擦掉。
1⃣️如果你不懂古诗词中的平仄,你就以标准的汉语拼音的四声调"平上去入"取前面两个为平声,取后两个为仄声,也没有人说你不对。
2⃣️小朋友学拼音时,老师指着韵母上方的符号叫:
*第一声平声"-"走平路、
*第二声上声"/"上坡、
*第三声去声"v"下坡再上坡、
*第四声入声"丶"再下坡、
3⃣️用平上去入四声调读出下面四个字:妈ma,-、麻ma,/、马ma,v、骂ma,丶、
4⃣️第一声调的妈,音平而时值较长,而区别于第四声调的骂,音的时值较短较轻、
5⃣️比如:海上升明月(仄仄平平仄)、天涯共此时(平平仄仄平),好的对联要达到上联的平对应下联的仄、
6⃣️比如:烟锁池塘柳(平仄平平仄、火、金、水、土、木),我曾答过下联:焰铺港圳桥,千古绝句难在既要平仄相对又要金木水火土相对,意境还要相对。
谢谢!
大家都知道对联具有四个特点:分别为形式对称,内容相关,文字精炼,节奏鲜明。对称是包括了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平仄相对。但你提出平仄是什么意思?
下面我将这一问题做详细的说明。对联的四声就是平仄、对仗的概念,只有了解概念的目的,才能弄懂对联的结构和组成。
在我国的汉字把声调分为四种,我们所称为四声,即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平声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声就是声调的第三声和第四声,在汉字当中上声及去声。可能在对联的结构和各地的方言有所不同,在我们客家的读声,一般是保持古音韵平上去入,最好掌握的办法,就是要认真去区别每一个字的读音,字音响的、长的,就是平声,短促的就是仄声。但是,要写到一幅好联,上联要平仄相同,错别有致。下联的音韵,要与上联的音韵相对仗,在总体上读起来,并保持有余味,这才是真正的好联。好联的煞尾时,平仄必须要严,在上联的煞尾字必须用仄声,下联的煞尾字用平声。当然,也没有绝对的,例如,在数量字一、三、五,不论平仄,保持单双字上下联在二、四、六要分明,用平声的就用平声,该用仄声的用仄声,切忌失严。
具体来讲,“平”就是指平声字,即平字和阳平字的合称。“仄”指的是侧也,顾名思义,就是不平的意思。仄声字是上声字、去声字和入声字的合称。对你的问题,我就回答到这,要了解更多有关对联方面知识,敬请关注。
马蹄可生吃也可熟吃,如果要煮熟吃,约10-20分钟就可以了,用高压锅大约五分钟就够了。
蒸的话则要的时间比较长,至少要半小时以上。
1、荸荠其实生吃最甜,如果煮的话,用高压锅大约五分钟就够了。蒸的话则要的时间比较长,至少要半小时以上。
2、煮到完全熟,熟透,要颜色深黑,指甲掐掐没有像生的一样脆响的声音,一般大火10分钟就可以了。
3、要看怎么吃,若用其做甜品,则需煮的烂点,约10-20分钟;若用其炒菜,则等其它食材将熟时再加入荸荠快速翻炒后即可出锅。
扩展资料:
荸荠(学名: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又名马蹄、水栗、乌芋、菩荠等,属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有细长的匍匐根状茎,在匍匐根状茎的顶端生块茎,俗叶荸荠。秆多数,丛生,直立,圆柱状,有多数横隔膜,干后秆表面现有节,但不明显,灰绿色,光滑无毛。
本产于中国 ,广布于全世界,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也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
参考资料:荸荠(荸荠属植物)_百度百科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