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贫血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值。
血红蛋白正常值低于以下数值可诊断为贫血:
1.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
2.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 10g/L。
3.孕妇血红蛋白<100g/L 。
6个月到6岁儿童<1 10g/L,6-14岁儿童<120g/L。
需要注意的是,在妊娠、心力衰竭时血容量增加,血液被稀释;脱水失血时血液被浓缩,都会影响血红蛋白含量,贫血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根据血红蛋白 减少的程度不同将贫血分为四度:
1.从正常下限-90g/L者为轻度。
2.90-60g/L者为中度。
3.60-30gL者为重度。
4.<30/L者为极重度。
新生儿血红蛋白144-120g/L者为轻度,120-90g/L者为中度,90-60g/L者为重度,<60y/L者为极重度。
引起贫血的原因主要为红细胞生成不足 、溶血性和失血性三类。
1.红细胞生成不足引起贫血最常见的原因为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性贫血(铁缺乏)巨幼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叶酸不足)、维生素C不足、蛋白质缺乏等。常见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他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贫血、严重慢性肾病所致贫血等。
2.溶血性贫血(即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可由红细胞内在异常或红细胞外在因素等引起。红细胞内在
谢邀.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而出现贫血表现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
由于红细胞容量测量比较复杂,临床上常常以测量比较方便的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的英文缩写为Hb来替代,单位通常为g /L.
临床上常见的贫血病因如下:
1、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即造血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和造血原料异常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造成贫血;
①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的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白细胞等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性病变
②造血微环境异常导致的贫血
造血微环境异常的疾病包括:骨髓基质、基质细胞和细胞因子,前两者异常包括:骨髓坏死、大理石病、骨髓纤维化以及各种骨髓外肿瘤发生骨髓转移、各种骨髓炎,而后者异常是由慢性肾功能不全、肝脏疾病、甲状腺或者垂体功能减退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或者肿瘤性疾病和部分病毒感染会诱导机体产生较多的肿瘤坏死因子、炎症因子均可导致慢性贫血
③造血原料不足或者利用障碍也会导致贫血的发生
造血原料包括叶酸、维生素B12、铁锌铜等微量元素、脂类以及蛋白质等等,他们参与造血细胞增值、分化和代谢,以上这些造血原料缺一不可.
当然最常见的当属于缺铁和用铁障碍以及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所致的贫血
2、溶血性贫血:即红细胞破坏过多所致的贫血
3、失血性贫血:
根据失血的速度分为急性和慢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通常合并缺铁性贫血.
非出凝血性疾病包括:各种外伤、支气管扩张、结核、消化性溃疡、痔疮和妇科疾病
作为一个消化科医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虽然是消化科医生,但也经常收到贫血住院的患者。
为什么作为一个消化科医生会经常碰到贫血的患者?
因为临床上经常碰到消化道大出血导致贫血的患者,贫血患者一方面就是吃进去的营养不足,另一方面就是丢失的血液太多。吃进去消化吸收跟我们消化科密切关系,很多慢性贫血的患者都是从胃肠道慢慢流失的,经常要做胃肠镜来确定出血原因,确定贫血原因的诊断。所以消化科医生应该是临床上除了血液科以外碰到贫血最多的科室了。所以临床经验慢慢积累对贫血也有了一些研究。
临床上贫血主要由下列原因:
讲的太专业估计很多人都挺不懂,我用通俗的话大概解释一下。
首先最常见的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也叫正常细胞性贫血。
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急性大出血,比如外伤大血管破了,肝破裂、脾脏破裂,胃肠溃疡出血、胃肠道肿瘤破裂出血等。下图就是急性失血性贫血血常规报告。
慢性贫血最常见类型:缺铁性贫血(有的地方写的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这种贫血要么就是吃的不够、营养不足,要么身体哪里正在慢慢出血,现在这个社会大部分人营养都不会缺乏(挑食的、偏食的、素食主义者另说),所以如果出现这种类型贫血大部分人都是丢失太多了,比如消化性溃疡慢性出血、痔疮长期少量慢性出血、便后滴血、各种癌症晚期慢性消耗,月经过多,月经周期长、子宫肌瘤等。
下图就是典型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报告单。
当然如果不是上述两种原因引起的贫血,那就要去专业血液科看了。要进一步检查贫血原因,找到原因才能对症治疗。
其他不常见的贫血原因还包括1、巨幼细胞性贫血(有的书上写大细胞性贫血)2、再生障碍性贫血3.溶血性贫血等。还有一些遗传性的原因,比如地中海贫血等,这些都要专业医
宫内节育器的种类和型号繁多,目前国内外使用的节育环不下40余种,这些节育环按照性能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惰性宫内节育器:是用惰性材料制成的,如不锈钢,塑料尼龙类和硅橡胶等.其理化性能稳定,本身不释放任何活性物质,如金属单环,麻花环,混合环,节育花,宫形环,太田环,蛇形节育器等.由于惰性节育器的避孕效果较差,国内外已渐趋淘汰,而以活性节育器取代之.
另一类是活性宫内节育器:是指利用节育器为载体,带有铜或锌等金属,孕激素,止血药物及磁性材料,置入宫腔后,体内能缓慢释放活性物质,从而增加避孕效果,降低副作用的新一代的宫内节育器.
指导意见:
以下几种可以选择,根据个人具体情况: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节育器为:
1,带铜T型节育器
T型塑料支架,按带铜面积(平方毫米)不同,有T.11200,T.11220,TCll380等多种类型.以TCU 2 OO在国内外应用较广.带钢节育器的优点为适应宫腔形态,不易脱落,放取较易;缺点是子宫出血发生率稍高,T型横臂可能刺入子宫壁.为此国内将两端做成圆珠型,其有效率高于不锈钢圆环,放置年限为5年左右.
2,硅橡胶带钢V型节育器
由不锈钢丝作支架,外套硅橡胶管,管外套有面积200平方毫米的铜丝,平均分为4段,分别绕于节育器的横臂及斜臂上,器外形为 V型, 工横臂于中央部断开,有中心相连接(横臂可有0.5厘米伸缩性),按横臂可分为24,26,28三种规格.此种节育器的优点为形态与子宫腔相符,且铜丝均匀分布于子宫腔的着床区域,可增强避孕效果,效果较好,但点滴或不规则出血稍多,可存放5~8年.
3,多负荷含铜节育器
自荷兰引进,我国已有合资生产.此种节育器,用聚乙烯做成支架,两侧弧形侧臂的外侧有5个小齿,纵臂上绕有铜丝,铜面积有250平方毫米及375平方毫米两种,按大小及纵臂长短分为大,中,小号.它放置方法简便,易于随访和取出,临床效果较好,预期可放置3~5年.
4,活性金单环165和带铜高支撑力环
这两种环的外形和金属单环相似,均由此发展而来.它以较粗不锈钢为材料,支撑力达165克左右.在不锈钢丝螺旋腔内间隔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