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避孕环我真的很感谢它,是它让我度过了二十多年没有怀孕顾虑的时光,岁月丝滑,无忧无愁……
我今年45岁,带环二十二年,期间换过一次,原因是怕时间长了会长在子宫里。自己本身就是易孕体质,所以不敢大意,还好在它的护佑下没有一次意外怀孕。
今年年初开始大姨妈总是有意无意地延长,一次要达到20天,我赶紧去医院详查,却没有任何问题,医生给开的短期避孕药,说它可以调经。
一共28片,一天一片,当我吃到第26片的那天,也就是今年的中秋假期的第二天,在家腹痛难忍,就是觉得想拉肚子,却什么也拉不出来。站着痛,蹲着痛,趴着还是痛!最后坐在坐便上一边冒着虚汗一边用力锤着肚子!
不一会儿就感觉排出了什么东西,肚子立刻觉得好多了,往下看看见坐便里是一大块儿东西,提着裤子用一个废弃牙刷挑出来一看,是个鸡蛋大小的内膜!而且还有一个铁丝样的东西!是我的避孕环!
好吧,想想它也跟随我十多年了,可以说劳苦功高,而且还不居功自傲,没用我特意去取,免遭一回罪!
现在我是个无环之人了,也不想带了,心如止水地去迎接我的围绝经期,然后更年期……,愿流年丝滑,岁月静好……
中年女性谈起取避孕环,都非常害怕,我也非常害怕。
我今年48岁,因为身体原因,我停经早一点,停经一年后,本来想去大医院——市妇幼保健医院取避孕环的。
由于疫情期间就没去成医院,去年和一个朋友聊天得知,她在我们社区医院取得避孕环,她说一点不疼,还说那位女医生姓何,特别好,说话聊天的功夫就取出来了。
我听了朋友的介绍,去社区医院找那个何医生,何医生建议先做个彩超,看避孕环在什么位置。
我挂号、交费开始做检查,一系列检查完,医生说我停经一年多了,有点难取,不妨先塞点药,学术上的药品我也说不清楚,意思就是取避孕环的时候减少疼痛。
这种事情,看不见,摸不着,一切听从医生的安排吧。药品塞进去以后,医生让我下午再去取避孕环,半个小时后我开始怕冷,中午饭也没吃,躺床上睡了三个小时才缓过来劲。
下午到社区医院,医生已经在忙了,我站在门口等她给人看病。
何医生说话不急不躁,对待病人说话特别温柔,对于病人的情况问得也非常详细。
等何医生忙完,她示意我去手术室等着,过了一会儿,她来到手术室,一切准备就绪,取避孕环的时候,何医生开始和我聊天了。
何医生说她是外地的,在大学认识现在的老公,随着老公来到这个城市工作,她话还没说完,我感觉肉好像被揪了一下的疼痛,女医生举着取出来的避孕环说:“你看,避孕环取出来了。
<
今天在头条挣了92块钱,是我这个月单日最高的收入,准备买点水果去看我的朋友小张。
小张上周让我陪她,一块儿去妇幼保健院,找我的那位妇产科医生朋友。
小张今年49岁,已经绝经半年了,她准备去把避孕环取掉,据说取环很痛苦,小张想让我给她壮壮胆子。
我说我又没有取过环,怎么给你壮胆子?
同时又庆幸,自己没有上过这玩意儿。
我想起小张的儿子一岁多的时候,小张的节育环掉了,她自己也不知道,又意外怀孕了,我俩一块儿去孕检的时候,她当场就被计生办的人员给留了下来。
重新上环后,小张心里总是有阴影,总担心环会掉,又担心意外怀孕。终于熬到更年期了,可以去掉这个铁叉子了。
我怀孕的时候,我听同事讲过她取环的痛苦经历,人整整在家里躺了半个月,比生孩子还痛苦。
我还没见到避孕环是啥样的,心里就排斥得很。
生完孩子一个月后,按计划生育规定,是必须要去上环的。
我朋友说,我免费给你上一个。
你这便宜我可不占。
我就托我那个朋友,帮我开个证明,每次孕检的时候,我都带上那张证明,证明我是过敏体质,不能上避孕环,虽然很麻烦,但计生人员也没有太为难我。
有一次,有个计生人员很负责任。她说,你为什么不上环,你的证明都过期了。
我说反正每两个月我
不取出可能会更痛苦。 病例:65岁的李女士出现了腹痛、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她有些奇怪,自己身体一向不错,而且绝经十多年了,怎么会突然出现这些问题?去妇产科检查后,医生告诉她,这是伴随她40多年的避孕环在作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计划生育科主任医师孟凡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说,带有宫内节育器(俗称避孕环)的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应该在子宫尚未发生明显萎缩前,尽早取出避孕环,一般在闭经3―6个月内为佳。一旦超出这一时期,就可能出现嵌顿等不良反应,影响女性生活质量。 孟凡解释说,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一般在40岁左右。这时,女性宫颈、宫体会逐渐萎缩,而宫内节育器的大小不变,就会卡在子宫里,甚至出现异位,同时伴有腰痛、腹痛、小腹下坠或不规则流血等症状。并且,绝经时间越长,嵌顿的几率越高,取出困难也就越大。因此,医生建议女性闭经3个月左右应去医院接受一次妇科检查,若确定已经绝经,应取出宫内节育器。 如果已超过了最佳取出时间,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雌激素,增加子宫的弹性,再取出。如果绝经年限太长,确实已无法取出,又无其他身体不适,可以考虑终身保留。“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说明长期留置宫内节育器会造成恶性影响,所以不用过分担心。但这类女性每年应做一次体检,防患于未然。”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