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避孕方式都是有一定失败率的,上环也不例外,它的失败概率大约在5%左右,所以上环后也是有怀孕的几率的,这通常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
1、节育器型号与子宫腔大小、形态不符
正常情况下,医生会通过送环器把节育环送到子宫里并放置在子宫底部,像这样:
因为节育环的刺激,子宫内膜会发生局部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并释放一些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可影响受精卵着床。如果你使用的是含有孕激素的节育环,不仅可抑制女性排卵,还可改变宫颈粘液性质,不利于精子穿透。
但如果节育环的型号与子宫腔大小、形态不符,女性子宫腔过大(大于10厘米),避孕环的材料支撑度不够,就有可能使避孕环的位置下移或者脱落,避孕环就不能正常发挥避孕作用了。
2、上环后过早从事重体力活动
对于子宫来说,节育环是一个“外来异物”,所以刚上环时,子宫会想通过收缩的方式来摆脱节育环。如果女性在上环后过早从事重体力活动,或者有便秘、月经量过多、子宫内口松弛等情况,再加上子宫的收缩,就很可能导致节育器下移或者脱落。
3、节育环超期服役
不同的节育器使用的材料是不同的,所以服役时间也不同,有的可以使用5年,有的可以使用10年或者更长时间。如果超期服役有可能影响避孕效果,让女性带环怀孕。
那怎么才能避免带环怀孕呢?
1、要选择与宫腔形态、大小相符合的节育器,另外尽量选择使用年限比较长的节育器。
2、上环后要休息3天,一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2周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3个月内月经或大便时注意有无节育器脱落。
3、要注意定期复查。通常在上环第一年1、3、6、12个月要进行B超检查,之后每年要检查一次。
避孕环又叫宫内节育器(IUD),要放在宫腔内,才能起到避孕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上环”。根据文献的记载,避孕环是怎么避孕的,医学机制不太清楚,只是现在的普遍看法是通过引起子宫内膜产生细胞和生化反应干扰着床。而且,也能使已经着床的囊胚脱落,这个时候避孕环的功能可以看作是引起早期流产,而不是避孕。
避孕环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广泛应用于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避孕环是由各种金属制成的,比较典型的就是铜制的避孕环(或缠绕铜丝),通过释放铜离子形成一个有毒的环境,从而杀死精子达到避孕效果。
现在比较多的是塑料制品,有些为了更好的避孕效果,会添加孕酮,使子宫内膜发生变化,从而干扰着床。
避孕环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不规律流血和盆骨疼痛。比如说,上环的女性月经量会比以前更多,也有可能在非月经期有出血情况,有10%的女性由于出血量大或者腰酸过于严重,不得不又把节育器取出来。
还有不太常见但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子宫穿孔、盆腔感染和带环怀孕。女性安装节育器(上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概率增加了5-10倍,而如果带环怀孕的话,自然流产的概率增加了3倍,发生异位妊娠的概率增加了10倍。
使用避孕环避孕是常见的避孕方法之一,尤其是我们父母那一代人,“上环”几乎是每个妇女都会做的。不像现在,随着知识增加与观念开放,安全有效的避孕方式非常多,大家可以多做一些了解,再进行选择。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