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的,腺样体肥大的情况,属于是上呼吸道炎症的表现,腺样体肥大会堵塞咽鼓管咽口,导致中耳炎的发生,腺样体肥大本身堵塞呼吸道,会导致打鼾、张嘴呼吸等表现出现。
指导建议:
这种情况,如果存在打鼾,张嘴呼吸,针对性进行抗炎,抗感染治疗等保守治疗无效的话,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尤其是打鼾严重,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的,因为打鼾会导致很多严重的影响,如慢性脑缺氧等,需要积极治疗的。
腺样体肥大在儿童很常见,主要集中在学龄前,被认为是引起儿童发育障碍和上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对这种疾病的诊治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下面我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请大家参考。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是咽部淋巴环的主要组成部分。咽淋巴环是上呼吸道防御的重要防线。本质上讲,腺样体是由多种免疫细胞组成的淋巴组织结构,属于人体免疫的器官之一,对维持咽腔局部乃至全身正常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作用。但人们在强调它的危害性时往往忽视了它的生理功能,盲目切除可能引起局部免疫功能降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任晓勇
腺样体位于上呼吸道的上端(鼻咽顶部),易受到呼吸道进入病毒、细菌等的攻击而发生病变。临床上腺样体病变主要表现为腺体的增生肥大(当然,不是所有腺样体病变都要明显增大,从这个角度讲,似乎称为腺样体炎可能更为恰当)。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是否成立,除了腺样体肥大表现外,还应有与其可能相关的疾病或症状体征的存在,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腺样体肥大可能引起了鼻炎鼻窦炎、中耳炎、咽炎、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面容、睡眠打鼾甚至憋气等等。
那么,腺样体多大就算是肥大呢?这个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常用的判断方法是通过拍鼻咽侧位片,测量A/N值,简单讲就是看腺样体占鼻咽腔的比率。如果该值大于0.6(也有学者认为大于0.7),腺样体就被认为是肥大增生。该值越大腺样体肥大的程度越严重。另一个判断方法是通过内镜检查,观察腺样体阻塞后鼻孔的程度,阻塞程度越高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就越高。
腺样体肥大造成的病理损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腺样体肥大本身对周围自然腔道的阻塞,引起周围器官病变。比如腺体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分泌性中耳炎;阻塞后鼻孔导致鼻塞以及由于气道狭窄导致呼吸气流受阻引发打鼾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等。二是腺样体作为一个感染病灶对周围器官造成影响。向前可以引起鼻炎鼻窦炎,向两侧腺体内的病原侵袭咽鼓管可导致中耳炎。而且,由于腺样体处于上呼吸道上端,脓性的或含有病菌的分泌物向下可以引起咽炎、气管炎甚至反复的支气管肺炎等。另外,长期将分泌物吞入消化道,也可以引起消化不良,继而导致营养发育不良:包括缺钙、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易激惹等神经毒性表现。由于腺样体肥大多数与病菌感染有关,腺体组织内长期存在耐药病菌,其作为病
手术切除腺样体,可在扁桃体手术时同时切除,或单独进行,不宜手术者可考虑放射疗法(但极少应用),近年有人认为对腺样体肥大可采取等离子治疗,方法简单,痛苦极小。
腺样体增生和扁桃体肥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常见的健康问题。腺样体增生造
成儿童睡眠打鼾已为人们所知,据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调查,打鼾会使儿童的记忆力及智力受到损害。腺样体增生和扁桃体肥大还会引起反复感冒和呼吸道炎症,
甚至引发过敏和哮喘。马上就要进入冬季的严寒,在这个儿童呼吸道疾病的最高发季节,上海瑞星医院中医科主任朱文虎教授再次呼吁,请家长们谨慎对待腺样体增生和扁桃体肥大的创伤性治疗,因为这会引起局部免疫力的丧失。朱教授认为,中药方法可使腺样体和扁桃体的增生肥大部位萎缩,对孩子来说,是最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腺样体又名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的交界处,是呼吸与饮食的交口。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期,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只有咽淋巴环比较发达。腺样体是
咽淋巴环的重要部分,它和扁桃腺一起,组成抵御外来病源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被称为人体的“门卫”。但当病源微生物侵入自身受到感染时,就会出现病理性增
生,腺样体的生理位置隐藏,非借助仪器不能诊断,所以长期以来常被忽视和漏诊
。加上症状较轻时,孩子在白天仍能正常生活和活动,家长也容易疏忽。
以往常采取扁桃腺摘除和腺样体刮治术,现在大部分医生都不主张手术治疗,
家长也不愿意接受。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孩子太小,不愿配合手术,给手术带来一定困难;二是手术时给年龄太小的孩子进行全身麻醉,这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三是创伤性的手术容易引起出血等并发症;第四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切除了孩子体内这一道重要的健康防线,局部抵抗力完全消失,如果一旦遭遇病毒或
者细菌,不但更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且直接给孩子的肺部造成威胁。而现有的一些低温消融方法其实也是一种创伤性手术,同样造成局部抵抗力的下降。
但儿童的扁桃体和腺样体增生如果得不到根治也是一个十分令家长和医生头疼
的问题,它使孩子反复感冒,反复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去医院治疗时,医生常会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