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的话,是沙眼衣原体感染导致的,会导致结膜炎的情况的,需要到眼科检查确定一下的。
指导建议:
轻症的可以使用红霉素眼膏坚持治疗,严重的可以磨削手术处理,配合红霉素眼膏治疗的。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炎。为一种常见眼病。可表现为眼痒、异物感、怕光、流泪和视力减退。由于沙眼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眼病,治疗上必须做到长期不间断给药,白天点眼药水3~4次,晚上涂眼药膏,坚持用药3~6个月。治疗药物可分局部点药法和口服药物疗法。
局部点药法:治疗沙眼的外用药很多,可选用:30%磺胺醋酰钠眼药水(班马眼药水),0.1%肽丁胺眼药水,
0.25%甩霉素眼药水,0.1%利福平眼药水等。每日3~4次,晚上涂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眼药膏。
口服药物疗法:治疗沙眼多以局部给药为主,但对症状较重的活动性沙眼或并发角膜炎、角膜溃汤者,可配合口服长效磺胺、土霉素、四环素等控制病症。
除药物治疗外,治疗沙眼还可根据需要采取1%硝酸银局部涂布,沙眼滤泡压出术,沙眼摩擦术,沙眼并发症的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
沙眼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沙 眼
因患眼睑结膜粗糙不平,形似砂粒,故名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抗原型的A—c引起的慢性结膜炎症。解放前本病为我国致盲的首要原因。现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本病已不多见,因此而产生的并发症也日渐减少。
[临床表现]
1.怠性或亚急性期;潜伏期5-12 日,多发于儿童及少年,常双眼发病。 有流泪、畏光、异物感等症状。分泌物 粘稠,结膜充血显著,乳头增生,上下 穹窿部结膜满布滤泡。可合并角膜上皮 炎。急性期可不遗留瘢痕而愈。
2.慢性期:急性期经过1-2个月 即进入该期。结膜充血减轻,显污秽肥 厚,乳头增生,滤泡大小不等。滤泡于 上睑上缘及上穹窿结膜显著,下睑则少 而轻。此期经过数年乃至数十年,结膜 病变逐渐为结缔组织所代替而形成瘢痕。 初期瘢痕于上睑之睑板沟,呈白色横纹, 渐次发展为网状,后全部为瘢痕而显白 色。
该病早期即有血管从角膜上方结膜侵入角膜绦内,重者如垂帘状,名为沙眼角膜血管翳。
3.临床分期
I期:进行期,即活动期。乳头滤泡并存,上穹窿结膜组织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Ⅱ期:退行期。自瘢痕开始出现至仅留少许活动病变。
Ⅲ期:完全结瘢期。活动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此期已无传染性。
[诊断]
I.沙眼的早期诊断较难,有时只有下“疑似沙眼”的诊断。根据上睑板上缘及上穹窿结膜混浊、肥厚、血管走行不清、乳头增生、滤泡融合、血管翳、条状或网状瘢痕即诊断为抄眼。如结膜刮片证实包涵体的存在,则可确诊。
2.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慢性滤泡性结膜炎:滤泡多见于下穹窿部与下睑结膜,滤泡形小,大小均匀,排列整齐,不融合,无瘢痕,无血管翳。
(2)包涵体性结膜炎,滤泡以下睑下穹窿结膜为显著,没有血管翳与瘢痕。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点0.1%利福平或O.1%酞丁安的生理盐水棍悬液或0.5%金霉素或新霉素眼药水,也可点o.25%的氯霉素眼药水、10%-30%磺胺醋酰钠眼药水,每日3—6次,每次1-2滴。晚上涂抗生素眼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