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孩子在三岁时做了斜视手术,当时没说视网膜有问题,现在8岁了

时间: 阅读:9818
孩子在三岁时做了斜视手术,当时没说视网膜有问题,现在8岁了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5-02-23 16:26:03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脱离部分的视网膜无法感知光刺激,导致眼部来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

指导建议:
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很多,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本病多见于中年或老年人,近视居多,双眼可先后发病。发病的诱因有视网膜周边部的格子状和囊样变性,玻璃体液化变性和视网膜粘连,这些诱因又和年龄、遗传、外伤等因素有关。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外伤,玻璃体长期积血,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眼内多次手术后,长期视网膜脱离,冷凝等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眼内视网膜脉络膜肿瘤如视网膜血管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及转移癌;炎症如葡萄膜炎,VKH,脉络膜炎,巩膜炎;色素上皮病变如大疱性视网膜病变,葡萄膜渗漏综合征;视网膜血管病如von-Hippel和coats病等;全身疾病如妊娠高血压,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和一些血液病等。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木槿
    回复
    2023-05-21 04:04:10

    一般来说,视力在6岁之前发育完成,家长要确实掌握治疗时机,避免让孩子提早成为眼镜族。
    婴儿从出生后的视力与两眼共视的机能快速发展,在发育期间若受到一些因素影响或障碍,就可能导致幼儿的视力发展受阻,若能及早发现治疗,就能让孩子「看清」美丽新世界。
    视力的发育过程,医生说,在1岁之前,视力发育为0.2;2岁时视力发育到0.4;3岁的视力为0.6;4岁就有0.8的视力;5岁视力发展到1.0;6岁的视力则是发育到1.2。
    以此来看,视力的发育是在6岁完成,所以幼儿在6岁以前至少要找眼科医师检查一次,找出是否有视力障碍,或加以矫治。否则超过6岁才发现视力不良的话,往往矫治的效果是事倍功半,而且未必能恢复到1.0以上。
    斜视,是指两眼视轴不正,有偏内、偏外或上、下不正的情形。正常人的两眼视物应是正而平行的,当注视一个物体的时候,此物体的影像即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的视黄斑中心凹上,再经过大脑的融像能力,才使两眼所见的影像合而为一。斜视的病人因为眼位不正,其注意一个物体时,此物体影像于正常眼落在视网膜中心凹上,斜视眼眼则落在中心凹以外的位置,如此视物就会出现复视情形;一眼影像受到抑制,丧失两眼之单一视机能与立体感,有的还会导致视力发育不良而造成弱视。因此,斜视不仅是美观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若不及时治疗,常会造成无法弥补的视觉功能异常与弱视。

    斜视一般可分为内斜视、外斜视与上下斜视。

    (一)内斜视:一般俗称斗鸡眼。眼位向内偏斜。临床上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斜视。在出生至内发生者称之为先天性内斜视。偏斜角度通常很大。后天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左右,通常会伴有中高度远视,或是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非调节性内斜视则和调节力与屈光状态无关。

    (二)外斜视:即眼位向偏斜,一般可分为间歇性与持续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因病人具有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份的时间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维持在正常的位置,只有偶而在阳光下或疲乏不经心的时候,才表现出外斜的眼位。有些儿童为了避免外斜眼位引起的复视,在大太阳常会闭一只眼睛。间歇性外斜视常会发展成持续性外斜视,而偶而出现外斜视的情形变

  • 半夏
    回复
    2023-05-21 03:03:00

    因为眼位不正,看事物就会出现不融象,不等象。。也就是没有三级功能(一级:同时视两眼对物象有同时接受能力;二级:融合视 能融合来自两眼的相同物象,并在感知的水平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物象;三级:立体视立体视觉又称深度觉,即三维空间视觉,是指深度感知的功能,是双眼视觉中最高级的功能。) 如果有斜视,最好是做手术矫正,不想做手术,孩子以后怕慢慢会出现弱视,也怕孩子在慢慢成长,孩子以后参加工作,面对外人的眼光时也会不利。。

有近视眼的人饮食需要如何调理呀?

带了两年的钢丝矫正牙齿,刚拿掉三天,就有点反弹了。我的牙齿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