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的话,是需要积极的治疗的,这种情况死亡率和致残率都是非常高的,孩子的情况不好说的,理论上讲已经使用了大量的抗菌药,化验出细菌的可能性比较小了。
指导建议:
确诊病原菌就是用脑脊液做细菌培养等检查明确一下的,现在即便明确病原菌,预后也不会很好了,后遗症估计在所难免的了。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疾病名称5英文名称6化脓性脑膜炎的别名7分类8ICD号9流行病学10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11发病机制12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13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14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 14.1典型临床表现14.2血常规14.3脑脊液检查14.4放射学检查 15鉴别诊断 15.1非化脓性脑膜炎15.2机械、化学、中毒性脑膜损害以及癌性脑膜病15.3出血性脑血管病 16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 16.1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16.2抗菌治疗16.3治疗基础疾病 17预后18化脓性脑膜炎的预防19相关药品20参考资料附:1化脓性脑膜炎相关药物2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穴位3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中成药 1拼音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简称化脑),系由各种化脓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常见。自使用抗生素以来其病死率已由50%~90%降至10%以下,但仍是小儿严重感染性疾病之一。其中脑膜炎双球菌引起者最多见,可以发生流行,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发病机理
细菌抵达脑膜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外伤或手术直接接种、淋巴或血流播散等。通常脑膜炎是由菌血症发展而来。细菌多由上呼吸道侵入,先在鼻咽部隐匿、繁殖,继而进入血流,直接抵达营养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或在该处形成局部血栓,并释放出细菌栓子到血液循环中。由于小儿防御、免疫功能均较成人弱,病原菌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膜引起化脑。婴幼儿的皮肤、粘膜、肠胃道以及新生儿的脐部也常是感染侵入门户。副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既可作为病灶窝藏细菌,也可因病变扩展直接波及脑膜。
病理改变
病变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早期和轻型病例,炎性渗出物多在大脑顶部表面,以后逐渐蔓延,使全部大脑表面、基底部、脊髓被一层脓液覆盖。蛛网膜下腔充满浆液脓性分泌物,脑桥前面、第四脑室底及桥脑与小脑之间尤甚。脑膜表面的血管极度充血,常有血管炎,包括血管与血窦的血栓形成,血管壁坏死、破裂与出血。
各种细菌所致化脑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仿,可归纳为感染、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症状。其临床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儿的年龄。年长儿与成人的临床表现相似。婴幼儿症状一般较隐匿或不典型。
儿童时期化脑发病急,有高热、头痛、哎吐、食欲不振及精神萎靡等症状。起病时神志一般清醒,病情进展可发生嗜睡、谵妄、惊厥和昏迷。严重者在24小时内即出现惊厥、昏迷/体检每见患儿意识障碍、谵妄或昏迷、颈强直、克氏征与布氏征阳性。如未及时治疗,颈强直加重头后仰、背肌僵硬甚至角弓反张。当有呼吸节律不整及异常呼吸等中枢性呼吸衰竭症状,并伴瞳孔改变时,提示脑水肿严重已引起脑疝。疱疹多见于流脑后期,但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脑膜炎亦偶可发生。
婴幼儿期化脑起病急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