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儿童多动症

时间: 阅读:5716
儿童多动症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5-04-02 14:50:11

你好,你上面描述情况可能是由于孩子存在多动症-注意障碍综合征所导致的上述表现,这样是会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的。

指导建议:
建议到医院精神科或者心理门诊看看,检查明确病情,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治疗,可以服用抗多动症药物治疗的,改善学习情况。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芍药
    回复
    2023-06-08 10:10:05



    你好,目前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方法有多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和"迪普音"音乐疗法。
      药物治疗
      多数adhd儿童在服药物后多动行为或认知功能都有改善,但药量难掌控及药物副作用可导致因营养不良影响骨骼生长和成长发育,以及停药可能引起行为反弹现象(出现未用药前更加严重的行为症状)等问题,要求在用药过程中,药物剂量的控制和药物疗效的评价一定要做得专业精确可靠。
      物理治疗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通过微电流刺激大脑,能够直接调节大脑分泌一系列有助于改善多动症和抽动症症状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如内啡肽、已酰胆碱,这些激素参与调节人体多项生理和心理活动,能够全面改善多动和抽动症患儿情绪不稳、易激惹、活动过度等表现。
      心理治疗
      主要针对adhd儿童的情绪、亲子关系、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展开,这些方面对于adhd儿童适应社会、发展自我是非常有益的,但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本身的症状效果不明显,可作为adhd的一个常规的辅助治疗出现。
      行为治疗
      对改善儿童行为有明显作用。主要体现在自我管理、时间管理、学校及家庭行为控制等方面。行为治疗是adhd的必要治疗措施。如果单纯的药物治疗很可能随着停药效果就消失了,但如果同步配合行为学治疗就会在停药后保持某些有效的行为特点。
      神经生理训练
      对改善adhd儿童的神经反应能力有效。adhd归根到底是一种神经病学疾病,因此有着明确的神经反应缺陷。神经生理训练可以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切实改善这种神经反应缺陷。具体效果的可反应在儿童对目标刺激反应的正确率越来越高、疏漏越来越少、反应在正确的前提下越来越快。因此,神经生理训练对改善adhd儿童学业反应的高错误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还有脑生物反馈训练、中医药、针灸等治疗方式。



  • 空青
    回复
    2023-06-08 09:09:55

      您好!
      多动症的主要症状就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您的孩子应该不是多动症。一般孩子都很淘气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好好引导才是。

      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问题。本症有两大主要症状,即注意障碍和活动过度,可伴有行为冲动和学习困难。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学龄期症状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部分病例可延续到成年。表现为:
      (1)注意障碍(又称注意缺陷障碍):
      注意障碍为本症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患儿主动注意减退,被动注意增强,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注意对象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做作业时不能全神贯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做事有始无终,常半途而废或频繁地转换。做作业拖拉,不断地以喝水、吃东西、小便等理由中断,做作业时间明显延长。有些患儿表现为凝视一处,走神,发呆,眼望着老师,但脑子里不知想些什么。老师提问时常不知道提问的内容。注意障碍是本症必须具备的症状。
      (2)活动过度:
      活动过度为另一常见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明显的活动增多,过分地不安静,来回奔跑或小动作不断,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常在座位上扭动,或站起,严重时离开座位走动,或擅自离开教室。话多,喧闹,插嘴,惹事生非,影响课堂纪律,以引起别人注意。喜观玩危险的游戏,常常丢失东西。多动有两种类型:一是持续性多动。患儿的多动性行为见于学校、家中等任何场合,常较严重。二是境遇性多动。多动行为仅在某种场合(多数在学校),而在另外场合(家中)不出现,各种功能受损较轻。
      (3)冲动性:
      情绪不稳,易激惹冲动,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刺激而过度兴奋,易受挫折。行为不考虑后果,出现危险或破坏性行为,事后不会吸取教训。
      (4)学习困难:
      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多动症患儿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学习困难的原因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有关。出现学习困难的时间,决定于智力水平及多动症的轻重程度。智力水平中下的严重多动症患儿在学龄早期就可出现学习困难。智力水平较高、多动症状较轻的,可在初中阶段才出现学习困难。
      (5)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白癜风变大

白斑症是白癜风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