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哮喘,咳嗽,经常呼吸道反复感染

时间: 阅读:8847
哮喘,咳嗽,经常呼吸道反复感染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5-04-02 13:05:14

现在天气干燥,而且孩子的机体免疫力低,所以容易出现感染等情况,需要使用中药调理。

指导建议:
您现在的情况尽量不要给孩子使用抗生素治疗,最好给孩子看一下中医,使用中药调理孩子的身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中药的副作用会小一些。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3-06-08 17:17:32

    小孩哮喘“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扶正祛邪是哮喘缓解期和稳定期的防治方法。玉屏风是中医扶正固表的代表方,在治疗小儿盗汗,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哮喘急性发作具有良好的作用。另外,加强营养,给予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当使用免疫调节剂玉屏风颗粒,可有效改善儿童免疫功能,对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有一定作用。


    化学或食品学的观点来看食品是酸性或碱性时,可能会有很大的分别。柠檬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呢?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有酸味者都是酸性的。但由食品学的角度来看,柠檬是碱性食品。
    为何呢? 食品在进入人体后就会变成碱性,所以我们将它们归类为碱性食品。例如柠檬汁进入人体内,便会氧化燃烧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余的部分则变无机质。我们看它的无机质有什么东西,便可决定它是碱性食品或酸性食品了。
    如果钠、钾、钙等的含量较多,便会成为碱性食品。以钠为例,因为碳酸钠、过氧化钠等等碱性化合物溶于水中就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二氧化碳等碱性物质。
    Na2CO3 + H2O → 2NaHCO3
    HCO3- + H2O → H2CO3 + OH-
    H2CO3 → H2O + CO2↑
    2Na2O2 + 2H2O → 4Na++4OH- + O2↑
    噫……何来碳酸钠和过氧化钠?初中时念的营养生物学告诉我们,食品会被燃烧(消化)一个复杂的氧化作用。化学家将食品作模拟消化,从而决定食品的酸碱度。
    1. 将食品烧成灰烬。
    2. 利用溶剂溶解灰烬。
    3. 测试灰烬溶液的酸碱值。
    相反,如果磷、硫磺、氯等的含量较多,则会成为酸性食品。
    那么正确的答案是甚么呢?从将柠檬汁涂在石蕊试纸上会呈现红色,就可知道柠檬确实是酸性的。随着观点不同, 要知道一种物质是酸性或是碱性时,结果亦会不一样,大家可要小心啊!
    柠檬也能袪痰,且袪痰功效比橙和柑还要强。将柠檬汁加暖水和盐,饮之可将喉咙积聚的浓痰顺利咳出,十分灵验。感冒初起时,不妨用柠檬加蜜糖冲水饮,可以舒缓喉痛、减少喉咙干涸不适。
    同是柠檬饮品,柠檬汁和柠檬蜜糖都各有疗效,但柠檬

  • 景天
    回复
    2023-06-08 16:16:22

    咳嗽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反射性动作,在这种动作中,空气从肺部迅速排出,以清除呼吸道中过多的分泌物、液体或异物。因此,咳嗽是一种重要的呼吸防御机制。

    咳嗽很常见,一般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一般三周内自愈。

    然而,严重、慢性和特异性咳嗽可能是潜在疾病的症状,因此有必要提前了解咳嗽的类型。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现象,但仅凭咳嗽很难判断是什么病,因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会导致咳嗽。

    长期咳嗽,可能会有炎症。咳嗽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的。

    第一,它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

    普通感冒持续时间长,长一个月也不会好。咳嗽很常见。如果病人抵抗力弱,感冒长时间不痊愈。

    第二,可能是支气管炎

    长期感冒,或外界刺激,或感染可导致支气管炎。如果这些感染和刺激持续存在,咳嗽就会继续发生。

    第三,可能是哮喘

    哮喘患者常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因为哮喘的致病因素很多,气候、花粉、感染、情绪、运动、粉尘、泡沫等,经常咳嗽是正常的。

    经常咳嗽怎么办?

    饮食调理是人生的关键,其次是良好的生活习惯。

    平时注意多喝水,避免吃太多油腻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止吸烟饮酒。

    如果咳嗽长时间不停止,就应该去医院做CT扫描,然后看医生。

    咳嗽往往是感冒引起的,很快就会消失,但最好三周以上再去医院诊断。

    据相关研究,约80%的慢性咳嗽患者已确诊为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或咽炎,且治疗越早越好。

    在正常生活中,你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少吃精制米粉糖,减少植物油摄入,避免咽喉刺激和炎症

    加强锻炼,多做户外运动,提高免疫力

光线类器材比如308,311对白癜风有特别大的帮助

小儿癫痫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