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我儿子有点眨眼睛,我想检查是不是抽动症

时间: 阅读:8813
我儿子有点眨眼睛,我想检查是不是抽动症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5-02-01 22:07:23

估计是因为结膜炎的因素导致诱发的,你这个时候是可以选择使用四环素眼膏或者是点滴其他的消炎的眼药水

指导建议:
这样是可以缓解小孩子总是眨眼睛的现象,尽量的注意好小孩子用眼的卫生,千万的是不要让他用手去揉眼睛的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3-06-09 00:00:40

    病情分析:爱眨眼睛并不一定是病,如果没有不舒适的感觉,就不需要治疗,只需耐心教导,尽量减少眨眼的次数,过一段时间就会好转的.如果在爱眨眼的同时,还有怕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就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指导意见:看看是不是眼睛有问题排除沙眼,结膜炎,近视,远视等眼病发作的前兆建议去眼科医院看看




      建议看看以下文章:
      抽动症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简称,又叫多发性抽动症,是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复发性、不自主、快速无目的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征候群。
      一般儿童多在少年期发病,90%在10岁以前第1次发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早产、难产、剖腹产儿童多患此病,其中以剖腹产最多见。另外,性格内向、行为异常、胆小、性情执拗、人格发育不全的孩子也多见,家族中有类似病史,与精神行为异常的人有血缘关系的人也易被遗传。

      抽动症的抽动特点?

      抽动快速、多组肌群同时出现。

      面部肌肉抽动多表现为眨眼、斜眼、扬眉、皱眉、咧嘴、耸鼻、作怪相等;

      头颈部肌肉抽动则为点头、摇头、挺脖子、耸肩等;

      躯干部肌肉抽动则为挺胸、扭腰、腹肌抽动;

      上肢抽动表现为搓手指、握拳、甩手、举臂、扭臂;

      下肢抽动表现为抖腿、踢腿、踮脚甚至步态异常。

      喉部肌肉抽动则为异常发音,如干咳声、吼叫声、吭吭声,或随地吐痰,或发音时重音不当,或有时不自主骂人等。

      以上各组症状,有人同时出现,有人是先有一组症状,一段时间后换一组或加一组症状。抽动发作时意识清楚,可以自我短暂控制,入睡后减轻或消失,感冒、腹泻、疲劳、精神紧张或看电视时间过长时可加重或复发。

      儿童抽动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症状开始于2-15岁之间;
  • 离亭燕
    回复
    2023-06-08 23:23:30

    思路:根据题目我和我的儿子展开,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

    生命源于感悟,我的工作看似平淡细碎,但若能细细思索,娓娓道来,那小小的琐事也能编成一串串的故事,给人思索,令人回味。

    晨晨是个特别的孩子,别看他长的高高大大的,但是却特别的害羞,早晨来园他总是跟在妈妈的身后,低着头用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跟老师打招呼,平时惜字如金,跟男孩子玩时奔来跑去,呼朋引伴神气的很。

    为此他妈妈苦恼的很,有一次,晨晨和男孩子拿着纸棒,边耍边大声唱着《西游记》里的歌,声音响亮的很,于是在集体活动时我请晨晨上来唱歌,刚开始他很不习惯,我就让两三个孩子陪他一起唱。

    有了同伴助阵,他显得自在多了,脸上有了笑容,声音也大了,我交给他一个话筒,当其他的孩子耍起猴拳时,他也终于忍不住,大声的唱着,还加上了动作,我适时捕捉了这样的一瞬,用照片告诉他和他妈妈,晨晨很勇敢,晨晨唱起歌来真神气。

    然后在遇到晨晨害羞,不敢开口的时候,我总是微笑着做个“咔嚓”的动作来提醒他鼓励他。慢慢的晨晨能在集体面前大声的朗诵儿歌了,我和他妈妈都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孩子稚嫩的心需要百般呵护,有些孩子喜欢和老师交流谈心,有的却不善言谈,不太会表达自己。

    这就需要老师因材施教,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语行动,启发诱导孩子多讲,给他一个表现的舞台,送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使他变的自信。但是,就是这个看似内向、胆小的晨晨有一天却完成了一个“壮举”,让我乘坐了一趟“云霄飞车”似的,心情起伏跌宕。

    那一天,我们带孩子去湖边秋游,参观完了几个景点后,孩子们在湖边边找了个地方,迫不及待的开始吃了起来。晨晨背着他的包包,在男孩中间走来走去的,今天是他父母一起送他来的,他显得特别的高兴,因为他从小跟在外婆身边,父母平时都在宁波,只有周三才来看他一次。

    户外活动时,我把呼啦圈提的高高的做篮筐,让他来练习投篮,渐渐的晨晨看到我时脸上多了一丝笑容,有时还会故意逛到我的身边,来跟我聊

尖锐湿疣转阴3个月了。复发几率还大吗

痤疮(青春痘)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