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4岁女孩,三月前频繁发清嗓声、眨眼、摆头怀疑抽动症

时间: 阅读:8403
4岁女孩,三月前频繁发清嗓声、眨眼、摆头怀疑抽动症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5-04-03 12:59:19

你好,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存在抽动症导致的,抽动的部位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眨眼、斜视、撅嘴、摇头、耸肩、缩颈、伸臂、甩臂、挺胸、弯腰、旋转躯体等。

指导建议:
抽动症属于是一种异常性行为,发生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生活习惯等存在关系。需要进行脑电图和脑的影像学检查如脑CT、MRI等,以除外脑部病变,治疗主要是抗抽动症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等。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6-09 11:11:21



    儿童抽动症是多发于儿童期的运动性或发声性肌肉痉挛,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例如频繁地眨眼、做怪脸、摇头、耸肩、做出咳嗽声、清嗓声等。一般可短时间内自愈或经治疗而愈,顽固者可延数年,甚至延续到成人。
    引起抽动症原因主要是心理,在中医上来说,抽动症不算是一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情志不调引起体内肝风内动、肝旺脾虚的一种症状,所以在调理方面,以平肝息风为基本法则。但是现在有一种情况也会引起小儿抽动症,就是看电视。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表明,长时间看电视和玩电脑会使孩子的大脑神经发育产生畸形,令儿童抽动症发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多动症的孩子性格都很聪明、敏感、要强,家庭有一些共性:家长普遍追求完美,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也很高,为孩子的行为设定了很多规则和要求,经常管控、限制孩子,也很少倾听孩子的想法,与孩子缺乏有效沟通,这些行为使孩子面临很大的压力。
    所以调理纠正孩子的抽动症,要靠家长。
    1.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放松紧张的心理;
    2.家长要对孩子的抽动“视而不见”,不要提醒,不要对孩子说他这样是有病;
    3.尊重孩子,有事情多和孩子商量,孩子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决定;
    4.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锻炼身体,跟大自然多接触;
    5.起居饮食有规律,不要让孩子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易消化,尤其不要吃油腻、生冷、含铅量高的食物,注意保护孩子的脾胃;
    6.严禁杜绝过度使用电脑或玩游戏,且不可看过于激烈、刺激画面。

    除了生活氛围的营造,对于抽动症的调理,亲子按摩是最好的手段。这就跟做婴儿抚触是一样的道理,通过妈妈或爸爸的按摩,给孩子在心理上放松,拉近亲子关系,如果再配合合适的穴位,那就事半功倍了。
    中医认为抽动是筋所主,肝又主筋,所以要调理肝脏,又因为一脏受损累及三脏,三脏受损五脏具弱,所以每条经络上的重要穴位都轮着按。
    风池:在脑后头发边缘有一个凹窝,挺大、很明显,往里推会触到脖子后面的两根硬筋,往上就是枕骨,用大拇指往里顶便会摸到风池穴,大致与耳垂平,点按时闭眼效果更佳。常揉风池穴,可预防

  • 景天
    回复
    2023-06-09 10:10:11

    儿童抽动症是多发于 儿童期 的运动性或发声性肌肉痉挛,也叫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

    抽动症是临床中发病率越来越高的一种儿童脑性疾病,抽动症在孩子身上发病的概率越来越大,让非常多的家长越来越担心。

    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例如频繁地眨眼、做怪脸、摇头、耸肩、做出咳嗽声、清嗓等,15%患儿存在秽语,多表现为吼叫声、嘿嘿声、犬吠声等异常喉音,或强迫性地说出骂人的脏话。。

    病程在1个月到1年者称为暂时性抽动障碍;病程在1年以上的称为慢性抽动障碍,在慢性抽动障碍中,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应不同时出现。

    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有报告1—7%,多见于3-12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一般可短时间内自愈或经治疗而愈,顽固者可延数年,甚至延续到成人。

    症状表现:大多都是头面部先出现,如眨眼、噘嘴、点头、耸鼻等,慢慢到颈部、肩部、肢体和躯干、腹肌收缩等。

    小儿抽动症主要依靠发病年龄、多发运动性抽动伴发声性抽动等特征性临床表现作出诊断,辅助检查主要为鉴别排除其他脑部疾病方法。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大部分抽动症患儿至青春期后症状逐渐好转,也有部分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甚至一生。但是智力和寿命一般不受影响。

    适当进行 体育 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防止感冒加重或诱发疾病。

痤疮初级,粉刺级别的,可以刷酸吗?

小孩急诊可以吃复方金银花颗粒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