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斑块是比较大的,可能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情况造成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的,分为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后者的话,容易发生脱离造成脑栓塞等情况,还可能急性斑块破裂导致出血血栓形成的情况的,根据您的描述也不清楚具体类型。
指导建议:
可以服用针对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治疗药物,还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预防血栓等,最终目的预防脑梗塞、心肌梗塞等情况的发生。
造成脑钙化点的原因有很多,由于钙化的部位不同,临床上造成钙化的疾病也不一样,常见有脑炎、脑结核、脑出血、脑寄生虫、结节性硬化、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
钙化点通常是结核灶的愈合表现或脑组织的硬化,目前除手术外,通常没有好的办法。没有压迫脑神经的症状,通常可不必处理。如果有压迫症状的一般先用活血药物,效果不理想的可以考虑手术。
---------------
脑钙化灶
-知识堂首页
>
医疗保健
一
脉络丛钙化
脉络丛钙化是最常见的生理性钙化。脉络丛钙化极少出现在年龄小于3岁的人群中,脉络丛钙化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发生率在50岁时可达到75%以上。
脉络丛钙化主要出现在侧脑室中,很少发生在第三和第四脑室内。钙化灶可为点状,直径可大于1cm,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钙化通常是双侧对称,但也可不对称或仅单侧出现。对于脑内肿瘤等占位性病变,有时通过观察钙化的脉络丛有无移位及移位的方向可能对占位病变的定位有帮助。
二
松果体及缰部钙化
常见于成人,且随年龄增加而更易出现,约
75%正常成人在CT扫描时显示有松果体钙化。其直径范围通常为3~5mm,但有时可能会更广泛些。以下3种情况应考虑到是否有松果体区肿瘤的可能性,必要时行MRI检查来确定。
(1)松果体钙化大于12mm。
(2)钙化的松果体明显偏离中线。
(3)松果体钙化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
缰联合位于第三脑室背部松果体的前方。30岁以后,有15%脑CT扫描可显示有缰部钙化。尽管其形状较有特点,但它常被误认为是松果体钙化,典型的缰部钙化呈“C”形。
三
基底节钙化
正常成人头颅影像片上可能会意外发现基底节区钙化灶。其典型表现是呈双侧对称性,多开始于尾状核头部。钙化灶也可不对称,苍白球、壳核及丘脑外侧部也可被累及。基底节钙化在正常儿童人群中不常见,但在40岁以后的成人中则较常见,这种原发性的基底节钙化明显地表现为与年龄
颅内钙化包括生理性的变化和病理性钙化。生理性的变化,比如松果体的钙化,正常生理变化不需要治疗,比如血管的硬化、钙化。如果不引起严重的,颅内血管的狭窄造成脑缺血梗死,也不需要治疗。
颅内的某些病理性钙化,比如肿瘤的钙化,包括脑膜瘤的钙化,包括恶性肿瘤、胶质瘤的钙化,包括其他可能发生钙化的肿瘤,颅内肿瘤需要治疗。
脑内的钙化灶。可能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年龄越大出现钙化灶的几率也越大,如果明确是钙化灶的话无需治疗,但是钙化灶要和肿瘤区分开,如果是肿瘤的话,就需要及时治疗。出现顶部钙化灶的现象有很多,有的是脑肿瘤的钙化,有的是生理性钙化。你的这个钙化不大,需要排除肿瘤性的钙化,建议做个脑部的核磁共振检查,排除脑肿瘤引起的钙化。排除了肿瘤性的,就剩生理性的,不用处理。
如果血管钙化,动脉钙化引起的严重的动脉的狭窄,甚至是闭塞造成脑缺血,造成脑梗死,也需要积极地进行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